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红楼剧版一二
我是愿意见到红楼梦影视化的,多多益善。如果看不过眼,不看便是。近来看到胡玫拍影版红楼的新闻,底下一片哀嚎,大多是87版红楼的拥趸。大略看了下演员妆扮,宝黛的选角其实尚可,宝钗的选角要差点意思。当然也不是说这个黛玉选角有多好,只是本身黛玉难选,所以期待要低些罢了。书中宝钗的容貌是有实写的,“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而黛玉则多是写意,虽有罥烟眉含露目之语,着重的还是“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所以,看以往影视剧里的黛玉,总难尽如人意。
影视剧如有新旧版,新版总是会因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吃些亏。譬如金庸之射雕,我们这一辈看惯83版,便总要觉得其后那几版比不过,其实17杨旭文李一桐版相比之下也不差。换做现在的年轻人,大概要觉得17版还要好些,毕竟电视剧的画面和武打设计总是在进步的。同样的譬如水浒,三国,新版一出底下同样一片哀嚎,大家出于主观便不接受。红楼梦前前后后拍摄的版本有许多,影响力最大的自然是王扶林导演的87版电视剧,影响力稍次的是李少红导演的10版电视剧,谢铁骊导演的89版电影,李翰祥导演的77版电影,至于其它版本估计看过的人不多。
下面主要说说87版和10版。
87版的好几乎是全方位的。无论布景配乐或是服化道还是选角,都是极好。宝玉宝钗凤姐的选角在所有版本里最好。宝玉最好还是不要反串。87版宝玉好看却不女气,看着贵气和善,不精干,很符合我心中宝玉的形象。相较之下10版的小宝玉眼有精光,看着略顽皮,而大宝玉又有些憨气的样子,差点意思。87版宝钗,是断层的好,妍丽明艳,妩媚大方。其它版本的宝钗要么外形瘦削不似,要么就是持重中透着一丝木讷,相形之下要差好些。凤姐演得好,爽利泼辣,把凤姐的几副面孔演绎得很生动。书中凤姐的形象应是最生动立体的,内外亲疏分得很灵清,不是一味威风,也不是一味假模假式。凤姐对贾琏,对平儿,对秦可卿,对宝黛等人是有真心的,当然凤姐对贾瑞对兴儿等人的凌厉也是真的。其它几个版本的凤姐是精干,泼辣,凌厉或有,真心方面要差一些。至于黛玉,自来是最难选的,袅娜风流是怎样一副模样大概只可意会。87版黛玉气质好,但多了些敏感,少了些俏皮,容貌上算不上顶美。相比之下,77版的黛玉虽然也不算十分相称,但容貌要俊些,更灵动一些。89版黛玉足够漂亮,但不灵动。10版的黛玉外形上则又差一些。如果说87版的选角有不太中意的,袭人算头一个,还有宝琴,紫鹃。宝琴不太美丽。紫鹃既不美丽,也没有很聪慧。袭人既不很美,还颇令人有些厌弃。起码我看书的时候是不憎恶袭人的。一比较便会觉得10版的袭人要更好些,温婉可亲,还是大方的。
现下声讨10版红楼的人众多。我却是觉得它还可以。作为观众来说,10版红楼肯定不是粗制滥造的剧。10版有个统领全剧的设计是我很中意的,那便是重点营造红楼一梦的情境。整部剧是写意的,不像其它版本拍得很实。洋洋洒洒五十集看下来,如梦似幻。一般电视剧讲究让观众沉浸代入,但这部剧似乎就是想让观众跳脱出来看戏,看一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戏,看一出富贵荣华儿女情长皆是虚妄的戏。观众就像是站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空空道人,冷眼看完大石上写就的故事。所以那些冷冷的旁白,那些咿咿呀呀的配乐,那些有些像戏台一样的布景,甚至于那些铜钱头造型,在我看来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们是一体的,都是为营造一出戏一个梦。我觉得这个立意和原著是很契合的。虽然有时候一些配乐出现得不是很合时宜,但终究无伤大雅,无碍大局。
10版红楼的选角整体不如87版,鲜少有超过后者的。宝黛钗凤四个角色里,宝玉和凤姐算中规中矩,黛玉和宝钗就有点勉强。其它角色里最想让人吐槽的,有尤氏,元春,薛蟠。尤氏看着老气,真称不上“独艳”。元春貌陋,且不贵气。薛蟠,更是一言难尽,总之不是书中的薛蟠。
关于红楼后四十回的处理,10版和87版的处理大相径庭。87版后四十回并未按通行本拍摄,据说是按所谓红学专家意见改编。但除了香菱之死一节的改编尚算合理,其余改编在我看来大可不必。这点上自然是10版的处理更好。87版还有一处不好,就是创作者夹带私货,对剧中人物有明显好恶倾向。有些观众说起10版只会照搬通行本,了无新意,甚至说失了灵魂——这样的新意和灵魂还是不要的好。这么说起来关于剧的立意和情节方面,我觉得10版是要好过87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