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章精汇读书原创文字集

选择

2019-04-07  本文已影响22人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520

                                            读《人生》有感

一直觉得散文是一个作者感情的诉说,而小说是作者的故事。他可能是亲身经历的,也可能是目睹过的事情。那么高加林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路遥自己人生中某个阶段的真实写照呢。

虽然《平凡的世界》,晚于《人生》诞生。但我的确是先阅读《平凡的世界》的,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感动了我。也让我了解到了路遥这位思想丰满,情感细腻的伟大的作家。才知道了《人生》这本书。

这本书的来源是我在一次去火车站的时候,路过一家促销的书店,全场按斤购买。视书如命的我自然不会错过。目光在书架上认真的浏览,我看见了许多我喜欢并且尊重的作家,他们的书都被堆在一个角落里,以十元或者十五元一斤销售。

我突然升起一种义愤填膺的感觉,这些书都是许多作家倾其一生心血写出来的,却被这些批发商以如此廉价的销售。这是不是一种不尊重作者的行为?最后我也只买了一本路遥的《人生》,一翻开便舍不得再合上了,一天便读完了。

的确小说讲述的故事正是书名——人生。是一个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无法定义的未知,是一个叫高家林的后生的故事。

在高家林的人生中一直都是以选择为主的,这个人仿佛生来就是要被在命运中抉择的。因此他时常感到痛苦。但他的痛苦并不是失去,相反,正是因为拥有了太多,有太多的选择权,他才不懂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她的痛苦不像活着中富贵的丧妻丧子来的那么猛烈,但那种来自对生活和梦想的迷茫而产生的灵魂深处的自责,无时无刻的伴随着高加林。

高加林拥有着许多人都想要的俊美,还有农村人很难拥有的高学历,他差点考上了大学,至于考了多少分就不得而知了。同时她还很会打篮球,喜欢关注实事政治的他眼界开阔,同时被两名女主角喜欢,当然还有很多代嫁闺中的女孩偷偷喜欢着高加林。只是都没有这两位女主角有勇气罢了。想要得到就得先付出,这是常理。

那时的女性地位大不如今。“父母命大于天”,所以这两位的爱情生涯都很坎坷,他们对爱情的追求被理解成了不守妇道。难道追求自己的爱情有错吗?在社会的舆论压力之下和现实的毒打之下,他们最终还是没有在一起,刘巧珍和黄亚萍都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人。

只是,黄亚萍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有错吗?高家林追求更好的生活有错吗?追求更完美的爱情也有错吗?刘巧珍被最爱的人伤透心,最后找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嫁了有错吗?他们三个人都没有错,但这个结局无疑是悲哀的,但同时也是最合理的。虽然悲痛,但只有这样才能成长,这便是人生

人生的道路虽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一旦走错,便会遗憾终身。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感悟到的,任何文章在创作前的构思,都应该形成并确定唯一的中心,然后才可动笔。这样的文章才有灵魂。

高加林在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时,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在面临重大选择时,唯有沉着冷静的分析思考问题,才能做出最对的选择,越是渴望成功,就越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在感慨高加林急功近利导致失败的同时,还被刘巧珍对高家林真挚而痴迷的爱感动。这的确是一份十分美好,但同时又是卑微到骨里的爱。即使有一天丢失了,也不值得惋惜。因为刘巧珍在这份爱情里扮演的永远是一个付出者,可以为高家岭做任何事,我想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却不奢求高加林为自己做任何微不足道的事情。这是值得歌颂,但并不值得提倡的。

爱情应当是两个人的事情,是相互的。如果这份爱情变成了一个人的事情,那他注定是要破灭的。因为付出的人终有一天会累,而接受的人会把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这样便会不懂得珍惜。高佳林背叛刘巧珍而跟黄亚萍在一起便是如此。只是刘巧珍这个全身心付出的人还没有感到厌烦,高加林就先缴械投降了。

人总是容易早早的对熟悉的东西感到厌烦,也就是大多人说的喜新厌旧了。得不到的东西,总是充满了神秘感,令人向往。黄亚萍相比于刘巧珍真,的确是有值得让高加林疯狂的东西。但寻找真正的伴侣应该不需要最好的,而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高加林最后才会选择离开黄亚萍,这也是他人生中做出的最对的一个选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