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佛、儒、道专题

升华你的欲望

2022-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得闲山人的文章

2022.8.15

升华你的欲望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但欲望不等于罪恶,也不等于低级,更不等于丑陋,欲望是一个中性词,它也可以是健康的、美好的、高尚的,甚至是神圣的。

何为欲望?强烈的向往,想要得到某种事物,想要取得某种成绩,想要达成某个目标。

人类有哪些欲望?太多了,简直无穷无尽,简要概括,可以分为十二大类,由基础到高端,逐渐升华:

1、物欲

所谓物欲,就是人对于物品的追求和占有欲,也包括对于财富的追求和占有。

2、食欲

就是渴望进食,泛指身体对于各种食品的需求,也包括对于美味的追求。

3、男女之欲

就是两性之间的生理欲望,它是人类能够繁衍生息的基础,也是组建家庭的纽带。

4、生存欲

就是人类对于维持色身身命的渴求,也叫作求生欲。

以上四种是人类最基础的欲望,可以说人人都有,无可厚非。但是,假如你只具有以上四种欲望,而缺乏以下更高端的欲望,说明你太过注重物质内容,缺少精神追求,这样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不值得提倡。

同时,太过注重物质欲望,很容易导致物欲横流的低级趣味,容易衍生出种种罪恶。

5、情感之欲

就是对于爱和被爱的情感渴求,也包括对于认可和被认可的情感渴求,其中有家人之间的情感,也有朋友之间的情感,还有人和人之间最朴素的同情、互助、友善等等美好情感。

6、名声之欲

对于良好名声的追求和渴望,也包括对于个人形象、荣誉和地位的追求。

7、助人为乐之欲

这里指的是比较无私的助人为乐之精神,好比雷锋那样的精神,是人类对于同类的一种无私的友爱,非常可贵。

8、求知欲

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对于真理的向往,统称为求知欲。它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人成就伟大事业的内在驱动力。

9、创造欲

在人类常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创新和创作的美好欲望。人类当中那些伟大的人,都具有这样的创造欲,其目的在于服务广大人群,利益社会大众。

以上五种是人类比较高端的欲望,它在你所有欲望里面的比例多少,决定了你的人生境界。虽然是比较高端的欲望,如果你弄虚作假的话,也会导致罪恶,例如有人追求虚假的名声和地位,便会发生一系列罪恶行为。

因此,即使是比较高端的欲望,也需要善用,否则也可能成为你人生的堕落之因。

10、解脱之欲

就是修行人对于解脱生死轮回,解脱世间烦恼的不懈追求。何为解脱?不被色身的生死现象所束缚,不被种种烦恼情绪乃至见解所束缚。

具有解脱之欲的人,就是修行人。当你开始认识到人世间是一种束缚,而你渴望从中获得解脱,你的修行就开始了,恭喜您。

在修行当中,解脱之欲对应于出离心。

11、普度众生之欲

对于具有一定解脱力量的修行人来说,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解脱,而期望能够无私地利益社会大众,帮助一切众生都趋向于自在解脱。这样的人就是菩萨,全称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或“自觉觉他”。

在修行当中,普度众生之欲对应于菩提心。

12、圆满证悟之欲

对于那些已经在生生世世当中,利益了无数众生的菩萨来说,他们不甘心停留在现象世界里面,而期望超越现象世界,抵达究竟涅槃,这就是圆满证悟之欲。当你获得圆满证悟,那就是你成佛之时,也就是彻底超越尘世和生死轮回之时。

在修行当中,圆满证悟之欲对应于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以上三种是人类最高端的欲望,也可称之为神圣的欲望,属于出世间不共法,只有真正的修行人才会具备。

总体来说,物欲、食欲、男女之欲和生存之欲,这四种欲望是人类的基础欲望,其目的就是为了生存,但仅限于身体的生存,可以统称为生理欲望。

情感之欲、名声之欲、助人为乐之欲、求知欲和创造欲,这五种欲望是人类的高端欲望,只要不弄虚作假,也可算是高尚的欲望。这些内容主要归属于心理范畴,故可统称为心理欲望。

解脱之欲、普度众生之欲和圆满证悟之欲,这三种欲望是人类的最高端欲望,它必须以学习法理、开解法理为基础,才能够逐步建立,故可统称为法理欲望。

从生理欲望到心理欲望,再到法理欲望,逐渐升华自己的欲望,你的人生境界和修行自会渐入佳境。

问:当具有了法理欲望以后,是否需要舍弃生理欲望呢?

答:不是这样的,只要你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必然具有四种生理欲望,在你尚未证得无漏圣果之前,对于生理欲望不需要舍弃,只需要约束,不让它泛滥就可以了。

当你证得无漏圣果以后,生理欲望自然断除,好比树木的枯枝残叶一般,没有了任何意义。那时,你将彻底超越生理欲望,抵达无漏解脱。

约束你的生理欲望,善用你的心理欲望,培护你的法理欲望。像这样逐渐升华自己的欲望,就是末法时代真正的修行人,假以时日,你必将超越生死轮回,得证清净涅槃。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以上诸多名词概念,都是得闲山人依据法理方便建立的,朋友们善学善用即可,不必另外追根溯源。

为什么你可以自创名词概念?因为你也可以呀,每个人都可以。你我之本来面目就是法理之源,一切法理都由人方便建立。若人识得本心,则智慧无尽,一切法理、法义都可以方便树立,也能够融会贯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