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妈美文-三周打卡读书主编课堂学员大本营

2017年5月19日 灵修笔记 祈求、寻找、叩门

2017-05-19  本文已影响55人  色拉美学

马太福音7:7-12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祈求】

        细细思索一下,纯粹的祈求应是怎样的?应是如同婴孩一般哇哇大哭的祈求吧。婴孩一旦饿了、渴了、不舒服了,第一时间向外发出祈求帮助的信号,那就是放声大哭。这寻求帮助的哭声不需要被教导,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因为TA知道只要发出声音就会被关注,自然就会有奶喝,有温暖的怀抱。这样求生的本能甚至在动物里也是一样,孤零零的小奶猫趴在草丛里发出响亮的叫声,呼唤有人来帮助它。

        可是渐渐的,我们身量长成了大人,连带着心思也复杂了。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极少会第一时间单纯的直接的来向我们的天父上帝发出祈求,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如无头苍蝇一般的到处碰壁;是我们四处拉关系托门路求那些看似能解决问题的人;是我们自己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出来各种看似能成功的方法。

        信主,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纯粹的祈求,将自己所有的私心杂念通通丢开,单单的来仰望、祈求主耶稣。主已将应许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所以,万万不能一边祷告着,一边又自以为是地走在了上帝的前面。

        回想自己初为人母的时候,孩子啼哭,我尚且不能完全领会。若他不是饿了,也不是尿湿了,而是不舒服的时候,我就会很焦急,因为不知道如何才能帮助到孩子,缓解他的种种不适。可是父上帝不同,我们自己或许未曾看清的问题,祂都一一明白,绝不会有任何差错。我们不说,我们的问题主也知道,并且看顾。但,主希望我们向他发出祈求帮助的信号,为的是显出一种紧密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就如同孩子在遇到事情时,总是会大声喊爸爸妈妈一般。

【寻找】

        当我们发出某些祈求的时候,我们接下来就需要找到一条通往答案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寻找,寻找主给我们的方向,以及我们所走的方向是否与主给出的方向保持一致。

        寻找是一种状态,上帝在寻找地上的迷羊,而我们在寻找回归天家的路程。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一直都在寻找,找一个好的学校,找一份好的工作,找一个好的伴侣……

        所有的寻找都需要一个指引,一个判断。有时我们按着我们的标准和判断去寻找,可是按照这样的标准去找到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我们不能确定。甚至我们有时按图索骥,找到的却是一只大蛤蟆。我们连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尚且不知,我们如何知晓现在寻找的就是正确的呢?不如,全心全意寻找世间最不会出错的上帝,就如同经文里说的,“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

        记得曾经有一个故事说,城里有个大富翁,有一天宣布请城中所有贫穷流浪的孩子们到他的家里领取一份礼物,并且是任何礼物都可以拿走。于是那天好多好多孩子涌到富翁的家里,富翁把所有的库房都打开,让孩子们随意拿取。所有的孩子们手里都拿了一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不论是黄金白银,钻石珍珠,古董字画……富翁都一一点头让孩子们拿去。最后只有一位孩子空着双手来到富翁的面前。富翁弯下腰,问孩子,“你怎么没有拿礼物呢?难道是没有你想要的么?”孩子默默地摇摇头。富翁以为孩子害羞不敢拿,就说“别害羞,你喜欢什么就尽管去拿吧。这里的一切都可以给你挑。”孩子小小声的问“这里的一切真的都可以让我挑么?”富翁再次对他点点头。于是孩子慢慢地走到富翁身旁,轻轻地伸出手拉住富翁的衣角,用非常小声的却满含期待的声音说:“我可以让你当我的爸爸么?”富翁很惊讶,但也很高兴。从此这个孩子就成了富翁最疼爱的孩子……

        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如今我们已经找到世间最好的珍宝——就是我们的父上帝。希望我们都能如那个孩子一般,知道金银珠宝远不及一个爸爸一个家来得重要。

【叩门】

       这是一个双向的叩门。

       当主耶稣在门外叩门时,我们会不会第一时间为他开门,并且将主接到家里?

       当我们找到主,有没有去主动叩门,去真的走进主?因为主应许,当我们叩门,主必为我们开门!所以唯一要担心不是主开不开门,而是我们去不去叩门?!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在世间,每一个人都希望被人尊重、被人以礼相待。可是我们的主,却在极其无辜的情况下,成为替罪的羔羊,成为世上所有罪担的承受者。

        默想一下,我们希望被周围的人如何对待?当我们的预想值不能达到的时候,那么我们又怎么办?按照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方式去做?还是忠于内心最温柔良善的初衷去坚持?

        今天看见一篇文章,说一个8、9岁的孩子很热心、很乐意为别人做一些什么,比如帮忙顶住门、按住电梯等后面的人进来等。孩子做的很自然也很开心。不管别人是对他报以微笑说谢谢,又或者是冷漠无视,更甚者是尖酸刻薄的嘲笑。孩子并没觉得什么,可是当妈的看到孩子好心好意的举动一次次被漠视,甚至被嘲笑,觉得很生气,吼孩子不要再做这些“多余”的举动。后来孩子依然还是按着自己的心意去做这些看似多余的小事,可是眼神里渐渐有了疑惑和挣扎。最终妈妈和孩子沟通,支持了孩子善意的作为。

        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周围的态度,取决于周围人对待我们的态度。所以,才出现了你不理我,我干嘛理你;你不对我微笑,我干嘛要对你微笑;我没占过你的便宜,凭什么你来占我便宜等等……

        所以,当我第一次看见圣经里说,有人抢了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给他;有人打了你的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么做的人不是疯了,就是傻了。因为那时的我仅仅只是看到这些书面的文字,无法体察说出这番话的耶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当后来看见耶稣为我们被钉十字架,看到他在痛苦中依然为那些兵丁代求,才渐渐体会出耶稣的爱来。所以,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我们不够爱。为什么爱人如己这一条在八步阶梯的最高一层?就是因为这绝不容易做到……

        回过头来,主希望我们心里凭着爱去待人,按着我们希望被对待的样式去待人,而我们是否真的如自己所期望中那样被对待的时候,也让我们因为心里有主给我们的爱而不觉得难以接受,反而能坦然面对。


       所以,主要我们寻求他,只要我们去找他,去叩门,他就在那里,也一定会为我们开门,他将充充满满的爱浇灌给我们,让我们更有力量去走前面的道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