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卸下自我的伪装----我与写作(一)
喜欢简书,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也寄托了不同的期待和愿望----自我表达的欲望,经济上的诉求,志趣相投的朋友,精神的慰藉。我喜欢这些人,但我来简书最想要的,却是通过写作,卸下自己的伪装,真诚的面对自己。
自我的壳
我有很多喜欢写作,也很有鉴赏力的朋友。但我不敢把文章拿给他们看,羞怯又害怕。羞于表露心迹,怕自己的壳被打碎。我像蜗牛,为壳所累却又不得不背着它。于是来到简书,一个陌生的地方,注册一个谁都不知道的名字,默默地写作,写给陌生人看。内心是很幼稚的算计----陌生人的赞与贬不会对我的真实生活有什么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我也许可以敞开心扉吧。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我并没有焕然一新,还是那个充满伪装的自己。
我写书评,写我喜欢的《骆驼祥子》和《围城》,还想写那些最让我感动的名著。但是两篇后就写不下去了,因为我自己读这两篇文章时,看到的依然是很厚的面具:尽可能多地引用原著,害怕说错什么,遭人鄙视;用最普通的词,害怕出现个性的东西被人认出来,尽管我在生活中只是一个没有认知度的普通人;用最隐晦的暗示,要拐几道弯懂很多典故才知道什么心思。
是的,我想把自己写给别人,但又怕被人看见。一旦想触碰一些真正的想法,便顾虑重重,会不会被发现,成为人生抹不去的污点?会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于人于己都是多余的?这是我最真实的心理,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害怕别人会伤害到我。当然,我也害怕伤害到别人。
是的,这种害怕和自卑就是我最深厚的壳。
自卑与超越
把害怕和自卑归罪于原生家庭和社会,是容易的,也是当下很流行的。但我不愿意提,我同意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过去给我带来的创伤,但那是整个时代的风气,不是我一个人所特有的,也不是我能改变的。我也相信爱的力量,但我并没有感受到那种强烈的牵绊,我所期待的是通过文字,一点点从阴影中走出来,做一个真诚的自己。
这样的救赎旅程最方便的出发是读书。我羡慕那种解剖自我的精神,看夏目漱石的《心》和太宰治的《晚年》,看他们把人性的深渊解剖给人的勇气。读着畅快,心向往之,但还是一个看客,看着看着便想想站到文字前面来,写一写自己。
我开始尝试写诗歌,因为诗歌是最适宜抒情的,可以尽力去表达我真实的情感。虽然很稚拙,但我很认真地生活中的触动,写朋友们生活的探索和变化,还有自己时不时会涌出来的对人生的绝望;写地铁上匆匆一瞥带来的心里的悸动。这些都参杂着我真实的喜怒哀乐,也是我想表达的东西。
我不断确认自己的感情,是否真心这样认为,是否真挚,然后写下来。写完了,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生活是否在向真挚的方向走。我有很卑微的地方,但也只是普通的一个人而已,并不比大街上的任何一个人更坏或差劲,同样的,我所遇到的人,也有各自的喜怒哀乐,善恶美丑,活生生的。大家都是不同的人而已。
就这样,我学着卸下自我的伪装,一边自卑,一边努力地写着;一边写作,一边尝试着去超越那个不喜欢的自己。写作,原来是如此美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