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助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窑湾古镇人文内涵的建议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窑湾古镇人文旅游转型创造重要机遇。窑湾古镇景区发展当前面对“天花板”效应,如何借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定位、突破瓶颈、加快转型、打造品牌,建议如下:
一是刷新目标定位。紧紧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有利契机,围绕大运河文化公园(江苏段)核心展示园建设、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5A级旅游景区创建的目标,加快景区转型,推动古镇景区实现质的飞跃,把窑湾打造成一个集景点游玩、文化体验、市井风情、主题民宿、特色餐饮、品质购物、会议团建、旅居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淮海经济区大运河文化传承休闲度假目的地。高品质规划建设以窑湾古镇为核心的大运河文化带新沂段,构建大窑湾景区,争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江苏段)示范点,让窑湾成为闪耀在大运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是推进融合拓展。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全线的联动互动,借力传播品牌,促进旅游营销,也在学习借鉴中找准自身定位,在景区发展上彰显特色优势。特别是要紧密对接江苏段建设,按照建设核心展示园和集中展示区的要求,提升景区规划,编制项目库,大力争取国家和省市相关资金的重点支持。推行“旅游+”模式,推动区域内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与地方特色产业融合,加快景区旅游转型步伐。以现代创意提升糖画、面塑、蓝印花布等传统手工业,活化绿豆烧酿制、甜油生产等窑湾经典传统工艺,发展培育稻香小镇、湖畔渔村等现代休闲农业,利用大运河、骆马湖及沿岸绿色生态廊道开发徒步、骑行、自驾游等体育健康产业,建设河畔、湖畔特色民宿,开发水上游乐项目,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多样化旅游相得益彰。
三是抓好品牌建设。全面启动窑湾古镇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推进窑湾镇“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工作,制定时间表、路线图,落实创建举措和工作责任,确保如期实现创建目标,促进窑湾旅游提档升级。举办系列大运河文化节庆活动和大型体育赛事,重点办好窑湾美食文化节、环骆马湖自行车赛等一批大型活动,充分利用窑湾段运河和骆马湖水量丰沛、水面开阔的优势,策划举办水上运动、大运河航运文化展演等赛事展会,不断提升办赛办展水平,精心培育打造品牌,逐步扩大影响力。深挖窑湾古镇文化特质,在商帮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各个方面,做好搜集整理、传承利用工作,提炼窑湾古镇文化独特基因与精神内核,让窑湾在大运河沿线众多古镇中展现唯一性。开展摸底调查,建立窑湾文化遗存数据库,大力保护恢复,促进活化传承。组织窑湾题材大运河文艺创作,推出一批传承窑湾文化、传播窑湾故事的文艺精品力作。充分运用融媒体平台和现代传播方式,立体化全方位塑造古镇窑湾形象。
四是夯实转型基础。大力提升古镇景区景观,加快推进大东门复建、“窑上花湾”、水系沿岸景观及桥梁建设、西大街延伸等工程,设计规划完整游线,尽快向游客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窑湾古镇。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大运河风情、非遗传承、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一批参与性、体验性强的项目。结合全域旅游交通建设,加快启动省道344建设,修建景区旅游专用快速景观通道(人民路),改造提升运河大堤路面,畅通景区旅游线路。规划建设高品质主题酒店,尽快建成新客服中心并投入使用。加快古镇景区水系建设,全面完成古镇水系疏浚工作,尽快实现雨污分流,真正显现窑湾水乡风情。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筹划成立窑湾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实行统一管理经营;实施景区封闭运行,进一步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寻求高层次的合作发展平台,在运作机制、发展理念、资金投入和管理水平上实现平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