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应用与研究(38)
论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会计教育
每当人们谈及教育问题时,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学校,这一点儿也不奇怪。的确,学校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摇篮。建国后,我国的教育工作一直是在不停地探索、改革和发展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中等院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院校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开设了许多符合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培养了数千万各类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正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新型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形成,迫切需要大批懂经济、会管理、精核算的高中级会计管理人才。为了造就大批会计人才,我国除了所有的高、中等财经院校普遍设置会计专业以外,就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都开设了会计专业。多年来,这些院校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会计人才,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会计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会计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准备从事或正在从事会计事业的工作者,了解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整个过程。它主要指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开展会计教育,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及其他各类教育在培养会计人才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造就大批跨世纪的德才兼备的会计后备力量,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一、会计教育对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做过会计工作的学生,他们选择会计专业,为的是在将来“准备从事”会计事业,这类学生分别从初中、高中或其他学校经过国家考试,进人中等和高等院校接受全日制教育,经过几年会计专业学习,完成学业后,再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人意愿,最终选择从事何种职业。要么是搞本行,到企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从事会计工作;要么改行,从事财政、税务、金融、工商等经济管理工作。换而言之,我国高、中等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一定都能从事会计工作,这已被实践所证实;另一种是正在学校就读的学生中,有一部人现在已经是一名会计工作者,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采取脱产、半脱产或业余等各种形式,正在接受高、中等会计专业的继续教育。这部分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会计实践经验,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能够有效地、有针对性地了解和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经过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他们之中的大多数现在已经成为基层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骨干。
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会计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会计专业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并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的会计教学基本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师单项授课的方法,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记,然后,学生把记录的笔记背下来,或干脆到期末背背考试复习题,以应付期末考试。这种机械、单一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只会说不会做,或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由此可见,会计教学必须改革,会计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培养成为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和外向型的会计人才,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死记硬背一些条文的书呆子,这就要求广大的会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各种技能上来,使他们能够终生学习和成长,在学习中,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要使学生学会分析和决策的技能,表达和交际的才能,只有这样,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和尊敬。
三、会计教育的内容就是要使每个受教育的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会计专业基本知识主要由公共基础知识、相关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知识三部分组成。公共基础知识应当包括文学、数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外语、写作等科目。教师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育,能够拓展学生的求知面,培养学生学会抽象逻辑思维、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掌握听讲技巧,明确研究步骤,积累历史知识,国际化知识,提高学生对科学、美学的欣赏品位,学会应用适当的价值观进行决策;相关基础知识主要指财政学、金融学、市场学、营销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税务学、法学、行政学等科目。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能够向学生介绍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与会计相关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在未来会计工作中获得成功应具备的各种技能;会计基础知识应当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预算与事业会计等科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会处理数据,加工和使用信息,并能够辨认,衡量和沟通会计信息,把学到的有关观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
会计专业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沟通才能,智能才能、人际才能、知识才能。沟通才能指能够有效地读、听、写、讲,做到爱读、会听、能写、善讲,学会与他人充分交流思想和情感;智能才能主要体现在能够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找出、取得和组织有用信息,在不熟悉的新环境中认清和解决问题,并能对某些不经常发生的和不确定的事实作出恰当的判断;人际才能就是在团体中能够有效地工作,和同事能够有效地协作,并受他人尊敬,在适当的时候展现和发挥个人才华;知识才能专指一个人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多寡和深浅程度。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凡有助于了解本专业与社会间复杂的依存关系,与人交往相关所需要的文化、历史、社会、政治、经济、艺术都要了解和掌握,对企业,事业和政府机构的组织,运作和发展情况也都要了解,以提高对各种事务进行分析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四、会计教育的程序主要是经过招收录取新生、开学初期各种培训、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按时授课、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安排学生实验、完成学年论文,毕业前实习,完成毕业论文(作业),发放毕业证书等一系列过程。
总之,会计教育是会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质是一个过程,是教与学活动的综合。大而言之,大力开展会计教育,培养会计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国际合作和交往的需要,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小而言之,通过会计教育,能够使每个学生和每个会计工作者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种商业语言,用各种商业语言来规范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行为,来衡量、评价各会计主体的经营业绩和活动效果。因此,加强会计教育,提高会计职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应当成为热爱会计事业人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写于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