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高效学习"都不会,还谈什么改变自己?

2018-05-11  本文已影响39人  爱简课

要想成就好的记忆,科学的方法,长久的训练,持之以恒的实践和总结,一个都不能少。

如何才算拥有好的记忆?

记忆我们看似都很熟悉但是我们可能很难定义它,我眼中好的记忆有几个关键词:好奇心、想象力、思考、联结、推理……

好的记忆就是过目不忘吗?

好的记忆并非是过目不忘,而是提升学习和复习的效率,换句话说就是提高投入产出比,这个投入是时间,产出是知识。

记忆好的人是不是从不复习?

我们看到《最强大脑》上有一些世界脑力锦标赛排名比较靠后的选手赢了排名非常靠前的选手,部分原因是基本功很扎实,再加上长期的运用实践。上一个问题讲过即使记忆好的人也是需要复习的,不过复习的时间短、效率高。

看过武侠片的朋友都知道,武功一半的人是无法一天就练成绝世武功的,没有基础的人即使手握“九阳真经“这样的武学宝典也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根基不够。坚持学习、思考、练习,时间久了,进步就从量变到质变了。

【 哪些东西在影响我们的记忆?

混乱和没有线索是影响记忆的因素之一,如何解决记忆中线索和顺序的问题?

画面给我们的印象很深刻,但是文字却容易忘记,这是因为文字的记忆深度远不及图像。通常文字是是由大脑的左脑负责,图像是由右脑处理,学理科的朋友肯定知道,大脑神经是对侧管理的,也就是左脑协调右侧身体,右脑协调左侧身体,所以想要锻炼右脑的朋友可以多练习我们的左手。

这里小爱再给大家简单普及一下左右脑的知识,左脑负责语言中枢,控制说话、文字、逻辑、分析等,通常被称之为“知性脑”或者“理性脑”;右脑掌管图像、感觉,主要能力是想象、色彩、空间、韵律、创造等,通常被称之为“艺术脑”或者“感性脑”。

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你至少要花1万小时进行学习,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太长了对不对,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谁知道学习了五年之后,这个领域会不会已经成了夕阳行业,况且要坚持五年,对现在跳槽频繁的人来说,也有点困难。

那么有没有快速学习,成为专家的方法呢?

著名的畅销书作家,自学专家Josh Kaufman提出了著名的20小时的理论,他说:其实你只需要20小时,就能掌握一个全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在最初的20小时内熬过初学阶段的不适感和挫败感,我们能很轻松地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换算下来,20个小时,不过就是一个星期的娱乐时间,我们普通人真的可以做到吗?

Q1

刻意练习

学霸斯考特·杨在12个月之内,自学完成了传说中的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课程表的全部33门课,从线性代数到计算理论,全部都非常难。

按照他的进度,读完一门课程大概只需要1.5个星期。

关于他的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牛人Warfalcon评价:

1. 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而且还重复了33次。

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只要持续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瓶颈会重复出现,就像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

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

2.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

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

刻意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

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Q2

专注在最关键的部分,让学习事半功倍

每个新知识或技能都有其最关键的基本部分,专注这个部分就可以提高效率。

这里运用到了“PDCA”循环原则(P-Plan,D-Do,C-Check,A-Action),即每一个行动开始之前都要拟定目标计划再执行,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定下一轮计划。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所有的执行动作都有这样一次“循环”。

比如学习书本教材,看第一遍,你看的是什么?

1. 看目录:知道这一章重点在哪一节,这一节大概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2. 看章后习题,圈出术语:这个术语基本上就是本章的知识点了。

3. 根据术语去书中划概念和术语解释:如果有些术语不能理解,请使用网络搜索术语名词解释。

4. 术语理解后带着术语去理解书中的图表和例题以及案例。

牢牢抓住书本的例题、案例、图表。因为例题讲具体情境、图表具有可视化、案例就是讲具体的运用——这些都比理解文字描述容易的多。

Q3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才能高效学习

每个人的高效学习的时间段可能不一样。但是我要强调一个词“预计”。

观察自己长期的活动状态,我预计自己能量爆发态出现在上午8点~10点,下午2点~5点,晚上6点半~10点,一共八个半小时。

总之,都是为了保证这八个半小时的高效利用而准备。

实际上达不到8个半小时,8点~10点休息10分钟,下午2点~5点休息20分钟,晚上6点半到10点休息20分钟,因此纯学习时间是7小时40分钟。

因为里面提到下午5点40左右的小睡,那个时候并不困,是为了防止晚上三个半小时的学习产生疲劳而提前进行的小憩。

在疲劳来临之前休息放松是最好的缓解疲劳的方法。

因此,

在高效学习过程中,开始时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到沮丧、挫败,或对自己的智力、天赋感到怀疑。但阻碍我们进步的其实都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我们的身体能量和情绪能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