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游学散记2
1. 接纳多元
一般我们都认为美国人很直接,背后的原因很简单,高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但是另一方面,当持不同意见和解决方案时,美国人不会直接说no。老师在课堂上给答案时也通常会用“possible answers”。有不同的看法也会说“the other way think of it”.我想这背后的深意是世界很多元,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局限,答案不唯一。即便你是对的,也不能证明别人是错的;即便你是对的,也不能说明你会一直对。在学校的两个月里,认识的人有美国人、马来人、日本人、印度人、阿美尼亚人、墨西哥人、洪都拉斯人以及一些亚裔,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做大熔炉。每个人是如此的不同和独特,思维方式、解决思路、生活习惯totally different.大家如何一起共生,no judgment, acceptance, communication and respect.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我们的集体文化/企业文化中,我们更重视步调一致、统一思想,不然就会显得另类和不受欢迎。反思自己在平日工作中的行为,我也是很容易去judge别人,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室友朋友的妈妈在我们寝室小住,人近半百,去年辞职创业。中间先休息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最大的体会就是不要强迫对方,包括她对孩子的教育。过去,在领导岗位上,她会要求员工按照她的思路去执行,离开工作岗位后反观自己的做法,她发现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和处理方式都不同,我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去要求对方呢?
接纳多元,listening and observing. 空杯心态去聆听和观察,这也是对leadership的锤炼。身处VUCA时代,领导岗位的人也是无解,他不一定能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但是他的聆听和引导,可以激发团队构思最佳解决方案。
2. 传统与现代
我们对美国的印象就是创新、活力。真正身处其中,还是强烈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比如,信用卡支付还是稳居支付方式榜首,而我们的二维码支付几乎威胁到了信用卡。当然美国的信用卡消费非常简便,无需输密。我的语伴susan女士甚至仍然拒绝信用卡透支消费。她说起她的父母辈也是勤俭节约,根据收入再行消费。在美国中部甚至还有阿米什社区,这个社区的生活方式仍然是100年前没有电的生活状态。竟然有那么一群人,拒绝科技带来的便利,纯用手工制衣、做家具。据说阿米什人的handmake家具做工非常牢固。没有任何电器。出行靠步行、自行车、马车,搭别人家的汽车。没有洗衣机,有手动洗衣机。没有电灯,用天然气灯。他们是虔诚的基督教徒,god first, family second, work third.小孩仅接受初中教育。参访只有一天,没有抓住机会好好问问他们,到现在我还始终表示怀疑。行为经济以及创新课上,老师都提出了一个loss aversion.面对新生事物,人们往往拒绝改变。但是没料到阿米什人拒绝地如此彻底。
邮件仍然是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我们的项目经理慢慢在适应我们的微信交流。
3. 玩乐的重要性
我们的课堂上,无论是老师的演绎还是情景设计,都融入了游戏化教学的理念,通过浅显的比喻,让我们明白艰涩的专业名词。在公园里,我也碰到一群玩乐教育的推广者(player workers),为孩子们设计游戏,鼓励孩子们在玩乐中成长。我们的成长是伴随抚养和教育的。孩子们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在AI时代越发迫切和重要。记忆类的学习完全可以由机器人取代。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是我们教育的重点。可是如何培养?Learning by doing.我不了解国内红红火火的乐高启智中心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在这里,我接触了koop、home schooling,包括国内的一土教育、探月学校、小橡树学校等等。教育是件很好玩的事儿,也是极有意义的事儿。就说说home schooling的孩子们,家长为孩子们组织的活动。因为是家庭教育,爸爸妈妈们更加不马虎。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自拟)推进教学计划。学期末,为了检验孩子们学习美国历史的成果,父母不是用试卷而是组织孩子们演话剧。孩子们各自扮演美国历史中的重要人物,演绎当时的场景,想象那些故事和对话。这种玩乐的设计是不是比试卷更好呢?而且在准备话剧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是把对历史事件的理解重新演绎一遍,过程中的形象设计、剧情设计、台词设计都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在夏天来了,高校针对大学生有海外游学项目,3000-5000美金不等,去亚洲、欧洲各地。而针对孩子们,有各种夏令营,露营野餐健步做饼干,还做慈善,比如把饼干送给香槟的消防员。
4. 反馈与感谢
只要是参加交流活动,我们就会收到对方的小礼物和感谢信。参加了志愿者活动,主办方在日后几日内定会发邮件表示感谢。在网上做完了调研,也会收到封感谢信。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会收到反馈。英语课堂上,我们还专门练习如何给予反馈。肯定值得肯定的地方-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提出可建设性建议。我们在美国也在学习如何反馈,及时感谢。
前面提到的playworker就是给孩子们反馈。小朋友哪里做得好,值得鼓励和表扬;哪里做得不好,也要及时提出。切记给出模糊的评价,一个劲的鼓励孩子,但是小朋友却不知道哪里做对了,同样批评也是。
反馈就像一面镜子,照见自己。Coach的本质不也是反馈吗?
5. 提问的能力
我们的老师不止一次说过,we’ve learned from asking questions but not answers. Don’t be afraid of asking questions.只有通过提问,才能主动学习、积极学习、有效学习。参访企业也是如此,项目方都会提前提供企业信息,要求我们提前准备问题。
已出版的关于提问的书,也基本是美国人写作。我在国内基本把提问的书都看过,不是很能get到中文版的意思,大致都是关于批判性思维。有机会我找找英文版。
联系上文提到的教练的提问,这又是一种提问的能力。教练认为被coach的人其实是有答案的,但是他不知如何提问,就一直找不到答案。而coach的作用就是通过提问,帮助coachee找到答案。
我是个slow learner以及slow thinker.我还是喜欢自己慢慢琢磨,想了很久弄不明白,我会给老师发邮件。而这边的教学环境更适合那些思维敏捷、反应迅猛的人。马上提问!我目前还不能做到。
6. Social networking
在美国职场,social networking尤其重要,就好像我们的guanxi. Facebook是日常social, linkedin是职场social, researchgate是学术social.我在学校认识的人当中,一部分是线下活动认识,聊得投机就互加了facebook,而后通过facebook又认识了新的朋友。特别是要建立更专业的连接,linkedin就是一大利器。我认识了一位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就是linkedin推送给我的,因为我们都在伊大。所以美国学校特别重视alumni,校友就是最强大的资源。我在这里主动邀约了很多朋友。回想我在杭州,我也想组个局,不是这个有事儿就是那个有事儿,然后就是嫌路远。就我在伊大的感觉,美国社会的个人信息公开程度比较大,但是不是电话公开,而是邮箱公开,至少在校园是这样。我想要约一个人,可以直接去信,介绍自己说明来意,让对方信服。也不知道果壳网的在行怎么样了。可能还是文化环境的不同。美国人的social networking是一种传统,我们更多依赖熟人介绍,一般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面基邀请。
7. I 和We
我们除了学习,还在抓紧时间为我们的实习做准备。Mentor特别要求,哪些是你做的,哪些是团队其他人做的,虽然美国人讲teamwork,但是讲业绩的时候丝毫不含糊。我在中文环境下习惯了说“我们”以示我们是一个整体,所以我用英文表达的时候也是用”we”.这个不良习惯一定要改。面试官要听到的是“你”在teamwork中发挥的作用和贡献。所以我还在继续回顾自己的人生,讲好自己的故事。
8. STAR和S.T.A.R moment(张贴文化)
走过老师的办公室,门口都张贴着各种纸条,有格言有漫画,花样繁多。一则是反映教授的偏好和兴趣,二则也是广而告之,化形于心,可视化。这种张贴文化也影响着美国人在职场上的信条。做事必须有star,我们往往没有结果呈现,只是为了完成。我在准备简历的过程中,也深刻反省,做事的企图心、目的是什么,我只是为完成一项任务还是接到一项任务后,里面有更多的I,而这个I就是我主动作为主动担责的ownership.
还有一个说法叫STAR moment(something they’ll always remember)。如何让别人记住你。在国内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能聊就聊,不能聊就不聊。而STAR moment就是要让你成为焦点,让人记住,不是靠古怪举止而是靠你曾经做出过业绩彰显你的优势。
9. 美国成功学
到了美国才知道美国是成功学鼻祖。很多培训咨询机构都是以public speaking为切入口培养领导力。美国还有一本杂志叫《success》,文章标题结构基本是几种技巧/方法如何如何。早期有卡耐基,后来有john maxwel,Jack welch等等。市场很大。这么看来,美国人还是挺功利的,渴望尽快成功。
10. 如果(德语、视频)
在美国紧张学习生活中,偶尔会有这样的念想:如果我当时好好学德语的话(我可是有800学时德语资质的,惭愧。我们跨文化的老师是德国人);如果我当时好好学视频剪辑的话(我要做微电影);如果我当时好好看书的话(我想要研究提问的力量)。可惜在当时就半途而废了。当然每个人都是API,不必凡事都懂,只要开放连接,就可互相利用。
在发散的兴趣爱好中,我慢慢找到了一个结合点,我擅长搜索、交流、愿意成就他人,培训就是很好玩又很有价值的事儿。只有精力集中了,才有可能把握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