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中的“认知阑尾”-2
一、不了了之的“认知阑尾”
前两年流行这样一个段子:
我想静静。
静静是谁?
其中包含一个很重要的认知规律:我们在寻找一样东西——这个东西是一个对象——在你不断追逐这个对象的过程中,行为会变成一种模式;模式一旦形成,就可以自我运转了。
比如说你钱不够花,想要很多钱,但是在你不断追逐“想要更多钱” 的时候,钱的这个概念已经逐渐被抽空。
你要的不是more money,而是money——更多的东西。
此时,模式已经接管了你的欲望——模式自身获得了一种欲望在运转。就像吸毒:毒品产生一种模式,开始自我运转。实际上,当你要吸毒的时候,是毒瘾在吸毒,而不是你在吸毒,但是你控制毒瘾需要极大的努力。
此模式一旦形成也符合阑尾的模式:
① 自带
② 不自知
③ 无用,甚至有害
要切除“阑尾”极其困难,可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人有不愿意忍受这种痛苦,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这是一个不变的模式。
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事是不了了之的?
二、追求等级也是“认知阑尾”之一
我们生活中的另一个现象:争吵,争执。
吵架某种行动、语音、思维方式,人一旦开始这个游戏,表面上是为某个观点、见解、认知在争论,实际上是背后的模式和欲望接管了你——不是你在使用这个模式,而是这个模式在使用你。
你见到某人就不舒服,看他就不顺眼,凡事总想压他一头,无论他说什么,你总和他唱反调,而且想尽办法驳倒他,总之要把他踩在脚下你的心里才会舒服。
你内心的真事想法应该是:老子及时比你强。
还有夫妻之间的吵架,表面上时候争论一个问题:“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解决”。看上去是一个很理性的,跟认知相关的东西,实际上双方可能在这里谋求等级。
由于双方都在谋求等级,就意味着双方都唯恐处于弱势和下风——谁都不会甘拜下风的情况下,争论就会变成“跷跷板”,你我一上一下,结果在认知上没有进展,也就不可能达成认知共识。
跷跷板这场游戏的本事是在谋求谁比谁更强。
所以,有时候我们应该适时地“示弱”。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产生了争强好胜的心理呢?
有用没用,相不相干,都以为争上游总是想压人,一头的欲望确实不好。但最初确有它的合理性。在人类还处于猴子时代,好像没有什么阶级剥削和压迫。其实猴群里有非常严格的等级,一旦处于低等级,你各方面的利益资源。——无论是食物资源,还是性资源。——都处于最糟糕的状态。
通过代代演化。猴子对上台阶,压倒别人的欲望,就逐渐嵌入到了基因层面。我们开始自带这个东西而不自知。这会妨碍我们对于世界,他人以及自己的认知。
猴群社会三、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认知阑尾”
嗔:认知进化的残留物。
对于这种,潜藏在我们内心。力图压倒他人的心理诉求。佛教,称之为嗔。“贪、嗔、痴”——是佛教中所说的三毒。而“嗔”包含了很多含义。较劲,较真,甚至是怨恨。
佛教中的“三毒”人的“嗔”念一出现,就很难看清楚他人和自己了。
四、终极问题:如何切除认知阑尾?
借用华为的那句名言:绝不再非战略节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
所有的认知阑尾都是由于它超出了特定场景,肆意发挥作用。在非战略节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从而对我们的认知形成了明显的干扰和破坏。
认知阑尾,本质上是因为你内在的工具太少。脑子里面如果只存在一个锤子。那你很多时候看哪都是钉子。所以我们要更多的积累自己的内在工具,打造自己的工具箱以适应不同的场景,并且能够觉察到自己的认知阑尾。
打造属于自己的“工具箱”通过“双环”,甚至“多环”学习。不断认知升级,才能切断自己的认知阑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