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请这边走!

2017-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轻轻地风

我的课在功能教室上。

每到上课时,孩子们都要早早地从教室出来,排队有秩序的进功能室。

前天在教室门口,只听“啪-”的一声,小豪的课本被同学碰到地上了,本以为这么个小事,捡起来道个歉就算了,可没想到有了接下来的一幕:

小豪很显然对突如其来的事没有防备,全身都僵在原地,眼睛死死的盯着掉在地上的课本,愣了两秒钟,接着愤怒的把他手里拿的笔、本子都摔在了地上,由于用力过猛,还把眼镜也摔了出来。

我可没见过这架势,好奇地很,没干预,只是盯着他看。

他感觉到我的目光,仿佛更恼火,又是两秒钟,恨恨地捡起地上的东西,留下一句:“我不上了!哼--”就跑回了教室。

这个孩子我早有耳闻,第一次亲眼见他的行事风格,的确与众不同。

仅仅是一个小事件,放在平常的孩子身上,或许会迁怒于碰他的人,可是小豪偏偏将愤怒和惩罚都用在自己身上。我试图跟他沟通,让他回去上课,他梗着脖子只有一句话:“凭什么!他把我的书碰掉了!”

像这样遇到问题就用力自燃的孩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回头看,他只是放大了自己的情绪,并掩盖了事实。

很多孩子处理不了类似愤怒、忧伤、悲痛的情绪,包括成年人。我经常看到心理学家在处理孩子哭闹的时间上用到了一种方法:首先要理解,替孩子表达情绪:“我知道你摔倒了腿,感觉非常疼。”接着要共情,感受孩子能感受到的:“宝贝太疼了,哭一会儿会好一点。”最后陪伴:“我会陪着宝贝,一直到腿能动了为止,哭吧!”

往往这样的让他哭出来,有合理的宣泄途径,会更好处理负面情绪。这种方法在桐儿身上屡试不爽,由着他哭反倒是哭的时间不会长。

成年人遇到的问题可能会更棘手,比如愤怒。都说冲动是魔鬼,当愤怒控制了自己,什么可能发生。

记得我有一次非常生气,当时只是把自己关在屋里,越想越气,拿起手中的指甲刀朝着床头扔去,只听“bang--”一声,木头床头被砸了一个窟窿,说也奇怪,要冒出烟来的愤怒随着那一声“bang--”烟消云散。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有幸上台做示范,老师让我们说出一种情绪,我当时想到了一件很愤怒的事,老师请来一个瘦弱的助教站在我面前,告诉我,这就是我的愤怒,请你用力把它推开。

于是我就跟助教手握着手,拉开架势,把她想象成我的愤怒,用尽力气把她给推出去了好远。突然间,感觉压在心里很长时间的愤怒就这样离我而去。

合理疏导,心理健康,生活才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