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天才捕手》,关于「编辑」想聊的还挺多。
去看了《天才捕手》,聊两句。一聊起来,发现想聊的还挺多。
「编辑」——一个逐渐凋零的行当
编辑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鉴赏力和判断力。
鉴赏力是指对文字作品的判断,主要依赖于编辑自身的文字审美;
判断力是指对于文字作品是否会受读者欢迎、是否会被广泛传播的判断,这依赖于编辑对大众阅读心理的研究。
麦克斯·珀金斯很幸运,不仅在于他「捕」到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等人,更在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时候,同时对文字作品具备鉴赏力和判断力的人是稀缺的,编辑们因为工作之便接触了大量优秀的文字作品,也亲手操刀编辑出版了一些,知道什么是好作品,什么作品能畅销。所以,当时是由编辑来决定作者怎么写,进而也决定了读者读什么。
但是现在不同了,作者通过互联网直接接触读者,一来二去之间,一个个就跟装了「机器算法」似的,深谙读者心理,读者喜欢鸡汤(大粪),拼命给他们灌就是了,一篇篇「十万+」火热出炉,巨大的流量就是滚滚而来的雪花银啊,这时候谁还管(失去了判断力的)编辑的审美品位。于是乎,编辑不重要了。
编辑这份职业不再受到尊重,人才出逃在所难免。我有一位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工作的朋友,去年离职了,十一月份他来上海游玩,到我这儿住了一晚,我们有过一些交流,稍微提到了点他在机工社的工作情况,其中包括编辑们的薪水。机工社,出版社领域的大厂,编辑们的待遇相当一般,具体我就不透露了,反正不超过一般的新媒体运营的薪资。至于他离开这个行当的原因,除了行业在凋零,还因为他的兴趣在别处。
在影片里有个细节,麦克斯·珀金斯和托马斯·沃尔夫花两年时间修订书稿,出的那本书是《时间与河流》,修订的过程倒有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味道,这本书一上市,立马畅销。这样情景很难再出现了,但是今天的书籍市场却火爆的狠!不是因为买书的人多,是出书的人多,而出书已经成为某些商业闭环上的一步。
据说,现在有这么一类畅销书作家,他们先是出本书,然后自己大量买,买来后送人,自己给自己买成畅销书作家。接下来,他们就多了一个「畅销书作家」的头衔,出去参加活动,办讲座,做培训,那价格蹭蹭就上去了。这种出书方式,对于出版社来说,稳赚不赔,乐得陪这些「畅销书作家」做戏,花花轿子人抬人,何况人还帮出版社挣了钱。这种情况下,编辑还会去帮这些作家审稿吗?写法、逻辑、事实、字句、标点......通通不管了,哪有这闲工夫去看,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找找还有没更多这样想成为「畅销书作家」的人。你看,「编辑」已经变成「商务」了。
所以,市面出现这样的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去看了《天才捕手》,关于「编辑」想聊的还挺多。未完待续,
接下来会写写一些真正的编辑,有些 title 还是编辑,有些则承当着「编辑」的责任,但却不是编辑,比如李海鹏。2016 年春节前后,一篇叫《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的特稿在互联网上刷屏,据不完全统计,超过了千万阅读。作者杜强写了几稿后,不太满意,在和李海鹏讨论时,李海鹏提出用「自述」方式写看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于是后来就有了刷屏的《自述》,李海鹏自己本身就是个非常优秀的记者,「《南方周末》第一特稿记者」应该是当仁不让,但在承当「编辑」责任时,他也经常给作者点亮一些特别的火花,明天再说一个例子。
我之所以关心这个话题,在这里写这些,是因为我自己今年的一个角色就是「编辑」,为一位打算出书的朋友做编辑,她这 20 多年的经历也可以说是个小传奇。无论是她个人,还是她所代表的那类人的故事都值得一说,而她作为二者的综合体更值得一说。不过,她现在还在克利夫兰的隔离病房待着,因此我的「编辑」工作暂时中断,等她回国再续上。
这下真是未完待续了,明天我继续写。
(201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