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系统重启初始化操作
1
关于自我管理系统,江湖上一个不老的传说,很多人都在为它努力奋斗。据说,修成此功的人,威力无边、成长迅猛;还在修炼中的伙伴,常常会在卡在某一个细节、某一个层次,不得其法。
我恰好是练成的那个~五年来,这套武功帮我少走了无数弯路、大幅度提高了成长效率、变道超车超越了很多老前辈;五年来,我也把它持续地推广,希望更多人能够理解它、使用它。
今天,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我想送出一段优术(诶,最近一直在洗刷认知,所以,文章不是理念就是札记,好久没有写优术了),来看看自我管理系统在重启时应该如何做好初始化操作。
哎呀,我又忘记写个故事引入一下了,直接就说了专业词汇,看来讲故事这件事,还是没有成为我的本能。来吧,还是补个案例:小明有个不好的习惯,每次放假的时候他总是贪玩,一到上班却很难进入状态,一来二去地就拖过一个月,拖到了下个假期。这种周而复始太让人郁闷,他特别想要改变,但却说不出到底错在哪里了。他跟我说:“永澄老师,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一上班就恢复到最佳状态呢?”我摸着小明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嗯,小明啊,办法还是有的,你跟着我的步骤来吧~”
2
从做事效率的角度来看,可以将人们分为两类:
- 低水平勤奋:没有任何思考,陷入在具体的实例(What)之中,上来就做,然后不断掉坑。掉坑的人呢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不断反思爬坑,一类从此沉沦。
- 高水平努力:先从整体认知和了解,明确对象事件的Why-How,然后在过程中保持高觉察状态,发现问题快速调整,精益式提升。
我一直是低水平勤奋中不断反思爬坑的那个,现在我想要成为高水平努力的人。因此,关于自我管理系统重启,我就不从具体的案例和方法论上书写了,而是直接奔向它的Why和How,谈这两个问题可能会有更多偏重本质、概念的探讨,如果要弄清楚、想明白必须要启动自己的注意力。所以,后续可能再没有小明来做引导了,好吧,那我们开始吧!
第一个问题,Why:为什么要重启自己的自我管理系统?为什么一些能量较低的状态会出现在状态更换的环节之后呢,比如节假日之后重返工作岗位?
答案是:动机结构变化,这就是各类行动问题的根本原因。
动机和动机结构是什么?动机是人类行为的根本驱动器,有什么样的动机就会驱动什么样的行为,比如说害怕损失就会拖延、期待进步就会投入、感受意义就会全力以赴。我之前写过有关拖延症、专注力涣散等方面的文章,无论关于工具还是方法,本质都是在讨论动机问题。动机是由非常复杂子动机共同组成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动机会被划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白帽动机&黑帽动机、原始动机&进化后动机、自我动机&社会动机……等。
理论研讨时,可以将动机逐一捋清以便于分析判断,但是在实际场景下,并不是单一动机在发挥作用,来看一个案例:小明,正在被老板逼着写文档,自己又期待这份文档可以帮助自己一鸣惊人去赚一大笔钱,用这笔钱来拯救自己生病的孩子,他的动机是不是足够复杂了?由多个动机共同组成的复合动机中,必然会出现不同动机在复合动机的占比不同,这种不同比例的构成就称为动机结构。
3
澄清定义之后,我用2个例子说明:理解动机和动机结构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在行动失调的咨询案例处理中,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自己特别想努力拼一把,但是仿佛总是战胜不了自己,尤其是在四种情况下,分别是:Hungry、Angry、Lonely、Tired,也就是饥饿、愤怒、孤独、疲惫的时候,很难启动意志力,这就是在专业领域中被称为HALT的行动调整模型。当人们处于Halt的时候,原始动机被激发,在整个动机结构中占比极高,如果这时候想用意志力去抑制,就会造成潜意识的反扑,整个人就会表现出矛盾、冲突、反复受挫的状态来。如果理解了什么是动机结构,这个时候应该顺应最高占比的动机,先去解决Halt问题,再来做那些你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再看另外一个例子,当今社会的多变和快变让人非常焦虑,越是焦虑越容易出现什么都不想做的情况。解决类似的问题有个很高级的方法——定念技术,比如斩断、冥想、中心状态训练等。它的逻辑就是让人在当下变得简单,让复杂动机转化为简单动机,这样可以让焦点重新汇聚在当下的事项上,用聚焦来解决散焦,本质就是在动机结构上做文章。
现在回到小明的问题上,为什么节假日前后自己的状态很难协调一致呢?原因很简单了:外部环境变化会诱发动机结构调整。如果跟不上变化,认知、行动、环境之间的不相符,就会带来行动失调,状态自然好不了。所以,我提出对自我管理系统重启,目的就是:当可以预判到外部环境即将发生变化时,可以预判到动机结构也一定会随时改变,必须针对之后可能的动机结构进行行为预判,相应调整自我管理系统,以降低丧失行动力的风险。简单说:系统重启,就是为了让维持行动力高水平地运转。
4
第二个问题,How:如何才能做到对动机结构有所认识,并且为其做好准备呢?
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动机结构动态调整”这个词都需要理解很久),很多伙伴也许并不见得能够很好地处理关于How的问题,所以,这里我要给出核心思路:
- 成长大约有两种导向方式:问题导向和成长导向。通常来说,问题导向只关注问题的高效解决,我在《低水平勤奋中的你,这三步就是给你准备的》一文中,已经分析过了。而期待导向的人,会考虑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两种动机都是存在的,你可以借用这两种方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行归类。
- 给自己一个时间段,思考自己在这个时间段之后想要成为的样子。比如说三个月之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现在的问题能不能解决,三个月内自己期待要做到什么?
- 努力找寻抓手,在多个需要同时推进的事情中,找到关键要因,并在因上努力。
思路是不是有点复杂?是啊,如果从来没做,当然觉得复杂。不过我还是那个观点:如果你抱着学习的态度,一定要看那些重要的、但是你不见得能看懂的东西,在关键的点上慢下来,高速成长就会朝你而来!
5
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这个“How”是怎么做的吧,以我为例。
期待导向:过去我被困在一个巨大的问题中,那就是创业阶段的策略和创业结果的预期之间的冲突(我在《一个草根创业者的自救实录》中介绍过),这个问题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被解决掉了。我知道下一步的发展就是通过打造利益共同体,扎实做好产品,为我的用户服务,通过持续改进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你看,期待已经非常明确,有期待就很容易制定出发展的目标,并持续推进完成。
问题导向:在过往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自己的心智状态、情绪状态、能力状态等若干因素,给自己挖了很多坑,承载了很多伙伴的期待。比如说:小密圈的改变方法如何落地、潘公子带领的研发团队接下来要如何推进等等问题,都还摆在那里没有解决呢。这些问题也必须要解决掉,只不过,由问题导向而带来的时间、精力投放必须要谨慎,必须思考是否和期待导向具有正相关,如果没有相关性,不做也是可以的!毕竟,你也不是那么重要,没有那么多人关心你的,拿出更好的产品去解决他们的痛点,也是一条很好的路,不见得非要因当年愚蠢而挖的坑去买单。
好了,两种导向方式都已经思考完成,我对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不断构建产品驱动的利益共同体,让线上、线下两大团队的每个人都能够从利益共同体的发展中获得彼此认同的共同价值。
期待明确之后就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建议按照时间段来进行思考,比如说:1-3个月之后自己是什么样的?通过回答这个问题,你的月度/季度目标就会出现。
最后,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要问问自己:如果只做一件事就够了,那这件事是什么?这就是抓手思维。注意,抓手思维不是说随便挑一件事去做,而是去找到整个事物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关键要因上持续发力,甚至All in!然后通过关键指标去找观察日常的进展情况。
6
我给出案例比较复杂,不见得每个人都能理解,那只能看缘分了。毕竟,我也不是顶级大神,我能做好自己就不错了,实在是缺乏足够的能力去兼顾刚刚工作一两年的伙伴的理解力,在这里向你道歉了。
整个套路的逻辑是:排除一切干扰,找到你认可的价值,找到价值实现的路径,为其设置关键里程碑,找准要因持续发力,用可以反映进展情况的指标来监控过程,不断更新自己的假设并不断纠偏,以最高效的方式奔向你的那座金山。
你知道的,我的主业是做目标管理,因此在这个节点,我要给出一个建议:2017年的第一个季度已经远去,可能你已经有两个月没有翻开年度目标了,千万不要因为内疚情绪而内耗了自己的能量。完全可以利用假期的最后一天,为自己做一份三个月的短期目标,帮助自己更好地去应对接下来的发展。投入三到四个小时,来让自己取得巨大的收益,不是件很赚的事情么?
嗯,建议给完,不管你做不做,我是一定要做的,揩油活动的伙伴们,今天下午2点,我们一起来重启系统吧?微信群里见。
昨天有184个伙伴参与了猜图游戏,对于大家的想象力,我表示震惊,我从没有想过大家可以从各个角度联想,给出神一般的解释。比如说:所有的封面都是一个人,一个人仰望星空,一个人徒步沙滩,一个人面对冰山。他们在思考人生,在探索自己的人生。抛开复杂的世界,抛开纷扰和物欲,为单纯的真理,为自己的内心。永澄老师就是带着无数的小伙伴走出困境,尽快找到那个真正的自我发展……永澄老师更像是星空中指引方向的那颗星。太多人的生活在迷茫中,但是他们爱思考,也在求发展,于是聚集在永澄老师的微信公众号里,这样一群人中的每个人都像是封面中的人……
我感谢大家把我抬得那么高,其实,我是一个简单的人:我的统一ID是易仁永澄,但是这个公众号名字叫永澄老师,所以,我要找个地方暗含易仁(一人)这个词,于是把所有的封面都做成了一个人,合在一起就是:易仁永澄老师。
哈哈哈,我真的是个简单的人,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大略,让你失望啦~~后台有三个人猜对了,把福利送给第一个猜对的伙伴:
你可以拿着本文的截图,向我提出任何一个问题,我都会全力以赴为你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