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书精品美文集萃

读《全球通史》的笔记、感想

2018-03-05  本文已影响219人  BOATMAN

         一个不交往、不学习而导致灾难性结果的例子。美洲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是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由于与其它大陆相隔很远,所以不声不响地存在了2500年,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这三个文明并没有任何交流,他们没有从陆地上或者海洋上尝试联系彼此,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结果,到了公元1500年时,美洲大陆刚刚进入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在公元前2500年便已经达到的文明阶段[1],当西方人已经有进行远洋航行的船只时,美洲土著还在用独木舟进行内河、沿海航行,当西方人已经装备了枪炮的时候,美洲人还在用刀剑弓箭。不久,几个西班牙冒险家带着几百人就把人口众多的这么几个文明给灭了。按说,尽管军事技术水平有不小的差距,但也不至于到亡国灭种的程度,因为毕竟冒险家是远征,人数极为有限,而这几个文明都是有数百万、上千万的国民,就像中国的抗日战争或者苏联的卫国战争那样以空间换取时间,争取一个惨胜的结果总是可以的,但是,这三个文明硬是失败的一塌糊涂,为什么?可能是人口虽众,但是文化程度很低,从上到下根本就没有家国、民族的观点,一盘散沙的原始部落,大致程度就像房龙在《宽容》里描写的无知山谷,没有什么凝聚力。

       一个开明上进、勤奋好学的例子。日本人是一个岛国,很久以前国家的统一程度和文明程度比中国要低得多,所以他们排了很多人到中国学习,学习的结果就是国家的文明程度提升了,有句老话说不会当官么看看旁人,日本人就是这样做的。最早感受到外来威胁是蒙古人入侵日本,后因遭遇海难,日本人幸运地躲过一劫。再后来是1853年的黑船事件[2],闭关锁国、安于现状的一个国家屈服在美国海军面前,被迫签订了一些不平等条约,此时深深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自尊心,由此,他们开始改革,走上明治维新的近代化路子,短短几十年,国家就成为世界强国、东亚的大国,再后来,中国的北洋海军为日本人大败,日本人侵占了台湾,和列强争夺中国北方的领土。然后就是持续多年的对外侵略,占领朝韩、中国的一大半国土,侵占南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直到1945年战败。二战虽然败了,国家陷入衰败,但是也就是二三十年的时间,日本人又重新站立起来了,虽然政治上受限,但是从经济来说,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强国。小小一个岛国,为何能如此快地翻身?

      原来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先生是如此杰出的一个人物呀,房龙多才多艺,能说和写十种文字,拉得一手小提琴,还能画画,他的著作的插图便全部出自自己手笔。《圣经的故事》、《人类的故事》、《宽容》并列为房龙的三大名著,自出版以来,一直饱受赞誉,传读不衰。

       欧洲人的入侵,给美洲印第安人带去了各种疾病,天花、麻疹、伤寒、黄热病等。据估计,1492年墨西哥的人口有2500万,到1608年时,已缩减到100万左右。1508年,伊斯帕尼奥拉岛(今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有6万美洲印第安人,1554年时为3万,到1570年仅剩500人[3]

        在历史上,中国人(汉民族)可能是唯一有能力远征、侵略而没有这么做的民族/国家,这是为什么呢?没有入侵东南亚或者更远的国家,没有占领西伯利亚。欧洲各国四处征战,跑到全世界去建立殖民地。阿拉伯人入侵非洲和南亚次大陆。俄国人,穿过寒冷辽阔的西伯利亚,侵占中国的北方领土,在阿拉斯加建立据点。以俄国人为例,他们的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的中心在欧洲,但是他们仍然派出很多人不断拓展领土,把中国的领土都侵占了那么多,为什么中国人连家门口的土地都没有去获取?为什么中国人就没有去搞殖民地、去扩展版图?郑和下西洋,无论是航程还是航海技术都是当时的世界领先,但是这几次航海除了带回来一些奇珍异宝之外,还收获了什么?为什么没有推动中国商人阶层的出海贸易?为什么没有出现几本当时的世界地理历史的著作?为什么没有建立海外据点?

        为什么在非洲的中部,在南北美洲就没有能够诞生伟大的文明呢? 按说他们的自然禀赋也不差。

        马志尼(又译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年6月22日-1872年3月10日),统一的 意大利的缔造者之一,历史学家说:“意大利的统一,归功于马志尼的思想,加里波第的刀剑和加富尔的外交”。发表了《论人的责任》一书,提出了:"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有价值"的观点[4]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 ,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他说,诗必须含有强烈的情感,这就排除了一切应景、游戏之作;诗必须用平常而生动的真实语言写成,这就排除了"诗歌词藻"与陈言套语;诗的作用在于使读者获得敏锐的判别好坏高下的能力,这样就能把他们从"狂热的小说、病态而愚蠢的德国式悲剧和无聊的夸张的韵文故事的洪流"里解脱出来;华兹华斯认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emotion),主张诗人"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对以18世纪格雷为代表的"诗歌词藻"[5]。

        在17世纪的一百年中,金钱的概念和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1694年到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问世时,人类历史上银行发行的纸币量第一次超过了流通中的金属货币总量[6]。进入了21世纪初期,世界的一些地方电子支付总额开始超过纸币支付总额。 

       巴以冲突的直接起源在于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建国后又屡次把巴勒斯坦人赶出故土,就像当年别人对他们所做的一样,而且越演越烈,终于酿成了民族矛盾。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两个民族都曾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两个民族都视同一个城市为宗教圣地,从而冲突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感情和宗教力量,而解决也变得更加困难。犹太人的建国和驱逐可以看作为几千年来怨恨的释放,虽然可以理解,但犹太人表现出来的过分强硬和蛮横却为本来可以更好解决的问题留下了祸根[7]。国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和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何其相似,看了太多的夫妻间、兄弟间、朋友间、同事间闹得不可开交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灭了,大不了各走各的,老死不相往来,国家与国家间的冲突就不那么容易了,波兰和德国之间那么深的仇恨,也逐渐化解了,以色列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仇恨就那么难化解,和平是必需的,但是怎么和平,怎么让两国国内不同的政治力量和宗教派别都能接受一个和平方案,这应该是怎么样一个和平方案,该如何实现。

        印度政治理论家梅达(V.R·Mehta)的《超越马克思主义:走向另一种前景》,听说是一本好书,可惜找不到。

       腓特烈大帝一生都生活在高度虚伪的面具下,他自己认为自己从来都不能也不敢成为自然使他成为的那个人,他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梦想(成为音乐家,哲学家诗人),而是去走自己父亲期望的道路,无情的消灭敌人,为了伟大的德意志而不是为了自己,对于他的评价很难公正,作为德意志之父,他无疑客观上让许多人崇拜,后世的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把他当作偶像,甚至连俄罗斯的贵族们也相当崇拜他。

       但是从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角度来说,他的人格无疑是有很大缺陷且难以弥补的,一生活在痛苦中的腓特烈扮演了完全相反的角色长达40年。不过作为德国人,他确实很符合尼采关于"超人"的典范,也是德国人精神中"把诗人的外表藏在里面,而在生活中竭力遵守的维护discipline"的体现。正如康德的哲学观点:"只有遵守准则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的",隐忍,把反抗藏在内心化为现实中更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德意志精神[8]。

       所谓优雅,所谓绅士,所谓高贵,所谓骑士,并不仅仅是能够说漂亮话、懂社交礼仪、行为举止得体等,更多地是在大是大非、在艰难时刻、在危急时刻等情况下表现出一个人的尊严和高尚的品格,这才是真正的高贵,真正的骑士。

      约瑟夫二世一个颇有雄心壮志的改革者,一心一意地去为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奋斗。最终却执行不下去,不得不撤销所有的政令,含恨而终。究其原因,也许是他的方法不对,应该是逐步实现,而不是全面铺开,一下子就想实现全部的目标,以至于反对力量太大,难以实施,也许是他的观点太超前,保守者认为他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改革者认为他步子跨得太大,平民百姓又跟不上他的节奏,感受不到他的改革带来的好处。临终前,他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虽有善良的想法,但最终一事无成的君主长眠于此。”让人感慨[9]。

       托马斯·潘恩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他的《常识》、《人的权利》起了很大的历史作用,他的《理性时代》又把他抛进万丈深渊。虽然他掌握了真理,虽然他没有坏心,但是从高层到普通民众并不买账,一个诚实的、杰出的思想家的悲惨遭遇就这样开始了。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一个人即使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也需要有些世故,才能得到赞扬"。思想是恒久的,但是大众是短视的,只关注眼前利益[10]。真理太过超前了,把同时代的大多数人远远的甩在身后,带来的是不被理解、忌恨。

          约翰·保尔的演说词——奴隶与自由民(1381 年6 月)

          亚当和夏娃男耕女织时,有谁是什么绅士?上帝造人之初,一切人生来本属平等,后来恶人不正义的压迫,我们才陷于奴役束缚的境地。如果上帝一开始就要创造奴隶,他必然会指定谁为奴隶,谁享自由。上帝任命的时刻现已到来,因此我要劝你们考虑,只要你们愿意,就可以摆脱身上的枷锁、恢复自由。我建议你们深思熟虑、鼓足勇气、振作精神。你们要学习一个好庄稼人的榜样,先耕耘田地,再拔除损坏庄稼的莠草。你们也可以先铲除国内的大贵族,然后除去法官、律师、贪得无厌者和一切压抑平民百姓的人。时候一到你们将可以得到和平与安稳。除去那些大人物后,你们就能得到自由平等,再没有高低贵贱的不同等级。剩下的只是你们对一切事物的同等尊严和权威[11]。为什么中国的历代起义者、学者文人、思想家,在社会变革的时候,提出的主要口号就是平均地权,直到孙中山了才提出三民主义,民族独立、个人权利、政府功能才得到界定,在这之前,所有的革命、起义都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解决社会稳定问题,为什么就不能够诞生法制、政治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新思想呢?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年5月14日 - 1858年11月17日),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一位实业家、慈善家、伟大的教育家。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初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先驱者。罗伯特•欧文是历史上第一个创立学前教育机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12]。他在中国主要是以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人们记住,其实,他的历史贡献远不止社会主义思想。

        修正主义鼻祖——伯恩斯坦[13]。修正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就好比这样,盖一个大楼,方案1,把原来的房子拆掉,重新建造一个,这就是社会主义;方案2,在原来的房子的基础上进行维修升级改造,这就是修正主义。现在很清楚了,马克思那一套充其量就是一套社会理论,而且是建立在当时的欧洲人的社会现状和政治经济思想基础上所提出来的一套思想,正确与否、是否适用都需要实践去检验,各国肯定是要根据各国国情加以改造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照搬。而且,作为一套理论,有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也有实现的方法,实现的方法各国可以探索自己的路子,远景目标太遥远,站在现在的时代未必能够看清,更何况是马克思的时代,原因很简单,人类的未来还很长,既然下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在遥远的未来,下层建筑是什么样,谁说得清楚,何况“下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这条规律是否永久有效或者说它的适用范围是怎么样的,这些都是未知。所以实现的方法可以不同,阶段性的目标也可以不同,终极目标也可以有调整,这才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态度,所以历史上的那些路线斗争太残忍了一点,战争年代尚可理解,和平年代也要你死我活就太过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句话的来源。1、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煽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明·贺逢圣《致族人书》:“天下事皆起于微,成于慎,微之不慎,星火燎原,蚁穴溃堤。吾畏其卒,故怖其始也。”3、亚·奥陀耶夫斯基(1802~1839)起义失败后流放西伯利亚,在服苦役时期开始写诗。列宁曾用他的名句"星星之火将燃成熊熊烈焰"作为《火星报》刊头题词[14]。

       土地改革的两种路径,和平的办法、革命的办法,和平的办法,大家都做出让步,问题就解决了,比如台湾;革命的办法,把地主灭了,把地主的土地没收了,重新分配,比如苏联、大陆[15]。

       要想理解(或者评价)1949年以后中国在第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所走过的路,除了了解那段史实之外,还应该与同一时期别的国家在独立运动领导人的带领下所走过的路做对比,比如印度在甘地和尼赫鲁领导下的情况,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的情况,加纳在恩克鲁玛领导下的情况,印尼在苏加诺领导下的情况…… 。仔细想一想,一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坎坎坷坷,经历很多失败挫折,留下很多遗憾,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也会经历很多繁荣兴衰、生死存亡的岁月,更何况是一个国家,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面对那么大一个国家,面对那么复杂的国际、国内情况,犯错、走弯路是难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除了那种把国家和人们带向灾难的深渊以外。如此想来,假如列一个成绩单的话,在二战后全球众多的国家里,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的表现可能也不差。

       大东亚共荣圈,为大日本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扩张版图所提出的"将东亚从西方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建立类似邦联制的战略构想与政治主张。起由于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宣言,欲树立"中日满三国相互提携,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助连环的关系",提出此基本政策构想的为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的"近卫声明"。试图以"大东亚共荣圈"为整体,以日本、东亚与东南亚"共存共荣的新秩序"作为建设目标为意义的政治体系[16]。日本人搞大东亚共荣圈,可能也是西方人、俄国人几个世纪以来的扩张主义思想的延续。

       革命者的爱情故事,中国版的有周文雍与陈铁军的刑场上的婚礼、瞿秋白和杨之华、林觉民与其妻,俄罗斯版的有十二月党人的爱情故事,越南版的有胡志明和林依兰[17]。

       政治就是平衡各方利益、平衡各方势力。这一点,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做的很好,尤其以他在二战中的表现最为出色。

        这个版本的曼德拉,真实吗[18]?如果一个人,没有治国的能力,却因为各种原因被推上国家领导人的职位,那对国家和人们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有能力建国,未必有能力治国。

       罗德尼·金事件[19], 一个新闻报道失真引起的灾难性事件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布莱克(HugoL. Black,1937─1971任职)有句名言:"言论自由与公正审判是我们文明中两种最为珍贵的东西,实在难以在二者之间取舍"。罗德尼.金被殴案反映出的诸多问题,正是这种两难困境的真实写照。 当谎言被说了1000遍变成真理的时候,公正如何取得?

       伊扎克·拉宾的人生可以分成两个重要部分,前半生为了保卫新成立的国家和阿拉伯国家战斗,后半生为了达到铸剑为犁的目标,为了给国家和地区带来和平,冒着被无数国人辱骂、不理解的风险于1993年与巴解组织签订了和平协议。和平之路刚刚开启,拉宾却被国内激进分子刺杀。(铸剑为犁的出处   1、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致思》:“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2、《圣经·旧约·以赛亚书》2章4节 "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and they shall beat their swordsinto plowshares, and their spears into pruninghooks。"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nation shall not lift upsword against nation, neither shall they learn war any more.")

       和伊扎克·拉宾一样,亚西尔·阿拉法特的前半生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和以色列人战斗不息。和伊扎克·拉宾一样,从长期战争中走出来的他,深深明白无休止的战争并不能换来和平,只有大家放下手中的枪,拿起橄榄枝才能建立和平关系。他的一生颇具传奇,无数次遇险,又无数次奇迹般地活下来了。还以为他已经那么老了,恨他的人也可以放他一条生路,却被人毒死了,是什么人杀他的呢?

       联合国善后救援总署[20],成立目的乃于战后统筹重建二战受害严重且无力复兴的同盟国参战国家。长期以来都说是朱自清不吃美国人援助的面粉死了。看来朱自清的死,真实情况可能是这样的[21]:1、生病是第一位的,食物匮乏而导致的营养不良是第二位的,2、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对救济物资的分配不公,引起社会严重不满,内战状态下,本来是慈善物资的美援被当做了政治斗争的焦点。

       二战后,处理国际关系的几种态度,1、以美苏为首的霸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2、中国的一边倒,3、南斯拉夫总统铁托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推行“不结盟运动” 。

       英国和苏联在1949年10月9日密谋瓜分巴尔干半岛[22],再次验证了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的出处:一说是Lord Palmerston,"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   一说为丘吉尔“Neither friends nor trivals are everlasting, but only profits”)。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为了立足于世界,时时刻刻为了生存作斗争,生存的办法只有一条:1、成为强国,2、聪明的外交政策。成为强国是立国的根本,是搞外交、说话的资本,搞外交是为了结交朋友,不被孤立。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之所以敢对强大的苏联说不,原因就是因为南斯拉夫有强大的军队,有西方的支持,有不结盟运动的盟友等。人在社会上混,也是一样的道理。

      为推行改革,戈尔巴乔夫是这样说的——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正在迅速变化的社会。……文末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相当复杂的情况。我们不能保证不犯错误。……但我确信,最大的错误就是害怕犯错。为推行改革,邓小平是这样说的——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美国小说家玛丽·希金斯·克拉克的前半生真可谓悲催,人生三大悲剧——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她经历了2件,10岁父亲死于心脏病,35岁丈夫死于心脏病,这期间还有一些其它直系亲属的亡故,但她没有被命运吓到,没有颓废下去,而是坚强地工作,努力抚养5个孩子,并在繁忙的生活里抽出时间加强学习,最后终于以写作为业,开创出辉煌的天地[23]。

       众口铄金的一个例子——凯文·卡特之死[24](根据其它文章的报道,他的死可能还有别的原因)。

参考书

1、《全球通史》(后面用B1代替本书名)上册P327

2、https://baike.so.com/doc/1932484-2044472.html

3、B1-P330

4、https://baike.so.com/doc/5593208-5805808.html

5、百度百科

6、https://baike.so.com/doc/329265-348728.html

7、https://baike.so.com/doc/6038968-6251976.html

8、https://baike.so.com/doc/6095180-6308288.html

9、https://baike.so.com/doc/924598-977299.htm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680736

10、https://baike.so.com/doc/5749547-7449747.html

11、http://www.baike.com/wiki/%E7%BA%A6%E7%BF%B0%C2%B7%E4%BF%9D%E5%B0%94

12、https://baike.so.com/doc/5726702-5939440.html

1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6bc9801017ngi.html

14、https://baike.so.com/doc/6646060-6859877.html、https://baike.so.com/doc/854947-903956.html

15、https://baike.so.com/doc/4214826-4416123.html

16、https://baike.so.com/doc/6485894-6699601.html

17、https://baike.so.com/doc/5374998-5611060.html

18、http://www.sohu.com/a/128059446_612625

19、https://baike.so.com/doc/3674375-3861888.html

20、B1-P750

21、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a1817d0f5de270671e8835eb&fr=qingtian&lemmaId=106017、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1%94%E5%90%88%E5%9B%BD%E5%96%84%E5%90%8E%E6%95%91%E6%B5%8E%E6%80%BB%E7%BD%B2/9765652?fr=aladdin、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B1%E8%87%AA%E6%B8%85/106017?fr=aladdin

22、B1-P751

23、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9B%E4%B8%BD%C2%B7%E5%B8%8C%E9%87%91%E6%96%AF%C2%B7%E5%85%8B%E6%8B%89%E5%85%8B/6774192?fr=aladdin

24、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28/18/44849080_674842914.shtml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