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第一周:计算机组成及其基础命令

2018-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偏爱Liunx的蚊子

1、描述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功能。

计算机的组成分为两大部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一:硬件系统主要组成的五大部分:

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CPU集成了运算器和控制器。

控制器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着计算机各个部分协调工作,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根据其要求进行控制,统一指挥整个计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

运算器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各种数据进行各种运算(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系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通常把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这些信息。

输入设备

用于向计算机属输入各种原始数据和程序的设备称之为输入设备,它们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常见的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图形输入板等。

输出设备

从计算机输出各类数据、信息的设备称之为输出设备,它们将计算机加工处理后的结果转换为人或其他设备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文字、图像、声音等)。常见的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二:软件系统的主要组成:

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程序软件

操作系统软件

将人们想要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下发的指令“翻译”给电脑。

应用程序软件

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以及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

2、按系列罗列Linux的发行版,并描述不同发行版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Linux的发行版说简单点就是将Linux内核与应用软件做一个打包。

    目前市面上较知名的发行版有:Ubuntu、RedHat、CentOS、Debian、Fedora、SuSE、OpenSUSE、Arch Linux、SolusOS 等

联系

Linux的内核源代码和Linux的应用程序都可以自由获得,因此很多公司组织开发了属于自己的Linux发行版。

主要有三个分支:Debian、Slackware、RedHat。

每一个分支都拥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服务器级的发行版,分别是Ubuntu Server,简称Ubuntu;SUSE Linux Enterprise;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同时,还有基于这三大分支和其他分支的一些社区发布版本,比如:基于RedHat的CentOS 、Fedora,基于Debian下的mimt

Linux,knopix

,基于Slackware下的OpenSUSE,,以及Gentoo、ArchLinux、国内Linux红旗、麒麟Linux等。

区别

其实不同的发行版细节上有一些差别,按软件包管理系统的不同,分以Redhat的rmp包管理系统和Ubuntu的基于DPKG包管理系统。使用前者的发行版包括SLES、Fedora、openSUSE、centos、RHEL等,包文件以rpm为扩展名;使用后者的包括Ubuntu系列,Debian系列等,包文件以deb为扩展名。

3、描述Linux的哲学思想,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解释性描述。

提到Linux的哲学思想,学过Linux的都知道,它的哲学思想有以下几点:

1).一切皆文件;

2).文本的形式保存配置数据;

3).提供机制,而非策略;

4).尽可能避免与用户交互;

5).单一目的的小程序;

6).组合小程序完成复杂任务。

Linux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开源共享精神,这也可以说是它最重要的思想!开源的特点:将软件程序与源代码一起打包提供,让用户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某个软件的功能并且随意修改,甚至修改成衍生产品再发布出 

4、说明Linux系统上命令的使用格式;详细介绍ifconfig、echo、tty、startx、export、pwd、history、shutdown、poweroff、reboot、hwclock、date命令的使用,并配合相应的示例来阐述。

Linux系统上命令的使用格式:

  COMMAND[OPTIONS...] [ARGUMENTS...]

command:命令

OPTIONS [选项]:用于启用或关闭命令的某个或某些功能;

短选项:-+一个字符, 例如:-l, -h;多个短选项可合并使用,例如-l -h, 可写作-lh;如何不合并,要使用空白字符隔开。

长选项:--word,例如:--long,--human-readable;多个长选项不可以合并使用。

ARGUMENTS [参数]:命令的作用对象,向命令提供数据;多参数应该使用空白字符分隔。

ifconfig命令

Linux ifconfig命令用于显示或设置网络设备。

ifconfig可设置网络设备的状态,或是显示目前的设置。

参数说明

add<地址>  设置网络设备IPv6的IP地址。

del<地址>  删除网络设备IPv6的IP地址。

down  关闭指定的网络设备。

<硬件地址>  设置网络设备的类型与硬件地址。

io_addr  设置网络设备的I/O地址。

irq  设置网络设备的IRQ。

media<网络媒介类型>  设置网络设备的媒介类型。

mem_start<内存地址>  设置网络设备在主内存所占用的起始地址。

metric<数目>  指定在计算数据包的转送次数时,所要加上的数目。

mtu<字节>  设置网络设备的MTU。

netmask<子网掩码>  设置网络设备的子网掩码。

tunnel<地址>  建立IPv4与IPv6之间的隧道通信地址。

up  启动指定的网络设备。

-broadcast<地址>  将要送往指定地址的数据包当成广播数据包来处理。

-pointopoint<地址>  与指定地址的网络设备建立直接连线,此模式具有保密功能。

-promisc  关闭或启动指定网络设备的promiscuous模式。

[IP地址]  指定网络设备的IP地址。

[网络设备]  指定网络设备的名称。

实例

显示网络设备信息

# ifconfig        

eth0Linkencap:EthernetHWaddr00:50:56:0A:0B:0C

inetaddr:192.168.0.3Bcast:192.168.0.255Mask:255.255.255.0

inet6addr:fe80::250:56ff:fe0a:b0c/64Scope:Link

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MTU:1500Metric:1

RXpackets:172220errors:0dropped:0overruns:0frame:0

TXpackets:132379errors:0dropped:0overruns:0carrier:0

collisions:0txqueuelen:1000

RXbytes:87101880(83.0MiB)TXbytes:41576123(39.6MiB)

Interrupt:185Baseaddress:0x2024

loLinkencap:LocalLoopback

inetaddr:127.0.0.1Mask:255.0.0.0

inet6addr: ::1/128Scope:Host

UPLOOPBACKRUNNINGMTU:16436Metric:1

RXpackets:2022errors:0dropped:0overruns:0frame:0

TXpackets:2022errors:0dropped:0overruns:0carrier:0

collisions:0txqueuelen:0

RXbytes:2459063(2.3MiB)TXbytes:2459063(2.3MiB)

启动关闭指定网卡

# ifconfig eth0 down

# ifconfig eth0 up

为网卡配置和删除IPv6地址

# ifconfig eth0 add 33ffe:3240:800:1005::2/ 64 //为网卡配置IPv6地址

# ifconfig eth0 del 33ffe:3240:800:1005::2/ 64 //为网卡删除IPv6地址

用ifconfig修改MAC地址

# ifconfig eth0 down //关闭网卡

# ifconfig eth0 hw ether 00:AA:BB:CC:DD:EE //修改MAC地址

# ifconfig eth0 up //启动网卡

# ifconfig eth1 hw ether 00:1D:1C:1D:1E //关闭网卡并修改MAC地址

# ifconfig eth1 up //启动网卡

配置IP地址

# ifconfig eth0 192.168.1.56

//给eth0网卡配置IP地址

# ifconfig eth0 192.168.1.56 netmask 255.255.255.0

// 给eth0网卡配置IP地址,并加上子掩码

# ifconfig eth0 192.168.1.56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1.255

// 给eth0网卡配置IP地址,加上子掩码,加上个广播地址

启用和关闭ARP协议

# ifconfig eth0 arp  //开启

# ifconfig eth0 -arp  //关闭

设置最大传输单元

# ifconfig eth0 mtu 1500

//设置能通过的最大数据包大小为 1500 bytes

echo命令

Shell 的 echo 指令与 PHP 的 echo 指令类似,都是用于字符串的输出。命令格式:

echostring

您可以使用echo实现更复杂的输出格式控制。

命令选项:  

-e:激活转义字符。使用-e选项时,若字符串中出现以下字符,则特别加以处理,而不会将它当成一般文字输出:

\a 发出警告声;

\b 删除前一个字符;

\c 最后不加上换行符号;

\f 换行但光标仍旧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n 换行且光标移至行首;

\r 光标移至行首,但不换行;

\t 插入tab;

\v 与\f相同;

\\ 插入\字符;

\nnn 插入nnn(八进制)所代表的ASCII字符;

tty命令

Linux tty命令用于显示终端机连接标准输入设备的文件名称。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所有外围设备都有其名称与代号,这些名称代号以特殊文件的类型存放于/dev目录下。你可以执行tty(teletypewriter)指令查询目前使用的终端机的文件名称。

语法

tty[-s][--help][--version]

参数说明

-s或--silent或--quiet  不显示任何信息,只回传状态代码。

--help  在线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实例

显示当前终端

# tty

/dev/pts/4

startx命令

startx命令用来启动图形化操作界面

命令格式:startx

示例:在虚拟机中输入startx,切换到CentOS 图形化界面

export命令

Linux export命令用于设置或显示环境变量。

在shell中执行程序时,shell会提供一组环境变量。export可新增,修改或删除环境变量,供后续执行的程序使用。export的效力仅及于该次登陆操作。

语法

export[-fnp][变量名称]=[变量设置值]

参数说明

-f  代表[变量名称]中为函数名称。

-n  删除指定的变量。变量实际上并未删除,只是不会输出到后续指令的执行环境中。

-p  列出所有的shell赋予程序的环境变量。

实例

列出当前所有的环境变量

# export -p //列出当前的环境变量值

declare-xHOME=“/root“

declare-xLANG=“zh_CN.UTF-8“

declare-xLANGUAGE=“zh_CN:zh“

declare-xLESSCLOSE=“/usr/bin/lesspipe%s%s“

declare-xLESSOPEN=“|/usr/bin/lesspipe%s“

declare-xLOGNAME=“root“

declare-xLS_COLORS=““

declare-xMAIL=“/var/mail/root“

declare-xOLDPWD

declare-xPATH=“/opt/toolchains/arm920t-eabi/bin:/opt/toolchains/arm920t-eabi/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

declare-xPWD=“/root“

declare-xSHELL=“/bin/bash“

declare-xSHLVL=“1“

declare-xSPEECHD_PORT=“6560“

declare-xSSH_CLIENT=“192.168.1.65167422“

declare-xSSH_CONNECTION=“192.168.1.651674192.168.1.322“

declare-xSSH_TTY=“/dev/pts/2“

declare-xTERM=“XTERM“

declare-xUSER=“root“

declare-xXDG_SESSION_COOKIE=“93b5d3d03e032c0cf892a4474bebda9f-1273864738.954257-340206484“

定义环境变量

# export MYENV //定义环境变量

# export -p //列出当前的环境变量

declare-xHOME=“/root“

declare-xLANG=“zh_CN.UTF-8“

declare-xLANGUAGE=“zh_CN:zh“

declare-xLESSCLOSE=“/usr/bin/lesspipe%s%s“

declare-xLESSOPEN=“|/usr/bin/lesspipe%s“

declare-xLOGNAME=“root“

declare-xLS_COLORS=““

declare-xMAIL=“/var/mail/root“

declare-xMYENV

declare-xOLDPWD

declare-xPATH=“/opt/toolchains/arm920t-eabi/bin:/opt/toolchains/arm920t-eabi/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

declare-xPWD=“/root“

declare-xSHELL=“/bin/bash“

declare-xSHLVL=“1“

declare-xSPEECHD_PORT=“6560“

declare-xSSH_CLIENT=“192.168.1.65167422“

declare-xSSH_CONNECTION=“192.168.1.651674192.168.1.322“

declare-xSSH_TTY=“/dev/pts/2“

declare-xTERM=“XTERM“

declare-xUSER=“root“

declare-xXDG_SESSION_COOKIE=“93b5d3d03e032c0cf892a4474bebda9f-1273864738.954257-340206484“

pwd命令

Linux pwd命令用于显示工作目录。

执行pwd指令可立刻得知您目前所在的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名称。

语法

pwd[--help][--version]

参数说明:

--help  在线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实例

查看当前所在目录:

# pwd

/root/test#输出结果

history命令

history命令用于显示指定数目的指令命令,读取历史命令文件中的目录到历史命令缓冲区和将历史命令缓冲区中的目录写入命令文件。

命令格式:history(选项) (参数)

命令选项:

-a: 追加本次会话新执行的命令历史列表至历史文件中;

-d: 删除历史中指定的命令;

-c: 清空命令历史;

命令参数:

n:打印最近的n条历史命令。

shutdown命令

shutdown:安全地将系统关机。  有些用户会使用直接断掉电源的方式来关闭linux,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linux与windows不同,其后台运行着许多进程,所以强制关机可能会导致进程的数据丢失﹐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甚至在有的系统中会损坏硬件设备。而在系统关机前使用shutdown命令﹐系统管理员会通知所有登录的用户系统将要关闭。并且login指令会被冻结﹐即新的用户不能再登录。直接关机或者延迟一定的时间才关机都是可能的,还可能重启。这是由所有进程〔process〕都会收到系统所送达的信号〔signal〕决定的。这让像vi之类的程序有时间储存目前正在编辑的文档,而像处理邮件〔mail〕和新闻〔news〕的程序则可以正常地离开等等。

shutdown 参数说明:[-t] 在改变到其它runlevel之前﹐告诉init多久以后关机。[-r] 重启计算器。[-k] 并不真正关机﹐只是送警告信号给每位登录者〔login〕。[-h] 关机后关闭电源〔halt〕。[-n] 不用init﹐而是自己来关机。不鼓励使用这个选项﹐而且该选项所产生的后果往往不总是你所预期得到的。[-c] cancel current process取消目前正在执行的关机程序。所以这个选项当然没有时间参数﹐但是可以输入一个用来解释的讯息﹐而这信息将会送到每位使用者。[-f] 在重启计算器〔reboot〕时忽略fsck。[-F] 在重启计算器〔reboot〕时强迫fsck。[-time] 设定关机〔shutdown〕前的时间。

poweroff命令

poweroff:关机命令,poweroff在关闭计算机操作系统之后,最后还会发送ACPI指令,通知电源,最后切断电源供应(路由器等嵌入系统不支持ACPI)。

reboot命令

Linux reboot命令用于用来重新启动计算机。

若系统的 runlevel 为 0 或 6 ,则重新开机,否则以 shutdown 指令(加上 -r 参数)来取代

语法

reboot[-n] [-w] [-d] [-f] [-i]

参数

-n : 在重开机前不做将记忆体资料写回硬盘的动作

-w : 并不会真的重开机,只是把记录写到 /var/log/wtmp 档案里

-d : 不把记录写到 /var/log/wtmp 档案里(-n 这个参数包含了 -d)

-f : 强迫重开机,不呼叫 shutdown 这个指令

-i : 在重开机之前先把所有网络相关的装置先停止

hwclock命令

Linux hwclock命令用于显示与设定硬件时钟。

在Linux中有硬件时钟与系统时钟等两种时钟。硬件时钟是指主机板上的时钟设备,也就是通常可在BIOS画面设定的时钟。系统时钟则是指kernel中的时钟。当Linux启动时,系统时钟会去读取硬件时钟的设定,之后系统时钟即独立运作。所有Linux相关指令与函数都是读取系统时钟的设定。

语法

hwclock[--adjust][--debug][--directisa][--hctosys][--show][--systohc][--test]

[--utc][--version][--set--date=<日期与时间>]

参数

--adjust  hwclock每次更改硬件时钟时,都会记录在/etc/adjtime文件中。使用--adjust参数,可使hwclock根据先前的记录来估算硬件时钟的偏差,并用来校正目前的硬件时钟。

--debug  显示hwclock执行时详细的信息。

--directisa  hwclock预设从/dev/rtc设备来存取硬件时钟。若无法存取时,可用此参数直接以I/O指令来存取硬件时钟。

--hctosys  将系统时钟调整为与目前的硬件时钟一致。

--set --date=<日期与时间>  设定硬件时钟。

--show  显示硬件时钟的时间与日期。

--systohc  将硬件时钟调整为与目前的系统时钟一致。

--test  仅测试程序,而不会实际更改硬件时钟。

--utc  若要使用格林威治时间,请加入此参数,hwclock会执行转换的工作。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实例

显示当前时间

# hwclock

2010年05月27日星期四18时04分31秒-0.704214seconds

查看版本信息

# hwclock -v

hwclockfromutil-linux-2.12a

Linux date命令

Linux date命令可以用来显示或设定系统的日期与时间,在显示方面,使用者可以设定欲显示的格式,格式设定为一个加号后接数个标记,其中可用的标记列表如下:

时间方面:

% : 印出 %

%n : 下一行

%t : 跳格

%H : 小时(00..23)

%I : 小时(01..12)

%k : 小时(0..23)

%l : 小时(1..12)

%M : 分钟(00..59)

%p : 显示本地 AM 或 PM

%r : 直接显示时间 (12 小时制,格式为 hh:mm:ss [AP]M)

%s : 从 1970 年 1 月 1 日 00:00:00 UTC 到目前为止的秒数

%S : 秒(00..61)

%T : 直接显示时间 (24 小时制)

%X : 相当于 %H:%M:%S

%Z : 显示时区

日期方面:

%a : 星期几 (Sun..Sat)

%A : 星期几 (Sunday..Saturday)

%b : 月份 (Jan..Dec)

%B : 月份 (January..December)

%c : 直接显示日期与时间

%d : 日 (01..31)

%D : 直接显示日期 (mm/dd/yy)

%h : 同 %b

%j : 一年中的第几天 (001..366)

%m : 月份 (01..12)

%U : 一年中的第几周 (00..53) (以 Sunday 为一周的第一天的情形)

%w : 一周中的第几天 (0..6)

%W : 一年中的第几周 (00..53) (以 Monday 为一周的第一天的情形)

%x : 直接显示日期 (mm/dd/yy)

%y : 年份的最后两位数字 (00.99)

%Y : 完整年份 (0000..9999)

若是不以加号作为开头,则表示要设定时间,而时间格式为 MMDDhhmm[[CC]YY][.ss],其中 MM 为月份,DD 为日,hh 为小时,mm 为分钟,CC 为年份前两位数字,YY 为年份后两位数字,ss 为秒数。

使用权限:所有使用者。

当您不希望出现无意义的 0 时(比如说 1999/03/07),则可以在标记中插入 - 符号,比如说 date

'+%-H:%-M:%-S' 会把时分秒中无意义的 0 给去掉,像是原本的 08:09:04 会变为 8:9:4。另外,只有取得权限者(比如说

root)才能设定系统时间。

当您以 root 身分更改了系统时间之后,请记得以 clock -w 来将系统时间写入 CMOS 中,这样下次重新开机时系统时间才会持续抱持最新的正确值。

语法

date[-u] [-ddatestr] [-sdatestr] [--utc] [--universal] [--date=datestr] [--set=datestr] [--help] [--version] [+FORMAT] [MMDDhhmm[[CC]YY][.ss]]

参数说明

-d datestr : 显示 datestr 中所设定的时间 (非系统时间)

--help : 显示辅助讯息

-s datestr : 将系统时间设为 datestr 中所设定的时间

-u : 显示目前的格林威治时间

--version : 显示版本编号

实例

显示当前时间

# date

三5月1214:08:12CST2010

# date '+%c'

2010年05月12日星期三14时09分02秒

# date '+%D' //显示完整的时间

05/12/10

# date '+%x' //显示数字日期,年份两位数表示

2010年05月12日

# date '+%T' //显示日期,年份用四位数表示

14:09:31

# date '+%X' //显示24小时的格式

14时09分39秒

按自己的格式输出

# date '+usr_time: $1:%M %P -hey'

usr_time:$1:16下午-hey

显示时间后跳行,再显示目前日期

date'+%T%n%D'

显示月份与日数

date'+%B %d'

显示日期与设定时间(12:34:56)

date--date'12:34:56'

5、如何在Linux系统上获取命令的帮助信息,请详细列出,并描述man文档的章节是如何划分的。

 一、 Linux命令分为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

             内置命令:#help COMMAND

             外部命令:

             (1)命令自带简要格式的使用帮助

                #COMMAND --help           

             (2)使用帮助手册(manual)

                #man CHAPTER COMMAND

             (3)info COMMAND

                获取命令的在线文档

             (4)很多应用程序会自带帮助文档:/usr/share/doc/APP-VERSION

                    README:程序的相关的信息

                    INSTALL:安装帮助

                    CHANGES:版本迭代时的改动信息;

             (5)主流发行版官方文档

                 http://www.redhat.com/doc      

             (6)程序官方的文档

                 官方站点上的"Document"

             (7)搜索引擎

                 Google

  二、使用手册(manual),手册压缩格式的文件,有章节之分。手册分为man1-man8。

        man1:用户命令;man2:系统调用;

        man3:C库调用;man4:设备文件及特殊文件;

        man5:文件格式:(配置文件格式); man6:游戏使用帮助;

        man7:杂项;man8:管理工具及守护进行。

           帮助手册路径:/usr/share/man  

           语法格式:#man COMMAND

       注:1、并非每个COMMAND在所有章节下都有手册。

           2、可以通过whatis查看命令存在哪些章节。

           3、whatis执行过程是查询数据进行的,

            但是如果有新命令需要手动更新数据库:#makewhatis

6、请罗列Linux发行版的基础目录名称命名法则及功用规定

Linux 系统目录结构

登录系统后,在当前命令窗口下输入命令:

ls/

树状目录结构:

以下是对这些目录的解释:

/bin

bin是Binary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dev :

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

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

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lib

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media

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mnt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mnt/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opt

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

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

echo1>/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elinux

这个目录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windows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

这是linux2.6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2.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sysfs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proc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devfs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devpts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tmp

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usr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usr/src: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var

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在linux系统中,有几个目录是比较重要的,平时需要注意不要误删除或者随意更改内部文件。

/etc: 上边也提到了,这个是系统中的配置文件,如果你更改了该目录下的某个文件可能会导致系统不能启动。

/bin, /sbin, /usr/bin, /usr/sbin: 这是系统预设的执行文件的放置目录,比如 ls 就是在/bin/ls 目录下的。

值得提出的是,/bin, /usr/bin 是给系统用户使用的指令(除root外的通用户),而/sbin, /usr/sbin 则是给root使用的指令。

/var: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系统上跑了很多程序,那么每个程序都会有相应的日志产生,而这些日志就被记录到这个目录下,具体在/var/log 目录下,另外mail的预设放置也是在这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