洛洛莉ya的修炼池每天写1000字知识青年

鸡汤里面有坚持,这里有方法

2016-07-20  本文已影响693人  洛洛莉ya

纵观现在互联网上的文章,除了明星八卦,奇葩新闻以外,相当一部分,是让人咬牙坚持的鸡汤。描绘一种现状,然后阐述一个坚持的过程,最后展现一个解决问题以后的美好新世界,具体到解决的方法的时候,却只有寥寥数语,往往头重脚轻。

常常将这些文章可以归纳为:坚持。生活不如意,坚持下去就会看到希望,爱情不如意,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也许是我本身不够好,工作不如意,是我起的比别人晚,睡的比别人早。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人生低谷期间,喝一碗鸡汤补身,但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去洞察生活中不如意的缘由,心态可以改变世界,当然,方法更能够让我们离成功的速度快一点。

作者彭小六的《让未来现在就来》,我花了一天时间阅读,花了半天时间再次阅读,然后不厌其烦的推荐给身边的朋友,里面的高效能行动派方法,让我一周阅读量快了1.5倍。

熟悉小六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斜杠青年。虽然是一名程序猿,产品狗,却在业余时间成为讲师、咨询师、策划人、拆书家、手绘老师以及现在大热的作者身份。也许,我们更多地是在下班以后,看电视追剧,美食美胃,家长里短,他却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写作阅读,分享讲课,听说,还要去大学进修。时间在他的手里,仿佛成了一种可以百般变化的魔盒,多出来的几倍时间,在我们以为固定的人生模式里,辗转秀场。

时间管理真正的意义在于,不拘泥于方法,而是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不断改进总结,在深入这个体系的过程中,慢慢梳理出自己真正认可的价值观,不隐藏任何版本的自己,把自己的人生活出更多精彩,实现梦想清单中的理想人生。

他做到了,相信我们也可以。

全书分为4个部分:

(1)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

(2)可以效仿的对象是怎么做时间管理的;

(3)职场时间里,与我们一样的白领是如何做时间管理的;

(4)时间诊断:你的时间都在干嘛?

前两章是告诉我们,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时间管理,可以快速达成目标。里面可以借鉴的方法是:

第一、最重要的是开始,而不是方法。

里面提到,我们身边很多朋友其实对阅读一点兴趣都没有,如何才能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重要的并不是方法,而是每天在业余时间里,慢慢养成习惯。从最简单的开始,每天看多少都没关系,看几页也没关系,重点是开始看了,先培养感情,然后慢慢的会发现,自己可以一个礼拜看完一本书。

第二、每天坚持谁都做不到。既然做不到,那就做不到嘛,但是至少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承认自己做不到,但是不要全盘放弃,不对自己要求设置的太高,知足常乐,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习惯,也是好的。

第三、自己给自己奖励。找一个自己一直想要买的,又苦于囊中羞涩,那就让自己每完成一点阅读目标或者写了一篇日记,发表一篇文章,就奖励自己一个心仪已久的东西吧。这样,就会有一种通过自己努力获得奖励的成就感,既有学习的动力,又能够获得心头好,何乐而不为了?

第四、勇于重新开始。哎,失败了,大不了重新来嘛。失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啊,所有的美好都要付出代价才能得到,好习惯也是,如果你觉得值得自己去追求,那就不断的重来就好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年轻人,为什么不建议你坐地铁上下班》,其实主要想说的是,精力要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那什么是更有价值的事情?

阅读、写作、思考、计划、复盘、思维训练。这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几件事情。什么是次要价值的事情?可以笼统的总结为,让自己一直沉浸在舒适区的放松状态,不愿意回归现实的情况:追剧、游戏、网络掐架,漫无目的的刷微博等等,采桐称之为:低收益值、短半衰退期事件。

如何做到有效阅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高收益值,长半衰退期事件了?

首先,转变心态。在阅读前告诉自己,是作为获取知识而阅读,还是为了消遣。获取知识性阅读,就那好笔,采取前面文章《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介绍过的:三个筛选程序:通读——折那一页的书角、重读——如果对折了书角的那一页内容仍然觉得很好,折另一个角、标记——重读折了两个角的那一页内容,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做上笔记。如果是消遣性的,至少阅读的时候,保证心情愉悦,关上书,能够有所收获,不管是一个段子,还是一个情节,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阅读,就是有效的。

其次,准备好番茄钟。这是一种强制自己专注到某件事情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我曾经写一篇文章要两个小时,后来强制自己使用番茄钟,构思25分钟,写作50分钟,三个番茄钟能够保证有质量的输出,对于我这种经常走神打岔的写作者,非常有效。

第三,花五分钟看一下书的介绍及作者自序,如果有兴趣读下去,就做好做笔记的准备,如果5分钟让你觉得这本书没有读下去的意义,那就果断放弃好了。

第四,五分钟关键扫读。图片,表格,粗体字,段落开头和结束,这些都是关键要素,看一下心里对于本书的概况有了明确的了解,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联系前后文,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

第五,15分钟精确打劫。精读就像海盗抢宝藏,整个岛都踩点了,那就利用15分钟对核心内容进行逐一阅读,精华的部分,可以反复咀嚼,每一次,都有可能有新的收获。

第六,5分钟快速输出。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软件,慢慢梳理出在阅读过程中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加强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走马观花的看过就过了。

当然,干货不止一点点,更多的是在书后面,有小六使用过的搞笑APP软件。很多都是目前我正在是用的效率软件,例如:奇妙清单、印象笔记、得到、扫描全能王等等。每一个软件都有作者自己亲身实验后的感想以及使用技巧,使用之后我才完全理解了,为什么他可以源源不断的输出新的内容,而我们往往写了几篇稿子,就有文思枯竭的感觉,总的来说,还是阅读量不够,时间都浪费在了不重要的事情上了。

也许我还没有达到书中所述的境界,不过,通过这本书的方法,却是提升了不少效率,打开了时间管理的新的大门,方法虽好用,可是也贵在坚持,否则,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永远是仰望的那个自己家的孩子。

新技能,get到了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