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陈氏系列收藏《正能量大讲堂》感悟生命

杨泗方闹红军

2021-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泗四坊方

红色歌谣

“四月里,大麦黄,红军到了杨泗坊,张承烈当团长……

“五月里,是端阳,红军到了杨泗坊,大小米麦吃干净,百爪什子一扫光,……

“六月里,红军壮,刘良栋、叶小黄,正管红军是霸王,……

“七月里,先闹水,后闹旱,蝗虫遍地不敢挡,菜充粮,树皮光……

……

“冬月里,闹粮荒,有人藏,有人抢,藏者哄高价,饿者急跳墙。歌谣传,真灵光:米卖一块八,哪里捉到哪里杀,米卖八吊钱,大家好过年……

腊月里,山头白,三十晚上又打雷来又落雪,唉,后来的事情不晓得。”

这首歌谣长达六百多字,自正月里到腊月里,结合杨泗坊当时生活环境,及以张承烈为团长的杨泗坊红军起事前前后后发生的故事有序推进。

事情发生于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O年间,描述中国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区另一支红军队伍的诞生、发展。歌词中主要人物是上个世纪源潭老区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先驱,亦是杨泗坊的精英。这首歌谣在解放前只能在民间暗暗的流传。一九五五年以后,在源潭铺周边,正月闹花灯时,很有名气的“打彩”行家陈相南,以“打彩”的方式附着黄梅曲调进行宣传演唱,一唱二十几年。相传,歌词作者是三道河茶铺的一位胡姓先生。我经多方打听,现已找不出完整的歌词。以上摘录,仅是挂一漏万,甚为惋惜。

红色导火索

一九二九年,潜山遭受蝗虫和干旱,粮食欠收,民国县政府和土豪乘机抬价,农民无以为生,一些颇具觉醒的农民筹谋着要反抗革命。在这一紧要关头,以王效亭为首的共产党人,组织“摸瓜队”惩处了几个地方首恶。三十晚上,民国县政府自卫队二十人进山搜捕革命积极分子,这就像一把火,点燃了全体农民的愤恨。据《潜山县志》载,正月初四起,一些农会成员扮成拜年客,手提糖果糕点,藏携刀枪剑弹,纷纷涌向请水寨,组织了请水寨暴动。歌谣中的张承烈就是参与暴动的成员。

在《源潭区志》卷首概述中载:一九三O年,杨泗坊的张承烈、刘良栋、叶小黄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三十四师,名震一时。在《源潭区志》大事记中载有:民国十九年(1930年)五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十四师师长王效亭,率领部下到槎水、龙关、杨泗坊、长冲一带发展组织。杨泗坊的张成烈、刘良栋、叶小黄等参加了红军,张承烈任团长。六月至八月,驻青草塥国民党连长孙某,策动兴六、兴七、兴八绅董,组织“大练”携带土枪、刀矛、羊叉站岗放哨,孙某带“大练”上千人,从下浒山、鲁坦河、榆树岭分三路进山“清剿”红军。红军战士顽强抵抗,一直坚持到八月底撤走。

红色根据地

以张承烈为团长的红军游击队,即是王效亭所领导的队伍的一个区片组织。当年王效亭率部开赴霍山,张承烈组织的队伍仍坚守在本地杨泗坊深山。这支队伍纵横穿插在西到谢河、白寨,南至陈家大山(长春水库后山)、鲁坦河一带,西北至滚子寨、昆仑寨,东北至下浒山两乡十里(里:指当时小的行政单位,比村民组大些。),南北三十余里,东西十五里的长方形的山区。

相传,这支队伍曾在大吴寺沟及方山对面的老虎洞里驻扎过。游击作战条件非常艰苦,武器自己搞,粮食又不能骚扰老百姓,只能找大户。说透了,没得吃的人与有得吃的人进行着斗争。

张承烈担任游击队团长,手下得力干将有刘良栋、叶小黄,这两位识文断字,能文能武又是队伍中谋士,这支队伍里还有能扛三百斤土炮的大力士陈采藻、徐际红。这支队伍三十三人,梭标八支,土枪二杆,檀树巨型土炮一门,还有洋叉、斧头、大片刀等武器。

相传民国二十年之后,杨泗坊的老百姓到源潭铺街上行事,人们暗中纷纷指点:看,杨泗坊的“红毛人”外来了!有钱的人要小心了。这从侧面也反映出,这么一支队伍的震慑力量。

榆树岭战斗与打屋抄家

一九三O年七月,国民党军孙某连长率300余人的“民练”,驻扎在龙关至皂河之间储花屋,孙某企图抄剿张承烈这支游击队的后路。幸有人报告了消息,张承烈带领队伍埋伏在榆树岭,当孙某队伍一露头,徐际红和陈采藻等架起黄檀大土炮,点燃引信,“轰隆”一声巨响,炮籽打开一斗种的面积,离孙某队伍只有一丈之地,孙连长及其几百人,吓得屁滚尿流,各自庆幸捡上一条性命,就不顾命地逃散了。

这次战斗大土炮发了威,大大地鼓舞了红军游击队的士气,很大程度上声援了红军三十四师,激发了红军战士的斗志。我的曾祖父陈采藻说过,土炮是合抱粗的黄檀树,对开后把中间挖空,外面裹着铁皮,一次可灌二斗五升炮籽,炮籽是瓜子大小的生铁蛋,有效射程一华里。

一九三O年八月,国民党发动地方反动武装“大练”,在源潭铺又一次集结,疯狂地进行二次反扑清剿,这次路线是自鲁家坦逆河而上。

由源潭本地江某人领头的200余人进行突然袭击,他们分头打到张承烈、叶小黄、刘良栋、陈采藻、徐际红等人家,又是烧房子,又是捉人,像土匪一样,附带着能吃能用的一扫而光,也不顾他们的妻子儿女,还遍发通辑令,要捉拿这几位“红匪”头目。在这一次反扑中,徐际红被捉并押解安庆。其余人被迫解散,并先后亡命于皖南山区当长工。自此,杨泗坊红军闹革命战斗结束。

据说,这门黄檀土炮最后丢弃于杨泗坊背后程家,也即现今杨泗村党群活动中心背后那棵白果树脚下。

英雄志

张承烈

张承烈字新民,系一渡河人(1901一1962年)省立甲种农校毕业生,民国十九年参加共产党,由天堂王效亭领导组织红军游击队,任团长,在今杨泗坊闹革命。据他的学生张维成老先生讲述,当民练清剿杨泗坊后,张承烈解散了队伍,他离开家乡,投奔到一位储姓亲戚即国民党某炮兵团长麾下,担任书记员。因一次酒后胡话而泄出他领导队伍,在榆树岭怎么英勇打仗,被上峰追查后,又逃离炮兵营。

国共二次合作期间,担任过国民党乡长职务,后遂回乡授徒教学,是张维成老先生的叔祖父和启蒙老师。

张承烈在土改中被划为地主,晚景凄凉忧郁而终,是非曲直,无人评说。附引《恨吾诗文稿》张维成(现年97岁)悼新民叔祖父七律一首:

四月薰风大麦黄,

燎原星火起家乡。

凌霄剑气冲牛斗,

彻夜箫声恫帝王。

百战功劳亏建树,

一朝败绩有余殃,

可怜恩怨无人识,

写到春秋泪两行。

叶藻明及烈女叶储氏

叶华德字藻明,排行老小(兄弟五人)号小黄,人送外号“叶神仙”。系杨泗坊叶湾人(1892一1964年),读过私塾蒙馆、经馆,参与开考,小楷端方,能写会算。其长孙叶绿林告诉我:祖父薄领功名,县长不当,偏去遭罪。如卜卦、测字、算命、地师、道士都会,还专给人家治肿毒、叫魂、杀猪,三十六行他会一半。可惜读了许多书,荒废于草莽间。一条命还是奶奶拿命换回来的。

烈女叶储氏

叶小黄夫人储氏(1894一1930年),娘家在原西山长塘。

一九三O年农历八月初十的早晨,源潭“大练”百十号人,突然围住叶小黄房子,叶小黄来不及外逃,贴在碗柜背壁,躲过一劫。这天上午,几个“大练”打手,抓了叶小黄妻子储氏,逼问储氏的丈夫在什么地方,坚强的叶储氏回答的是一百个不知道。

灭绝人性的打手,把叶储氏四肢绑上扁担上了踩扛,用脚压扁担,每加压一次问一次,叶储氏紧咬牙关,忍受疼楚,可怜最后叶储氏被踩杠压断肋骨,大便也挤压出来了,直至最后一口气,叶储氏也没说出丈夫在什么地方。

烈女叶储氏死时,小儿子叶树枝才两岁。叶储氏只身赴死,留全丈夫,保全革命队伍的大无畏精神,是杨泗坊近代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至今,叶湾叶氏后人代代相传,仍念念不忘叶储氏的坚贞不屈。

刘良栋

刘方楠字良栋,系杨泗坊谢沟人(1881一1952年),读过一年私塾,特别聪明,出口成章,能诗会对对子,会写会算,最善于给人执笔写契约。我于三十多年前,在老家楼上纸笔箱子里,曾见识过他很多执笔画押的文书,实为地方名流,人送外号“纸笔先生”。

一九三O年八月,大练包围谢沟阴边的刘良栋家时,凑巧夫妻二人不在家,没抓到人,“大练”点了一把火,把茅草屋烧得精光。事后,刘良栋只身逃到祁门县做苦力四年,后返家乡,与胞兄暂住陈家水口西头三年,再搬至谢沟,留下二女,胞侄胜德为嗣,临老精神失常,病逝于一九五二年正月十一日,葬高刘老屋下首龟形乾巽向。刘良栋可称杨泗坊刘氏之人杰。

徐际红

徐际红字雁江,系岭头土桥人(1895一1961年),不识字,虎背熊腰有蛮力。红军游击队主要武器檀树土炮重300斤,他与陈采藻一人一肩,调换肩扛着,队伍上人送外号“神牛”。

一九三O年八月被“大练”所抓,收押于省城安庆,他家的房子同时被烧,后来胞兄花钱托人,将其保释回家,遂于杨泗坊白果树安家,以杀猪兼做烟匠手艺谋生。一九五八年病逝,一九六一年葬于老岭头三十里铺。

陈采藻

陈从真字采藻(1892一1937年),系杨泗坊鹅拱凸人,我的曾祖父。不识字有蛮力,与徐际红结为异姓兄弟,300斤的土炮与徐际红调换扛,队伍上人送外号“陈大个子”。

曾祖母丁氏一九八O年91岁病逝时,我高中毕业。曾祖母讲述过,一九三O年八月,新屋场房子烧了一半,“大练”把半袋糙米抢去,驮走了大梯子和水车。那年,曾祖父无处可躲,只得逃到祁门一处深山给人烧炭。一九三五年,祖父去祁门找到曾祖父,硬拽回家。

祖父说,曾祖父挑炭一担二三百斤,木扁担上搭个插袋,袋里装着柿柿,每歇个伙,用大柱顶着扁担,就掏出袋中柿柿吃,他不知柿柿性子过凉,因之患病在身,回家三年后病逝。

相传,曾祖父在张家塘后山,连砍、捆和挑下山,一天四十八担柴下山并且上柴堆。烧基坦独田,他连砌坝和夯田面子,日里不够月光里凑,只用四十八个工,就开挖半亩面积山田。因他勤劳,砍树锯椽子挑到青草塥卖,积累财产换得几片山田,土改时,我家划为下中农,别的没大碍,一九七五年我升初中,成份不行,延误我升初中。

全国解放后,当年的一位战友曾来杨泗坊寻问“陈大个子”,我的曾祖母拒不承认有此人,皆是因为当年“大练”打屋抄家搞怕了。正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九十一年过去了,杨泗坊闹红军的人和事仅可在《源潭区志》上略见几十个字,红色歌谣更是难找知音。百年风雨路上,小我之地方红色印记不忘。是为记之传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