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程》背后的文字

2023-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珍妮的后花园

关于《最后一程》,在写这篇文时,其实很感慨,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人生有很多无奈,是人为无力改变的。

目前农村的现状就是只剩下空巢老人,若是夫妇都在的,还能相互有个照应,若是只留下一个,可以说是只能与孤独为伴。曾经热闹的乡村,如今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几户人家,有的整户搬走了,有的只剩下两个老人在家。遇上有个大事小情的,特别是突发疾病的情况,没有人能帮得了忙,只能看天意了。

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农村都有一份特别执着的感情。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舍不得离开家乡,舍不得那片土地,那里记载着他们的青春盛事。很多老年人适应不了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别人眼中的窗明几净,花园小区的花团锦簇,都是不是他们稀罕的。在农村有他们的一份轻松和自由,有他们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土地,那里是熟悉的味道。尽管儿孙辈们已经走得很远了,但他们还是宁愿守在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上,只为儿女们在疲惫时,在想到家时,只要一回头,便能看到家中永远亮着的那盏灯。

走出去的儿女,就如同一只牵着线的风筝,有老家就能随时收回那根线,风筝无论飞到多远,都能把握方向,都能随时收回。

作为儿女后辈们,也有自己的无奈。若是困于农村,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父辈们种地的技能,肩不挑手不能提,农活庄稼不会做,何以为生?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各地乡村学校也在急剧合并消失,更令人担心后辈们的读书教育问题。

所以人人都挤破了脑袋往城里钻,无非就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城市的压力往他们的身上沉沉地压下来,所以只能不停地奔跑,努力,以致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

两代人,三代人,一代一代走出去,还有一代在老地方守候,彼此牵挂,彼此依念。走出去的是希望,留守的是人生的根。

生前没有尽到的孝道,只能寄于身后的风光大葬,这是无奈和心酸,也是亲人们对逝者最后一次能做的事。

农村的这种丧葬风俗,设道场,做法事,为往生者超往,渐渐的不再被更年轻的一代人所接受。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迷信,认为只要在生时尽到孝道就好,若是生前没享过福,时候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有什么用?但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精神寄托?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逝者在人世间最后一次享受到的尊重就在这里了。

文中提到的抬棺人,他们都曾经年轻力壮,充满生机活力,如今已然白发苍苍,力不足亦,但是他们必须担负起这份重任,因为没有人能接过他们身上的担子。他们撑着年迈的身躯,把同龄人一个个送走,也送走了曾经跟他们一起抬棺的兄弟。可令人悲哀的是:今年我抬棺送你,来年谁来为我抬棺呢?

然而作为新一代的在城市漂泊的农村人,有很多人在内心来说是向往农村的田园生活的。但是限于很多原因,却依然只能在游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在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既不能真正地融入城市,甚至没有被某个城市接纳,子女的读书受教育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农村也成了那个深藏心底,却又回不去的地方。一边热爱自己家乡,却又不得不远离家乡。

人生不如意之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道得明的。只能随缘而生,随缘而活,且行且珍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