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Provider的深入浅出
ContentProvider作为Android应用程序中的四大组件之一,是一个特殊的存储数据的类型,它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接口用来获取以及操作数据,并实现了在各个应用程序之间数据共享。
构成
关键类:Content Resolver 、Cursor(表示返回结果) 、URI(标识Provider,作为Resolver的查询参数)
- 内容解析器(Content Resolver)
在ContentProvider使用过程中,需要借用ContentResolver对象作为代理,间接操作ContentProvider来获取数据。可以通过Context直接获取:
ContentResolver cr = content.getContentResovler();
可以通过Content Resolver与任意Content Provider进行交互。
一般,每个Content Resolver都只有一个实例(单例模式),但可以与多个在不同应用或进程中的Content Resolver进行通信。进程间通信可以通过ContentResolver和ContentProvider进行。
- 数据模型(data model)
Content Provider将其数据以数据库中简单的表示模型展示,一行表示一条记录,一列表示数据的某种类型和含义。每条记录都有一个数值_ID字段,唯一地标识一条记录。
查询返回结果以Cursor(游标,类似于指针)。 - 统一资源标识(URI)
URI代表了要操作的数据,URI主要包含两部分信息:1.需要操作的ContentProvider,2.对ContentProvider中的什么数据进行操作,一个URI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scheme:ContentProvider(内容提供者)的scheme由Android规定为:content://。
2.主机名(Authority):用于唯一标识这个ContentProvider,外部调用者可以根据这个标识来找到它。
3.路径(path)可以用来标识我们要操作的数据,路径的构建应根据业务而定。
android定义许多CONTENT_URI常量用于标识自带的Content Provider。如
android.provider.Contacts.Phones.CONTENT_URI
android.provider.Contacts.Photos.CONTENT_URI
创建自己的ContentProvider
我们大家都知道让自己的数据和其它应用程序共享有两种方式:创建自己的Content Provider (即继承自Content Provider的子类)或者是将自己的数据添加到已有的Content Provider中去,后者需要保证现有的Content Provider和自己的数据类型相同并且具有该 Content Provider的写入的权限。
如果需要创建一个Content Provider,则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3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数据的存储系统
数据的存储系统可以由开发人员任意决定,一般来讲,大多数的Content Provider都通过Android的文件存储系统或SQLite数据库建立自己的数据存储系统。
第二步:扩展 ContentProvider类
开发一个继承自ContentProvider类的子类代码来扩展ContentProvider类,在这个步骤主要的工作是将要共享的数据包装并以ContentResolver和Cursor对象能够访问到的形式对外展示。具体来说需要实现ContentProvider 类中的6个抽象方法。
ContentProvider示例程序(部分):
/**
* Created by zhuyifei on 2016/7/13.
*/
public class MyContentProvider extends ContentProvi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ACCOUNTS = 1;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ACCOUNTS_ID = 2;
private static final UriMatcher sUriMatcher;
static {
sUriMatcher = new UriMatcher(UriMatcher.NO_MATCH);
sUriMatcher.addURI(TableContracts.AUTHORITY, TableContracts.Accounts.TABLE_PATH, ACCOUNTS);
sUriMatcher.addURI(TableContracts.AUTHORITY, TableContracts.Accounts.TABLE_PATH_WITH_PARAM, ACCOUNTS_ID);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Create() {
return false;
}
@Nullable
@Override
public Cursor query(Uri uri, String[] projection, String selection, String[] selectionArgs, String sortOrder) {
return null;
}
@Nullable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Type(Uri uri) {
return null;
}
@Nullable
@Override
public Uri insert(Uri uri, ContentValues values) {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int delete(Uri uri, String selection, String[] selectionArgs) {
return 0;
}
@Override
public int update(Uri uri, ContentValues values, String selection, String[] selectionArgs) {
return 0;
}
}
以上方法将会在ContentResolver对象中调用,所以很好地实现这些抽象方法会为ContentResolver提供一个完善的外部接口。除了实现抽象方法外,还可以做一些提高可用性的工作。
定义一个 URI 类型的静态常量,命名为CONTENT_URI。 必须为该常量对象定义一个唯一的URI字符串,一般的做法是将ContentProvider子类的全称类名作为URI字符串,如:“自定义”。
定义每个字段的列名,如果采用的数据库存储系统为SQLite 数据库,数据表列名可以采用数据库中表的列名。不管数据表中有没有其他的唯一标识一个记录的字段,都应该定义一个”_id”字段来唯一标识一个记录。模式使用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 自动更新 一般将这些列名字符串定义为静态常量, 如”_id”字段名定义为一个名为”_ID” 值为“_id”的静态字符串对象。
第三步:在应用程序的AdnroidManifest.xml 文件中声明Content Provider组件。
创建好一个Content Provider必须要在应用程序的AndroidManifest.xml 中进行声明,否则该Content Provider对于Android系统将是不可见的。如果有一个名为MyProvider的类扩展了 ContentProvider类,声明该组件的代码如下:
<provider name=".MyContentProvider(自定义)"
authorities="com.sjtu.demo.provider(TableContracts.AUTHORITY保持一致)"
android:exported="false"
...../>
<!-- 为<provider>标记添加name、authorities等属性-->
- name属性为ContentProvider子类的全称类名
- authorities属性唯一标识了一个ContentProvider。还可以通过setReadPermission()和* setWritePermission() 来设置其操作权限。当然也可以再上面的 xml中加入 android:readPermission 或者 android: writePermission属性来控制其权限。
- exported属性表示是否支持其他应用调用当前组件,true表示支持,false表示不支持。默认值:如果包含intent-filter默认值为true;否则为false
- 注意:因为ContentProvider可能被不同的进程和线程调用,所以这些方法必须是线程安全的。
【附录】
需要资料的朋友可以加入Android架构交流QQ群聊:513088520
点击链接加入群聊【Android移动架构总群】:加入群聊
获取免费学习视频,学习大纲另外还有像高级UI、性能优化、架构师课程、NDK、混合式开发(ReactNative+Weex)等Android高阶开发资料免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