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作文思路——《民国名家谈作文之道》读书笔记3

2020-02-03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刘_fa11

朱自清

多年批改学生作文,觉得他们的最大的毛病是思路不清,思路不清就是层次不清,也就是无条理,这似乎是初学作文的人不能免得的毛病。

因为注重“思路”怎样表现在文字里,所以别称它为“文脉”——表现在语言里的,称为“语脉”。

梁启超

作文最重要的规矩有两点: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二是分清文章的主次。

朱光潜

在结构上必须具备下面的两个条件:

第一是层次清楚。

文章只有生发,才能成为完整的有机体。所谓“生发”是上文意思生发下文意思,上文有所生发下文才有所承接。文章的“不通”有多种,最厉害的是上气不接下气,上段上句的意思没有交代清楚,就搁起,下段下句的意思没有伏根就突然出现。顺着意思的自然生发,脉络必有衔接,不至有脱节断气的毛病,而且意思可以融贯,不致有前后矛盾的毛病。

第二是轻重分明。

张中行

文章,不管长短,都要有条理。

思路,由此及彼,有规律。

作文下笔之前思路的条理,我们要求的不必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大体可用的。大体可用,它就还可以改进,或说还有待于改进,怎么改进?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办法是先写提纲。

提纲可以有助于思路的条理明晰,使之渐臻于完善。

想的多而细致,形成篇章结构的蓝图,或说腹稿,只装在头脑中也无不可;但总不如拿出来,使它固定在文字上,就是说写成提纲。理由之一是定下来,可以避免模糊以至遗忘;之二,文字比头脑里的思路明晰,比较容易组成合用的体系;之三,写下来,放一放,可以用过些时候的思来审查,改进,以求更合用。

我们都知道,初学作文,不少人看到题目苦于无话可说,或有些模糊的意思,不知从何说起。如果说这是一种病态,那治病的良药就是锻炼思路,使之有物并有条理,思路调条理的形成要靠多方面的条件,就作文说,写提纲是个很重要的条件,或说很有效的办法。其实又不只对于初学就是非初学,先写提纲,也可以避免缺六轻重失一持续混乱等缺点,总之这是费力不多,而确有实效的办法,凡是有致为文而没有这种习惯的人,都应该试一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