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效应
近年来,总听人讲到“文化输出”,比如某某电视剧火出中国,在国外拥有一大批粉丝,还组织主演们去海外召开粉丝见面会,海外见面会还吸引了大批中国粉丝,粉丝应援也不分国界,所以见面会场面盛况空前。
这两天我正在看80版《上海滩》,听妈妈说,在《上海滩》播出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追剧,甚至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而剧中主演的“偶像效应“也让许文强的同款礼帽一度脱销。所以”偶像效应“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影响着观众的喜好和衣着潮流。
看的时候,我问妈妈,当年是不是有很多青年看了以后,学周润发叼着烟?妈妈说,是啊,还有很多人去买同款礼帽呢!恨不得买长衫回来穿。
我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我身边很多大叔,到现在还喜欢嘴角叼着烟,原来原型在这儿呢!
而”偶像效应“放到当下,我想,现代”偶像“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瘦。国内所有当红的偶像都瘦得像纸片人,无论男女。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指对”偶像“最为敏锐的一群人)也以”瘦“为美。
我们的影视作品(包括综艺节目等)展现给观众的大致是一个什么形象,那么我们身边大部分年轻人就会以这个形象为蓝本,他们会想办法无限地贴近这个形象。这和80年代看了《上海滩》的少男少女,以“周润发式”抽烟为蓝本,买顶同款礼帽,无限接近偶像,是一样的道理。
2011年,广电总局发了《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的通知》,据说,因为世界各国都倾向禁止在影视作品等中出现吸烟镜头,理由是该行为会被模仿,而吸烟损害健康。
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动作会被模仿,这绝不是空穴来风。我甚至觉得,很多年轻人的恋爱观在不知不觉中也被看过的电视剧所影响。我的同龄人很多是看着席绢的言情小说、琼瑶的爱情剧长大,所以感情观(可能女性居多)深受偶像剧影响。
其实,在自己的三观没有形成之前,我们很容易受到电视剧或者视频的影响。虽然表面上我们会说,不会相信这些看到的剧情或者视频内容,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记得在10几岁的时候,我坐公交车时总是认为站在旁边的大哥哥喜欢我。直到大学都毕业了,我有时还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某某某好像喜欢我。后来想想,可能就是受了小时候看的电视剧所影响。在电视剧里,无论在什么场景,男主总是会莫明其妙地喜欢上女主。但是没有人告诉我,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想来,小时候根本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在我眼里,电视剧的内容就是真的,因为眼见为实嘛,我清清楚楚看到的,怎么会是假的呢?
古时候男子学习四书五经,虽然听起来无聊得很,但其实不无道理。多读书,才能帮助我们分清真假,而这些,电视剧和视频都不会告诉我们。
少看视频多读书,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