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间谁是英雄?

2020-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书有清香

姚宝上半年因为疫情回国,在家里上网课。有次方老师布置了读后感,同学们都把自己的作文发到了晓黑板。某天我闲来无事,一篇篇地随意翻看。

小周同学写了金庸的《笑傲江湖》。

我看了当即心下暗想,小周姑娘好厉害也好眼光。毕竟我家姚宝此时还在不厌其烦数年如一日地翻看漫画书丁丁历险记,这反差让老母亲实在不忍细想。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的倒数第二部小说,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而先生的封笔之作是《鹿鼎记》,又是我最不喜欢的一部。我说喜欢与不喜欢,指向小说的重要角色,确切地说,是男主角。

武侠世界的使命是塑造英雄。英雄原本就是男人,这无可厚非。不管你是不是女权主义者,都必然要承认女性在冷兵器时代的绝对弱势。如果比拼的就是力气,你的力气没人家大真只能甘拜下风。

金庸的15部小说,核心就是刻画了各种男性英雄形象。

在令狐冲之前,英雄们基本大同小异,无一不被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身份显赫家世不凡,武功绝顶豪气冲天,要经历生离死别,身负国仇家恨,不仅铁肩担道义,还要与一众美女出演要江山还是要美人的苦情大戏,最终要么功成名就名垂史册,要么丢了江山却抱得美人归……

过瘾是过瘾,可总是让人觉得吧,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和我们普通读者还是有情感距离,英雄们好是好,可惜只能远观。你说你喜欢郭靖也好,喜欢杨过也罢,现实中你找得出来这样的人去做参照吗,那肯定没有啊。

直到令狐冲出场。

从笑傲江湖成书的时代环境(1967-1969)来看,这部小说有非常明显的政治背景。书中刻意隐去了故事发生的时代,显而易见的是对“正”与“邪”的讨论贯穿始终。

这原本不是我等小民该讨论的事情,但是如果能明白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对于令狐冲混淆正邪两派,只看人品心地,不论出身门第,以及具有普世意义的平等人格和侠义心肠,就会有更深的理解。甚至,对于小说中很多名门正派人士,打着正义的旗号为非作歹祸害人间的场景,也能心照不宣吧。

不理解也没关系,就当前面几段没有也不是问题。

我不是武侠迷,也不是金先生的粉丝,只是根据个人对文字的敏感度来揣测,觉得他在刻画令狐冲形象之前,也未必做了深入的思考,即我这个小说里的英雄应该是什么什么样子的。令狐冲只是时代发展环境与作者认知高度的自然结合体,所以这个英雄形象才特别的真实,撇开生活环境和经历的不同,他和我们在感情上是难得的少有距离感。

彼时金庸先生的写作功力可说已臻化境,对江湖对人生的理解绝非我们常人所能企及,所以他笔下令狐冲特别有生命力,已经跳脱出作者的意志,任着自己的个性闯荡江湖。

所以论容貌出众令狐冲不如杨过,论英雄豪情令狐冲不如萧峰,论保家卫国令狐冲不如郭靖,论忠厚仁义他又不及张无忌,基本上是胸无大志,除了惦记着小师妹就是惦记着小师妹。

可是这样没有个性特点和存在感的人物形象,非但读者喜欢,金庸先生自己也特别偏爱。

令狐冲显然是金庸先生的宠儿。他出场时的小日子过得可叫一个舒服:身为华山派大弟子,一身正气却又生性不羁,师傅师娘喜欢,师弟们拥护,还与心爱的小师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他虽然没有绝世武功,可也没有家国大义,没有血海深仇,所以他不需要急功近利,不需要道义担当,不需要用人格尊严去交换任何东西。

一言蔽之,他自由洒脱毫无负担地活出了他自己。

好吧,后面令狐冲身负重伤,再中剧毒,又被逐出师门,小师妹爱上了别人……看起来是惨得不能再惨,可是读者们除了羡慕嫉妒恨,一点都没同情他啊。

因为他先得金庸武侠第一高人(因为马云自称风清扬,想必他论证过,所以我默认风清扬为第一)真传独孤九剑而天下无敌;后面又为了搞清楚笑傲江湖到底是曲谱还是剑谱,招至无所不能的圣姑任盈盈爱上了他,对他毫无保留地百依百顺千好万好。

这个任盈盈简直是金书中最顶配的女子。长得貌若天仙不稀奇,武功高强也没什么,金书里每部都有。可她的江湖地位比赵敏还要高,统领群雄的能力比霍青桐还有过之,机敏善谋善解人意强于黄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则金书15部无出其右。

你可以说这都不算什么,高富帅和白富美的结合就一定幸福吗?是的,彼此若无心意相通相互珍惜,你就算是天仙下凡举世无双,你就真是家财万贯权倾朝野,又与我何干?

所以金庸先生赐予了他们用权与钱都无法交换,很多人一辈子都求之不得的角色——知音,这还绝非意指,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知音。

他们之间的因缘际会起于笑傲江湖琴箫曲谱。书中交代它是由魔教长老曲洋和正派人物刘正风根据古曲《广陵散》改编而成。

广陵散初现于秦汉,魏晋时期逐渐完型。据传自嵇康死后失传,被后人在明代宫廷《神奇秘谱》中发现,再重新整理流传至今,是现存最长的一首古曲。

有说琴曲所表达的是战国时期聂政为报严仲子知遇之恩,替恩人刺杀韩国宰相侠累的任侠故事。所以广陵散曲调铿锵绝伦,其中慷慨激昂之气为古曲之少有。

96吕颂贤版“笑傲江湖”主题曲出于香港著名作曲家、电视剧配乐大师胡伟立之手。他的名字你可能没听过,但是只要你看过港剧港片,他的音乐你百分之一亿听过。

这首主题曲似乎与现今流传的广陵散古曲并不相像,不及后者的深沉雄伟与庄严肃穆。受制于此曲在电视剧中所能展现的时长,主题曲没有寻常古曲循序渐进的意境酝酿,起步就直入高潮,并且强化了悲壮激越的情绪,当是为了调动观众感情而引发共鸣。毕竟电视剧一集也就不超过40分钟,不可能用大半集来听一首完整好听曲子。

所幸观众对此甚是买账。虽然也有很多人说电视剧里的配乐根本不是琴箫,而是筝笛加电音。我不会琴箫筝笛中的任何一种乐器,实在没有发言权。但是根据我的浅显理解,古琴的弦没有古筝的那种张力,估计是弹不出如此铿锵有力、节拍繁复的声音。但是这个曲子好听,用什么弹都好听。至于到底是琴还是筝,倒也都在其次了。

说到广陵散,又不能不说嵇康。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令狐冲,只得再写几笔嵇康。

嵇康为魏晋“竹林七贤”中最有名者。据说他身长九尺,相貌出众,与生俱来超然度外、狂放不羁的风骨。他不愿与世俗为伍,朋友山涛却向朝廷推荐他做官,他写下了文学史上极富盛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明心志,终至杀身之祸。

嵇康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据说他曾整理过这首曲子,我理解大概就是编曲吧。这编曲若是做好了,是绝对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整理之后的曲子无人能弹,所以他在东市将刑之时,索琴弹奏广陵散,曲罢自言“广陵散於今绝矣”。

至于书中因音乐而结缘,共同谱写“笑傲江湖”的曲洋和刘正风,也堪称世间绝唱。

在书中,刘正风曾有言:“曲洋曲大哥是我生平唯一知己,最要好的朋友。曲大哥和我一见如故,倾盖相交。二人相见,总是琴箫相和,武功一道,从来不谈。然当今之世,刘正风以为抚琴奏乐,无人及得上曲大哥,而按孔吹箫,在下也不作第二人想。曲大哥虽是魔教中人,但自他琴音之中,我深知他性行高洁,大有光风霁月的襟怀。刘正风不但对他钦佩,抑且仰慕。”

寥寥数语,道尽两人半生际遇,一世知己,满怀真情,委实是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的真实写照。

曲洋刘正风二人终于士为知己者死。两人因正邪不两立这种今人看起来莫名其妙的江湖规矩而为世所不容,终于最后一次琴箫合奏后自震心脉而死。死前将曲谱留于令狐冲,并嘱他转交知音有缘人。

这个有缘人就是精通音律的任盈盈。任盈盈高超的琴技,特别是过目不忘的视谱能力,终于让险些终成绝响的神曲重现江湖,还一并归还令狐冲被污盗窃剑谱的清白,当然,也拉开了令狐冲与任盈盈笑傲江湖的序幕。

于是,以聂政侠肝义胆之举、嵇康狂放不羁之志、曲洋刘正风高山流水之情幻化而成的笑傲江湖曲谱,不仅成全了令狐冲与任盈盈的一段人间佳话,成为他们之间关系与感情的注释,也成为纵贯全书的精神内核。

金庸先生怎么可以这么偏心,简直把世间最美好的东西都给一名不文的令狐冲配了个齐活儿。

时移世易,那时写尽了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的金庸先生,面对着已经远离了金戈铁马与国仇家恨的时代,也许在重新尝试着英雄的定义吧?也许试图为文学史上留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英雄形象吧?

在此时的金庸先生看来,人与人不要讲门第派别,要讲情义,也就是说要去除门派之见,秉持公心良心做人做事;做人也不必执着于功名,可以胸无大志,但绝不能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否则到头来终究害人害己。

所以他笔下的令狐冲就是这样的人,虽然总有自不量力之嫌,却勇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待人一片坦诚无私,往往把生死置之度外。

他总是知恩图报、宽厚善良,甚至还痴情不移,作为朋友、兄长和恋人都无可挑剔。他把收留养育他的师傅师娘视为再生父母,对一起长大的小师妹念念不忘,即使她心有所属并已为人妇。他也是真的胸无大志,如果不是意外遇到了刘正风一家的灭门惨案,他这辈子可能只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报答师傅师娘的养育之恩,再是和小师妹以及众师弟们永远快乐地在一起。

亲情爱情友情,他有你有我也有,是人都有。这样的英雄足够接地气吧?

我们喜欢他,正是因为他活得更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有普通人该有的寻常感情,没有普通人不该有的国仇家恨。

而金庸先生就是想以此证明,或者以此来告诫世人: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保持本心,善待亲人朋友,讲原则有立场,以良善之心忖人,于人危难之时施以援手,就已经是当世的真英雄。

这之后,也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

当然,世人是不信的。不信金庸先生,也不会相信我。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以本色出演的吕颂贤成了真人版的令狐冲。有网友说,吕颂贤演的是令狐冲,而后面所有的令狐冲都是在演吕颂贤(还没演好)。

而可巧的是,吕颂贤本人与妻子麦景婷相识相爱26年,至今不离不弃,同样是一段现实版的人间佳话。

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吕颂贤之后再无令狐冲。

至于梁艺玲出演的任盈盈,也是对角色拿捏最准演得最真的版本。只是她的角色出场太晚太少,而且吕颂贤本人的主角光环又太过突出,所以看起来没那么耀眼。可是不妨碍我对她的高度认可与由衷欣赏。

小周同学的作文让我印象深刻。做为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对令狐冲和任盈盈仗剑江湖的解读也许不够准确,但却实属难得,因为她描绘了了她心中的英雄形象。

姚宝这一代人,注定了和我们不一样。

我们是被金庸的武侠情结启蒙人生的一代。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心中的爱情都是书里的模样。所以我们对价值道义有追求,对爱情友情有向往。当然有追求有向往并不代表就能做到或者做得好。

而姚宝他们,却长在一个价值观非常多元,甚至可以说是混乱的时代,我不知道他们心中的道义和感情会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又会把什么样子的人当成心目中的英雄?

这个问题只能留给时代来解答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