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禅心

2018-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singing阿梅

戊戌暮春,农历三月初七。逢观瀑盛节,五泄禅寺举办开山祖师、唐代高僧灵默禅师之真身舍利安奉祈福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纯一大和尚拈香主法,与会四众弟子亲证灵默禅师舍利回归祖庭,无不欢欣鼓舞。

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五台山高僧灵默禅师云游江南,被这里"天作锦屏环十里"的奇异景色所吸引,"绿竹漪漪欲铺天,栖真岩下可安禅",禅师便选择了五泄这块风水宝地,担土砌石、砍树建茅,建造禅院。灵默广弘禅法,远近参禅者闻讯纷纷前来就学,盛极一时。灵默禅师最著名的弟子,诸暨人良价,后创立曹洞宗,法脉至今不绝,成为一代禅门宗师。五泄禅院历经唐、宋、明、清各朝,香火不灭,是越中有名的古刹之一。

世间禅心

《五灯会元》有一个故事,讲述在马祖门下受戒出家的灵默禅师,真正的开悟却是在石头和尚处。

灵默禅师去拜谒石头,问石头道:“如果一言合乎我心我就住下,不合我心我就离开。”石头端坐,灵默便要走。石头随后召呼他:“阇黎(相当于老师的叫法)!”灵默猛地一回头。石头问:“从生至死,只是这个。回头转脑干什么?” 灵默言下大悟,于是就住了下来。

——悟到了什么呢?就在灵默回头转脑之前的那一霎那,他悟到了石头禅师要交待给他的东西。从生至死,从无始劫以来,历经了所有无数的轮回,生生死死,大家都在找的东西。为什么要教内观,为什么教返观,一切答案都在内,这就是禅机之所在。

其实,在禅宗最初的渊源——“拈花微笑”公案里,就没有借助任何修行方法。它本身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觉悟,觉悟就是成佛。所以,真正的顿悟精神,并不是禅修,也不是参话头,而是心灵觉悟的当下与无碍,直接和必然,这可以说是中国禅宗的真精神。它对于现实人生来说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存在,而是“不二”的、一体的。佛法的亲切感从此深植于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和文化血脉之中。

世间禅心

中国文化本身即为重视心灵的文化,内省、内求、自觉、自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品性。《大学》一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人人皆有的“明德”的体认,便是一切内省内修功夫的前提;孟子主张“尽心知性”“存心养性”;老子则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种特质在《坛经》中处处可见。如六祖始见五祖,即开门见山提出“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他由自信、自觉、自证、自悟而生起对一切凡夫众生必能顿悟成佛的无上信心:“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中国文化的终极追求向来都植根于踏实的道德实践,体现出对“现实人生的关照”,这是一种清醒和责任,是一种生命的融入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中庸》里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又说:“道不远人。”无不表明,“道”与现实人生是融为一体的。

惠能大师就是最好的觉悟实践者,他的人生即可视作佛教中国化最真实生动的写照。搬柴运水、伦常日用是禅,一问一答、或棒或喝也是禅——觉悟的因缘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

世间禅心

“一句话相契合”,其实就是各宗各派创教人都在讲的:唯有本心本性、修性了命,才是究竟超脱之道。

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3月23日,灵默禅师七十又二,自知化缘已毕,他召集僧众,殷勤叮嘱弟子,“妙色真常,本无生灭。法身圆寂,宁有去来?千圣同源,万灵一辙。吾今示灭,不假兴衰。无强劳形,须存正念。倘遵此命,真报我恩。若固违言,非吾弟子。”

紧要处猛回头,契入当下,回诸自身。现今的世界物质极丰,时空切换之迅捷又何止一日千里,而物欲横行,灵魂溃散,仓央嘉措曾经感叹“游山归来,世道人心已变了千年”,于今仍然烛照不疑。斩断外求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让漂泊已久的灵魂重聚这条“回家的路”,回归本性俱足的“光明心”。

因为,一颗无染之心,才是生命本来的样子。

世间禅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