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767)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91888/f7d74b5bb241e4b8.jpg)
“其一,未曾安排劝客。若无下官,老将军早就死了!”
周瑜想,这个错是明摆着的,我早已明白,而且从内心感激你鲁肃,说道:“子敬其功非小。”
“这个自然。倘若老将军一死,岂止计谋不成,只怕江东还有亡国之危。”
“哦?”你不要把自己的功劳夸大得那么高啊!“子敬,此话怎讲?”
“适才大帐之上,文武个个面露不平之色。倘若将老将军刑毙杖下,定然将士愤懑,三军抱怨。都督你将何以服众?你道是用计不慎,误伤人命。请问,有何为证?无有证人,谁能信服?加之二蔡趁机挑唆,势必合营军心动乱。一旦激起哗变,曹操乘虚而入,江东岂不休矣?”
“这个……!”哎哟,你的目光果真比我看得深嘛!还好,现在黄盖没有被打死,总算不幸中之大幸。
“其二呢?”
“未曾事先嘱咐军牢手杖下留情。因此老将军刑伤过度。倘若到时不能痊愈,连环舟杀过江来,江东又有危险!”
周瑜想,这个漏洞我也有数了。方才我向两个军牢手打招呼,这两个笨蛋反而打得更重些。现在只有想尽一切办法,让黄盖的伤早点好。
“其三怎样?”
“都督,献诈降书的人何在?此事绝非寻常之辈可以充任,定要能言善辩、通机达变之人担当,并且越早越好。倘若过了三天五日再去,则是送死而已,曹孟德决不置信矣。此乃三大破绽。”
“这个……”周瑜想,这第三个漏洞也是事实,我到现在还没有准备好献诈降书的人。但是你鲁肃能看出这么三个漏洞,我不大相信。如果你事先知道是计,就不挨这一下脊杖了。而且退了帐之后,你没有马上过来,过了这么半天再来,一定是到诸葛亮那里去领教过了。
“这许多话,莫非诸葛亮教你?”
“正是军师所讲。”说罢,暗暗观察周瑜的动静,是否被孔明猜中。
周瑜想,我的计每次都瞒不过诸葛亮!不由得怒火中烧。但是现在没有心思去与诸葛亮纠缠,又无可奈何,只得暂且罢论。
不过,这口怨气无处发泄。怎么办?俗话说,气不气,好笑。气从笑中消掉。所以周瑜把鼻子一抽,一声冷笑:“啊,嘿……”
“哈哈!又被孔明料到也。”
周瑜想,我现在笑和哭都竟被孔明料到。但是,孔明的说话极有道理,献诈降书的人应该赶快物色好。
“子敬,你看此间何人能去献纳诈降书?”
“下官正在思虑,尚未想及恰当之人。”
周瑜就同鲁肃讲,现在你把这里的好伤药拿到黄盖船上去。同时,请老将军一起动动脑筋,有没有献诈降书的人推荐一个。
鲁肃拿了伤药,便往西山江边而去。
黄盖并不在粮营里,就在西山江边的大船之上。
鲁肃下船,进舱,见黄盖合扑躺在行军床上,头上黄缎扎巾,两条“寿”字飘带塞在腰间,身上黄缎袍服。血裤早已换了下来,但黄盖吩咐不要洗掉,留着或许今后还有用处。
甘宁陪在旁边。
鲁肃就把孔明的说话从头至尾讲了一遍。
黄盖说,当时我就知道你错怪了军师。他非但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在帮我们的大忙,若没有他的激将法,你也未必会冒死出来当说客。
现在他还给我们指出了三个漏洞。这种朋友是应该交的,你以后不要去瞎猜忌他了。
过去的事不必谈了,目下最要紧的是献诈降书的人要找一个出来。日子一长,我三下脊杖白挨是小事,计策不成,不能破曹,这就是大事情了。
我们大家都来动动脑筋,商议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