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陈寅恪《柳传》五八六——河东君患病(二六)、2025-09-
其一:1、2句,去年与你分别是何等的悲意,(如今我来苏州接你)是何等的欢喜。3、4句,扇子挥去,帐幄生辉,灯光照来,床上花月(是何等的旋旎)。5、6句,翻过银河,填平河汉,我另外铸就宫殿来让你居住。7、8句,我们可以与范蠡、西施比拟。今日的归舟,就是泛舟五湖的开始。
其二:1、2句,窗前的春柳覆盖了鸳鸯,万条柳丝与桃花一样的含香。3、4句,桃柳共植于禁中,光芒万丈;一定没有人翻墙攀折。5、6句,金屋外有黄莺啼叫,玉堂处有海燕栖息。7、8句,论及歌舞风流之处,常熟是与苏州连接的。
其三:1、2句,我们家是写“江上数峰青”的钱家,你所居住的蓬山与我所在的翰林宛不会太远的。3、4句,我们情投意合可以共车而归,连鸾车也为我们同车而喜悦。5、6句,我们共同吃白如云母、如雪片的饭,用着彩霞般的珊瑚笔架。7、8句,前世你为一尘不染的天女,如今成了管领百花的司花者。
其四:1、2句,华丽的屏风,带有铜制的环钮,摆在窗子的深处。兰草的香味与茶水的香气充满了室内的帐幄。3、4句,你如我的知音,能明白筵席上的曲调含义;你眉如卓文君之远山,能通晓我诗赋的内心。5、6句,(在家里我们可以)刻蜡烛计时作诗句,讨论其佳妙之处;自己度曲在花丛里歌唱。7、8句,不要像麻姑那样故作狡狯的掷丹为金,要知道春天的时光比金子还要珍贵。
3、笺释《春游二首》
(1)时间、地点
关于《春游二首》之时间地点人事三者,颇有可论者。其时间据第一首第一句“踏青车马过清明”及第二首第七句“璧月半轮无那好”之语(郑氏《近世中西史日表》崇祯十五年三月初六日清明),则知牧斋此次春游当在三月初十日左右也。其地点据第二首“拂水涧如围绣帯,石城山作画屏风”一联,则所游之处必是牧斋之拂水山庄别墅。检《初学集二一》崇祯十年丁丑在北京狱中所作《新阡八景诗》之《石城开幛》,并《山庄八景》中之《春流观瀑》、《月堤烟柳》、《酒楼花信》三题(见《初学集一二霖雨诗集》),颇可与《春游》二诗相证,故节录于下。
《石城开幛》诗并序云:
沸水岩之西,崖石削成,雉堞楼橹,形状备具,所谓石城也。列屏列幛,尊严耸起,阡之主山也。故曰石城开嶂。(诗略。)
《春流观瀑》诗并序云:
山泉悬流自三沓石下垂,奔注山庄,汇为巨涧。今旋折为阡之界水,遇风捍勒,逆激而上,则所谓拂水也。(诗略。)
《月堤烟柳》诗并序(此题诗并序前于论“有美诗”时已全引,茲以便于证释,故重录之)云:
墓之前有堤回抱,折如肉环,弯如弓月,士女络绎嬉游,如灯枝之走马。花柳蒙茸蔽亏,如张帏幕,人呼为小苏堤。
月堤人并大堤游,坠粉飘香不断头。最是桃花能烂漫,可怜杨柳正风流,歌莺队队勾何满,舞雁双双趁莫愁。帘阁琐窗应倦倚,红栏桥外月如钩。
《酒楼花信》诗并序云:
酒楼直山庄之东,平田逶迤,晴湖荡漾,北牗直拂水岩,寸人豆马,参错山椒。红妆翠袖,移动帘额。月堤酒楼,此吾山庄之胜,与众共之者也。
花厌(入)高楼酒泛(上)卮,灯楼共赋艳阳诗。人闲容易催花信,天上分明挂酒旗。中酒心情寒食候,看花伴侣好春时。秾桃正倚新杨柳,横笛朱栏莫放吹。
寅恪案:《春游》第二首“拂水涧如围绣帯,石城山作画屏风”乃《石城开幛》及《春流观瀑》二题之缩写,亦牧斋自诩其山庄之奇景传播于亲知者。无怪周玉绳既游览此胜地,遂有“虞山正堪管领山林耳”之“题目”(见初学集贰拾下“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六诗及自注),牧斋转因此怨怼阳羡,可谓狐埋狐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