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技术驱动法律

2017-12-28  本文已影响131人  孙绪平

          眼看着年底了,终于排上了我们所接受iCourt的使用培训。时间异常紧张,上午九点开课,直到十三点才停下来吃午饭。半个多小时的吃盒饭时间,下午还要继续。

      胡清平老师带领他的团队四年里从三人发展到上百人,服务于全国一半的律师。业绩傲人。

学习|技术驱动法律

        十八点三十分,课程结束。我们开始往回赶,所里一起来了八人,下午一同事去北京,我们七人归途中。

      2017年里真是个学习年,在我的人生记忆里,这么强度和深入的学习时间是第一次,并且收获丰富。

          今日学习复盘一下,解决了好多工作中的痛点。阿尔法系统基于大数据尤其是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给整个法律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引起了法律事业的巨大进步!全国每年几十万份法律文书上传到网上,各路大数据公司将这里年淘出无数的金矿,同时对律师事业和法律界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试举一例,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一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起诉至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人为赵法官,甲乙公司各聘请了律师,现要求双方的律师对案件做个预判并报告自己的委托人。现在借助与阿尔法系统,输入案由,审理的法院,和法官的名字,立马就搜索出该类的全部相关案件,对于原被告双方的预判具体明确,增加了可预估的能力。以及采取适当的诉讼策略。形成的大数据报告完全可以交付给委托人,这样就是转化成的劳动成果,对于该数据分析报告也可以和法官交流使用,还可以搜索到与承办法官意见不一致的数据,供法官参考,法官也是喜欢的,尤其现在的遴选法官制度,都愿望把案件做成铁案。

学习|技术驱动法律

          阿尔法 系统的建立逻辑还是简洁易懂的,分三级目录,第一级目录里有:我的,项目,工具,更多四项;每一项对应了较多的二级目录文档等等,第三级就是针对第二级的操作和编辑工具。

      关键是团队的作业模式,借助了桌面端和手机终端,每一个项目的参与者均可以对项目负责人指派的任务随时随地的完成并交付成果,项目参与人同步所见,这对于法律文书来讲就是个巨大进步了。

      再就是编辑功能的提高,可谓技术驱动法律进步。关键词很有意思,“复制到项目里”,“双击”,“同步”,阿尔法有点滴滴打车的味道,科技必然引领行业变革和进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

      阿尔法建立了自己的搜索库,简洁无污染,储存了全国的一线大所的资料和并不断的实时更新,这显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未来就是分享的平台,分享的越充分将越有成绩,经验的分享更具有了价值,而不乐意分享必将淘汰。

        可视化,是一切服务业追求的方式,无论是单个案件的图示可视化,还是数据报告的柱状或饼状,都是美妙的探索,现在谈案件不画个图我都有些不习惯了。

学习|技术驱动法律 学习|技术驱动法律

        学习的精神和态度很重要,学得不好还是坚持学下去更显得重要,大凡最后的学成者必然途中遇到这样那样的不舒适的痛苦,而坚持学下去才走到学成。这样想来,对于有畏惧情绪的我更有信心了,学好的往往是笨的。

      “自证预言”,是我今年跟李笑来老师学习时知道的,并认真查了一番,当时惊出一身汗。

        不与人争论,而只是学习打磨概念。新年里继续!加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