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女性到另一个女性遇害,我们无比惋惜与痛心的同时,是不是应该
距离郑州空姐遭顺风车司机杀害事件,只过了短短三个月
1
24日,浙江温州乐清一名20岁女孩赵某在上了一辆滴滴顺风车后失联。25日称失联女孩赵某遗体已被寻获,犯罪嫌疑人为顺风车司机钟某,已被抓获。钟某随后交代了强奸并杀害赵某的犯罪事实。
24日下午1时许,这位姑娘从乐清飞虹南路上车,原本下午2时40左右可抵达目的地永嘉上塘。据姑娘的微信好友说,24日下午2点10分左右,她收到姑娘发来的微信:“车子开到山里了,一辆车也没有,有点害怕。”
下午2点15分左右,姑娘的另一名好友收到其微信:“救命、抢救!”
之后不久,亲友联系这名姑娘时,发现她的手机已经处于关机状态。
好友在觉察到事情不正常以后,于三点四十分左右第一次联系滴滴平台,滴滴平台给出答复,会由相关人员介入,需等待一小时,第一个一小时期间多次致电未果,一小时后仍致电未果。
好友称自己在收到求救信息后立即联系、滴滴客服,询问司机车牌和相关信息,却被多次告知,稍等“一个小时”后又是“一个小时”。
直到五点四十分左右滴滴平台来电,告知已和司机联系,司机表示赵姓女孩没有上车。
之后,家人在发现小赵的手机关机之后在网上发布寻人启事,寻求网友帮助。
直到傍晚时候才选择报警。直到25日早上6点多,警方通知救援队员,说嫌疑人找到了,带来指认现场。
小赵已经遇害,遗体在山下3米多的地方被找到,在草丛里,被树挡着,左手受伤,满是血迹,双脚被用布条捆住。她是被从山上的拐角扔到山下的,之前有遭到钟某的强奸。
2
更加令人感到遗憾而愤慨的是,在小赵遇害的新闻出来之后,同是乐清的林女士称,曾在23日下午坐过犯罪嫌疑人的车。上车之后,司机说还要接另外一个人,结果一路越开越偏僻,询问了好几次司机,他就说快到了、快到了。“我有点起了疑心,我让他打给另外要坐车的人,他就支支吾吾说快到了不用打。”
当车子拐弯到一条很偏僻的路上,林女士发现前面根本就没建筑物的时候,觉得有问题,让司机马上停车,否则就跳车。这时,司机才被迫停车,并停下来立马熄火要锁门。林女士在他熄火同时 ,马上打开车门跑了,结果司机马上掉头来追。
“还好路上有几辆车经过,司机跟了我几百米让我上车。” 在林女士表示“再跟着我,我就报警了”,司机才开走了。
事后林女士拍下了涉事车辆,她与受害女孩家属确认,犯罪嫌疑人与她23日所坐的川A牌照车辆为同一辆车。林女士还透露,23日发生这个事情后,自己就立马投诉至滴滴平台。
“深深自责中,当时如果不畏缩去报警,这姑娘会不会就没有事了。”被投诉的司机,不仅没有受到处理,第二天就再次选择犯案!
至晚间,滴滴平台方才告知乐清当地警方司机具体信息及车牌,警方判断滴滴司机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即追查。
同一司机,之前一日已被投诉,为何不能阻止惨剧发生?给了罪犯第二次可乘之机?
一个前一天刚刚被投诉过骚扰的司机,就因为平台没有及时处理,事后,滴滴平台做出道歉,道歉可以让悲剧不再重演吗?
3
今年5月份,21岁的空姐小李从郑州航空港区,网约了一辆滴滴顺丰车赶往市内火车站,打算回济南参加亲属的婚礼。
乘车过程中,她也发现了司机的猥琐行为,并向好友发去了求助信息:
“说我长得美,特别想亲我一口”。
然而,她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危险。
家人发现小李并未按时到达目的地,报了警。
等警方找到小李的时候,她已经遇害。背上被扎了二十多刀,下半身没有任何衣物,身上还有残留精斑。
4
空姐遇害之后,滴滴平台悬赏寻找凶手,并且发布了一些整改措施,完善安全防护系统:
①顺风车服务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
②合乘双方的个人信息和头像改为仅自己可见;
③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
④顺风车暂停接受22点-6点期间出发的订单。
⑤用户可自主选择一键拨打110、120、122及滴滴24小时安全客服等号码。
但为什么,已经进行了整改,再次出现乘客遇害事件,意味着什么?
滴滴回应:车牌系临时伪造
25日下午,滴滴方面在其官方微博对网友的质问进行回应:
①经核实,嫌疑人钟某背景审查未发现犯罪记录,是用其真实身份证注册;
②在接单前通过了平台的人脸识别,但案发车牌系钟某线下临时伪造;
③钟某作案前一天,被另一名乘客投诉,客服没有及时调查处置,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④至于为何不给车牌号等信息,滴滴称,无法短时间内核实来电人身份的真实性,也无法确认用户本人是否愿意平台将相关信息给到他人。
随着近几年网约车时代的到来,人们在享受到它的便利同时,也面临众多安全隐患。
5
2014年、2015年、2016年每年都有类似的悲剧发生。
这些方面应该反思
在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约车平台的管理及惩治外,提高自我的安全防范意识,当危险来临时,我们首先能做的是自救。发觉情况不对,一定保持冷静,果断处理。不能心存畏惧,恐惧与胆怯,将会错失逃脱机会,要与坏人做机智的斗争,时刻保持警惕,最大程度地做到保护自己,避免伤害。从小学习跆拳道之类的防范技艺,学习一些防狼术,身边常备自卫设备。
此次涉事单位派出所机构:无车牌,不予立案,这是什么逻辑就算有办事章程也要分个轻重缓急?目前行政大厅:军人优先,医院:胸痛患者优先,道路:绿色通道,作为捍卫人身财产安全的机构竟如此不通人情?即便有报假案或者误判的可能,事后可以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起码不会错失挽救生命的机会,让坏人得逞。
家庭方面父母责任
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父母,任何年龄阶段,孩子的出错与所受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幼时的小错,到成年的犯罪,如果家长及时给予指正,把诱因扼杀在摇篮中,古代追究责任是诛杀九族满门抄斩,我们尚不推崇古代的惩罚力度,但是作为子女的第一责任人,自生下来就要以正确的教育引导,避免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时刻警钟长鸣,让犯罪无孔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