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理事会点赞汇总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

力挽狂澜的民族之魂永存不朽

2023-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陕北大漠风

      有幸看到民国时期的陕西榆林名人崔焕九先生委托当时西安第一师范学校张光远先生转交白伯英、刘述之的信函。信件内容讲述了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民盟早期领导人杜斌丞先生英勇就义后的一些事,感人至深。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回想那些为了理想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可爱的人们在磨难面前的那种百折不挠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杜斌丞自署秉诚陕西榆林米脂人,一生追求真理,坚持革命。早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京学习时期,他痛感北洋政府腐败无能,怀着爱国主义的热忱,结识了惠友光、李大钊等有识之士。回到陕北后,任榆林中学校长。他从北京聘请学识渊博、思想进步的人士魏野畴、李子洲等人和地方上有声望的学者李鼎铭、崔焕九、白伯英等来校执教,讲授新文化运动、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等课程。使得榆中成为陕北最早推行进步的文化教育和传播革命思想的学府,培养出刘志丹、谢子长、霍世杰等一大批杰出学生代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陕甘、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最为困难的时候,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影响,提供武器弹药和物资,多次营救了陷入虎口的刘志丹、谢子长、高岗、刘澜涛、张德生、马文瑞等许多共产党员。他积极支持学生爱国运动,鼓励学生为国效力,为发展地方教育,他还倡议、支持兴办了米脂高小、米脂三民二中、榆林女子师范、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延安省立第四中学等学校。他一生不断坚持革命,西安事变中,积极配合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在西安与各方斡旋沟通,圆满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1947年3月20日他被国民政府逮捕,1947年10月7日于西安英勇就义。殉国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下挽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

        这封信的作者崔焕九名映霄,陕西榆林绥德人,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在三原宏道高等学堂与杜斌丞为同窗好友。1924年榆中毕业时,他受校长杜斌丞推荐,题写楷体榜书“力挽狂澜”四个苍劲有力、浑厚洒脱大字镌刻于红石峡石壁,抒发榆中师生之远大抱负。建国前曾任榆林中学学监、榆林道尹署二科科长、吴堡县、保安县、西和县县长等职。1949年为榆林和平解放积极奔走,颇多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省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榆林中学副校长并主持学校工作。

        白伯英又名中雄,陕西榆林榆阳人。和刘述之均为中国近代政治人物,同在西安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就读于北京商校其间结识杜斌丞。后因家贫,辍学从教,应杜斌丞之聘,在榆中任教,兼管庶务。1922年经杨虎城、杜斌丞推荐出任定边县县长。后改任陕北镇守使署中校参谋、镇守史署采购军粮专员、府谷县县长、骑兵师稽察长兼陕北地方实业银行董事、陕北赈灾会会办、陕北皮毛学务公益捐局局长等职。杜斌丞被捕时,他潜匿于广仁医院,方得幸免。杜斌丞遇难后,他忍恸置办衣棺。同家属将遗体暂厝西安。1949年,胡宗南令在陕参议员逃台,他设计巧离机场。建国后曾任省文史馆员、人大代表。

        崔焕九在信中写道:“斌丞一生磊落,态度极其,政治认识,我辈知之甚深,信之甚笃”,言语之间充满了赞誉爱戴之情。笔锋一转痛惜杜先生“不料革命事业将告成功时,惨遭匪帮毒手,以致衔冤地下,含恨九泉”。自己“一再请邓先生积极设法,一再两次去函光亭,从旁营救,均未见效”。这里提到的邓先生指的是邓宝珊将军, 是民国时期纵横西北几十年的智囊人物,是国军的陆军上将,西北军的重要将领。曾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代表傅作义同人民解放军代表谈判,达成和平解放北平协议。光亭是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米脂人杜聿明的字。他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等,建国后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等职务,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岳父。

        崔焕九将大力发扬彰显杜斌丞先生的光辉事迹说成是“我辈生者,应尽之情”。提到迫害杜先生的凶手憎恨的咬牙切齿,誓将“活捉胡祝两刽子手,食肉、寝皮、剖心祭墓,才足以谢陕人而慰幽灵”,表现出他对反动派的无比憎恨之情,这里的胡祝指的是胡宗南和祝绍周,祝时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1947年,曾随胡宗南部队一起进攻延安。信末,他提议发动在省各同志,向政府提议将杜斌丞先生公葬,并将榆林中学改称斌丞中学来纪念杜斌丞先生。

        看到这里,我想:英雄永远是我们民族里最闪亮的星星,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处,他们力挽狂澜,视死如归,勇赴国难。正是因为他们的功业不朽,才换来我们今日的和平幸福。在举国上下学习新时代新思想的同时,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历史,一起走进历史,致力于革命历史的学习研究,通过深入学习了解革命人物、历史照片文物背后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

附:

《崔焕九致白伯英刘述之的信》

西安第一师范学校张光远先生速转白伯英、刘述之先生专启

伯英、述之老棣(弟)赐鉴:

        手书奉悉。嘱件就我所知,草述数页籍作参考可也。(民国)二十九(1940)年春,我返榆后,地北天南音讯隔绝,故最后一段,还望诸同志另行搜集。斌丞一生磊落,态度极其,政治认识,我辈知之甚深,信之甚笃。不料革命事业将告成功时,惨遭匪帮毒手,以致衔冤地下,含恨九泉。当前年,落纲之初,我一再请邓先生(邓宝珊)积极设法,一再两次去函光亭(杜聿明),从旁营救,均未见效。现表彰其生前事跡(迹),固为我辈生者,应尽之情。而活捉胡祝(胡宗南、祝绍周)两刽则(子)手,食肉寝皮,剖心祭墓,才足以谢陕人而慰幽灵。再(者),两棣可发动在省各同志,向政府提议公葬,(并将)榆中改称斌丞中学。日前,同力如亦经提及,还请向教(育)厅再为交涉,以其早日实现为盼。尊覆敬颂。秋祺。

        焕九拜启。十(月)廿日

(中共子洲县委办公室  闫小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