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伯乐推文汇总【创意·素说】读写佳作专题

岁月的拾花者

2021-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小尘埃8

我是喜欢鲁迅的。

凡是先生的文章,特别是选入教材的都是反复研读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灯下漫笔》《阿Q正传》《药》《祝福》《记念刘和珍君》等等自不必说,都是常读常新的,就连初中时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也是记得清晰的。

或许以前的眼光过于犀利了,总是从先生的文章中挖掘“革命性”,“如匕首”“如投枪”去了,其余的感情接触也是寥寥,进而快要遗忘,在某一处你未曾注意的角落,赫然矗立着一个不一样的先生。

幸而,这一次有机会重读《朝花夕拾》,好将那些残缺的、片段的这记忆连缀起来,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做一个岁月的拾花者。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所做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小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共计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这本书每一次读都给予我不同的感受,细腻生动的细节使鲁迅先生回忆里的人物跃然纸上。想想,鲁迅先生在迟暮之年鲁迅在《小引》里面写:“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是啊,随着岁月的沉淀,原来一些不好说,不会说的事情拿到现在来回忆,别有滋味。“朝花夕拾”怀想着童年天真烂漫的回忆,该是怎样的温柔啊。

先生是岁月的拾花者,任凭白发渐生,任凭岁月倏忽,能静静地回想一下过往,便温暖了心头,惊艳了时光。

《朝花夕拾》十篇散文,篇篇经典;几万余字,字字精辟。喜欢《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里童年有趣的时光,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让人读来心里滋滋地生出甜意:“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喜欢《阿长与山海经》那个迷信愚笨的女子在鲁迅的笔下是那样生动,至今想起“她睡觉总爱摆个大字”仍忍俊不禁。她没有文化,但面对小哥儿迫切想要获得新知的心情,她满足了他的愿望。她正像是我们的母亲,无所不能。是什么让她有这么大的“能力”呢?正是她的爱和善良啊。难怪艾青会深情怀念大堰河,人类的爱又怎能用地位去区分和割裂呢?

喜欢《范爱农》中自然而然的情感变化,没有丝毫的扭捏造作。“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这是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最后一篇《范爱农》里我印象最深的几句话,像极了俩经年未聚的老朋友尴尬相见情形,这个范爱农,当年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可是给自己找事的人,两人互不对眼也是自然的了。可是,当回国后,两人再次相遇时,竟然“相逢一笑泯恩仇”,曾经的一切早已烟消云散了。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对爱农恨之入骨年轻气盛的鲁迅了,这短短两年的深交,鲁迅已经对耿直豪爽肝胆相照的爱农理解透彻,赞赏有加,在友人去世十四年后又专门写文怀念。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曾经以为的“恩之入骨”,在若干年后只是一个淡然的微笑。

文学即人学。蒋勋先生也说“学问到最终,就是对人的理解”。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当初有太多我们不能理解的人和事,倘若如有机会贴近真相也是极好的,至少可以保持尊重,不要随便毫无遮拦地信口胡言。

在春日的暖阳里,找一个时间翻开《朝花夕拾》吧。忘记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先生,忘记中学老师“过度又费力”的拔高吧,在细细品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读出你最真实的感受,读出你对岁月抚触,享受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天真浪漫,年少轻狂的童真,思想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那些逍遥日子。让我们不忘初心,无论在什么样的年纪里,都能回忆起童年时的点点,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相信也别有一番滋味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