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心智》第四章 不给选择的智慧

2019-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比格兔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上讲过一个故事。他要请朋友吃饭,但不知道去哪好,于是打电话求助于和菜头,和菜头说,“既然给我打电话,那你就听我的,吃潮汕牛肉火锅。北京我吃过 10 多家,有一家最好,你就去那儿,报我的名字,老板上什么你就吃什么。字条上有写涮肉时间,一秒都不许多,小料台有很多东西,但只许用酱油加点辣椒圈......”听了和菜头的建议,可把罗胖给美坏了,他说他就是喜欢这种“粗暴”,并说这才是真正的贴心服务。

罗胖总结道:这种简单粗暴,直接明了地告诉用户什么是好东西,给你你不知道 的好东西,你无需选择的方式,叫做“父爱逻辑",简言之就是:我知道你要什么,听我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乔布斯管理下的苹果,公司做出准确的定位,给用户的选择非常少,但是用户粘性却很高。又比如国外有的餐厅,你要提前预定座位,当日吃什么由厨师为你决定,你不用花精力选择,反而还能给你预期以外的惊喜感。

我们想要做好一个产品(或宣传个人品牌)也可以遵循“父爱思维”的逻辑,有舍才有得。就像写作,一篇文章无法获得所有人的认可和喜欢,就连大咖写出来的东西也会有反对的声音。与其费尽心思去迎合大众的口味,不如做好定位,保持个人风格,满足一类用户做到极致。

当然不给用户选择是以能够让绝大部分用户满意为基础的,好的产品应该是引领用户,而不是简单地迎合用户。我提供什么内容,你看什么内容,让用户感觉你给了他们没有想到的价值,用户自然也会愿意追随你。

吴军老师曾感悟到:“任何一本书都不要试图取悦于所有的人,而是要找到它真正的读者”。猫叔公众号就是这么做,并且做得非常成功。

在这个信息和商品过剩的时代,选择太多对于用户也是一种困扰,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当商家不给用户选择的机会时,专心创造好产品,给用户全新的体验,反而会获得更多用户的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