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画风
今天周五,孩子要上学,我一大早起来,做早餐。一学期里,我做早餐的次数,屈指可数。今天难得在早上5点多起床,那时天还处于蒙昧状态,要亮未亮。
于是,我着手做早餐,最简单的那种:蒸红薯和鸡蛋,等它们上锅了后,我拿起手机,准备微信看书。昨天晚上领读老师分享了作家莫言写的《初恋》,我觉得他领读得真有水准,我被吸引到想再读一次。
当我打开微信,楼栋群里弹出一条消息和一张照片,我一看:楼栋被封控了。我的第一反应:孩子们今天上不了学了,囡囡班上的流动日记本昨天刚好轮到她写,这下它也跟着回不了班级了,这就意味着今天轮到要写日记的同学,拿不到本子,怎么办?
我觉得分小组在同一个本子上轮流写日记,实在是个不错的主意,孩子们会更有兴趣,而且也能发现和学习。我昨天晚上看到前面几个同学写的日记。在日记中,我能感受到:在她们稚嫩的内心里有个很细腻很丰富的世界。她们会关注一只狗,一条昆虫,一个同学……
和我们成年人的世界不一样,我们的世界太拥挤:孩子、房子、车子、票子、面子……“子子”能压人。因此,我们看不见一只狗的渴望,一条虫的坚强,一个孩子的脆弱……我们看得见的是都市里高楼林立,我们看得见的是乡土里老弱病残,我们看得见的是疫情下的疲惫和焦虑……
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疫情下的这几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规避疫情;是长年累月、历久经年的期待归家;是密密麻麻、心心念念的思君如故……似乎这剽悍的疫情,将人的内心世界,支撑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百转千回,峰回路转……
我其实最想过简单的、平凡的日子,像别人描述的那样: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有粥可温,下雨有伞,天黑有灯……闲时读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或者读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个人的微观世界,总被眼前的大思潮裹挟着前进,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总被当下的洪流冲淋得支离破碎,却又被日月星辰无线的修补重构,一个旧我和一个新我,杂糅成一个自我。
我有时候在想:传说中的洪荒之力在哪?如果它能封住疫情,像千年冰山一动不动,那该多好啊!这样大人正常工作,学生正常上学,行者正常旅游,朋友正常聚会……我们都很正常,过正常的生活!
拥抱不会成为密接,擦肩而过不会成为次密接,因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遇见不会成为同时空,也不会因为在KTV,酒吧相遇可能变成重点人员……
太阳冉冉升起,新的一天,新的一天,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