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的问题
今天学校开了一个线上会议,会上讨论了很多议题,其中一个是关于就业的问题。
这也不是啥新鲜话题了,每年都提,每次开会要也都提,但是今年的问题好像确实是很严峻的。
这里面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学历贬值。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大学生虽然就已经不那么稀罕了,但是找工作还是不错的,如果比较能干机遇还不错的话,留北京是有机会解决户口的。
等到我大学毕业,北京的户口基本上已经落不到本科应届生头上了,市场更倾向于研究生,所以研究生必要才能拿到户口。
而等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研究生也很难拿到户口了,通常是很多人为了一个指标争来争去,甚至一些人因为在竞争中失利,为了户口选择延毕。
是因为我们行业对于学识的要求变高了,所以导致学历门槛也变高了吗?不是。
只不过涌入市场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所以导致就业市场的选择变多,被他们牢牢掌握了话语权而已。
当然大背景下还有小背景,是今年的疫情。
我觉得很难说今年疫情的影响,和三年前相比,到底是哪个更严重,体感上是差不多的。
今天看到一个数据,尽管今年来国家持续采取货币宽松的政策,愿意以较低的利率为企业提供贷款,但是贷款总额的数据似乎并不好看。
今年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456亿,同比下降56%,有人把它形容为贷款雪崩。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很多企业选择“躺平”。
通常企业贷款被视为一种扩大经营的积极表现,比如购买更多的原材料、扩大生产的规模。
但是今年的企业似乎更愿意固守原来的疆土,“猥琐发育”,而不愿意扩大生产。
企业不扩张,用人需求就很难增大,带来的就是更加有限的岗位供应。
这是今年毕业生就用很重要的一个难点。
当然疫情也会带来实习、面试的困难,但是相比而言都是次要了,毕竟疫情对于全国人民来说还是相对公平的,如果你不能实习面试,我大概率也不能实习面试,不会影响总量。
面对这样的宏观环境,应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调整预期很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真的不能眼高手低,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先有保底比任何事情都来的有安全感。
对于就业的城市、岗位的选择也应当更加慎重,北上广深真的不是必选题,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城市,能够享受到一个自己和家庭都能够接受的生活状态,也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很多人选择考研、考公、考编,他们相信努力就能改变命运,就能创造奇迹。
但是所有的选择,都是双刃剑,有机会也有风险。
就先那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你不能只想着获利,无视风险。
报考和录用的比例就在那,无论大家如何“卷”,注定通过的人只能是少数,大部分都只能说是增加了一点人生体验而言。
成年人不应只凭着一腔热血,权衡利弊,控制风险,才能更好地去朝着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