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创业

拜托,我跟你不是“家人”

2017-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彭小有
拜托,我跟你不是“家人”

今天早上,我们科室主任外出培训一周后,终于回归了。她一进屋,冲大家来了句,“家人们,早啊!”

一屋子九个人全都懵逼了。

应了那句“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我们足足反应了五秒钟,才开始正常和领导打起招呼来。

上午开了个部门会议,主任左一个“家人”右一个“家人”叫的那叫一顺口,我坐在下面却只觉得头皮发麻。我旁边的老大哥也是眉头紧皱,主任喊一句“家人”,他就狠吸一口气,那表情就跟紧急集合似的。

我们主任是个老大姐,50出头,平日里为人和蔼,从不轻易发脾气,但对待工作十分的严谨。中午趁着吃饭的时候她凑到我跟前低声跟我说,“我怎么感觉今天大家兴致不高,我这新学来的激励法不管用吗?”

原来他们上一周做了一个为期一周的中层培训,据说讲课的都是大咖:公司的副总,销售精英,还有花大价钱请来的管理学讲师……

他们那批训练营里的所有中层都被要求互称“家人”,还要求他们日后对下属们也这样称呼,“公司就是个大家庭,我们都是一家人”!

听了这句话,我真的是内牛满面,差一点就信了。

然后我问我们主任,“杜姐,那这俩字你叫的顺口吗?”

主任想了一下说,“别扭,牙碜的很!”

我想公司请来的什么管理学大咖,顶多就是一个三流的混子。但我知道,不少企业都有这样的管理理念,甚至颇为普遍。

可是不管是同事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他们的关系怎么会是“家人”呢?!

身为管理者,你会跟你的儿子说,“哎呀儿子,你看你这回考试又不及格,要不你就别在这个家呆了,另找个爹吧!

身为员工,你会跟你妈说,“妈呀,你看我这天天学习到半夜,有时候还帮你刷碗,你一个月才给我这点零花钱,我看隔壁王阿姨挺好的,我去给她当儿子了,以后咱就甭见了哈。

更别说同事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你在背后说人闲话,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的时候,想到你们是“家人”了吗?

家人是什么,家人之间是无私的,是永远的包容,是不离不弃。而职场不可能是这样,当企业资金紧张的时候,首先就会裁员,当一个人羽翼丰满了或者收入和付出不对等时,他首先就会离职,同事之间更是存在着竞争甚至是诋毁。

所以,得了吧,当你身在职场,就别糟蹋“家人”两个字了。

可为什么管理者和员工都十分乐于互称家人呢?

首先,对于管理者来说,给下属灌输“我们是一家人”的概念,有利于培养员工的“义务感”,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融洽度

比如,同样是加班这件事,一个领导说“今天临时有个报表要完成,全员加班!”,而另一个则说“我亲爱的家人们,晚上恐怕咱们得加个班了,有一个报表急着完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家人们加油!”

作为员工你更能接受哪个呢?前一个领导说完,你率先想到的恐怕是有没有加班费的问题,而后一个领导说完,恐怕你都不好意思想加班费的问题。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啊,什么钱不钱的,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啊,于是加班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常态。

当然了,身为年轻人,我们固然可以把钱看的淡一些,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汲取经验,让自己不断的成长。可如果只是些ctrl+c加ctrl+v的工作,你难道不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吗?

还有一点,身为领导,当然都希望手下的人都和和气气的,不要今天有人告状,明天有人打小报告,后天办公室里就演起了全武行。所以,“家人”这个称呼最能给人这种和谐美好的假象。一句“有什么好争的嘛,大家都是一家人”,就什么都摆平了。

而由此带来的弊端是,当你和下属一直以“家人”相称,就意味着你要放下你身为领导者的威严,去理解他们,包容他们,你将扮演一个家长而非一个领导

其次,对于员工来说,“家人”这个说法让他有主人翁感,让他觉得有安全。我跟领导都是一家人了,他总不会一个不满意就把我fire掉了吧;咱们都是一家人了,这个报告你就帮我写了呗。而这种意识只会催生自己的惰性。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期樊登的读书分享,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把一个公司比喻成一个家的时候,你和你团队的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糟,大家的压力都会变得很大,员工和老板的压力都会变得很大,公司应该比喻成什么呢,公司应该比喻成球队!

一个球队当中有教练,有球员,有资历老一些的,也有新鲜的替补。球队秉承的是规则,尊重的是能力

教练培养、管理球员,带领这支球队前进,“今年的目标是联赛冠军”!所有球员就一起努力,分工合作,防守的防守,进攻的进攻,你进球还是我进球都没有差别,赢了就是胜利。如果你足够优秀,说不定你就是整场的MVP!

球队实现了目标,个人也成就了辉煌,这才是公司与个人之间应有的关系。

职场就是职场,发展为先,利益为大,你有听过苹果、google或者阿里、华为这类公司把自己比做一个“家”吗?他们或许会称彼此为一个联盟,相互协助,实现共赢,但这里绝对没有所谓的“家人”什么事。

我忽然想起去年,我老妈不知道被谁拉进了一个非法集资的群里,就是成天在微信里摇旗呐喊的那种,每天我妈一打开微信,里面张嘴就是“家人们早”,“家人们,我们就等着公司上市的好消息吧,我们要让我们的子女都成为富二代”,“家人们,你们就放心吧,你们钱马上就要翻倍了”……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我也曾劝过我妈,可我妈对那些人深信不疑,还说,“你懂啥,他们不会骗我的!”我想大概也是中了“家人”的毒,既然是家人怎么会骗她呢?

后来,无疑钱都打了水漂,好在我妈并没有投入多少,但也够上火的,那些群里也不再乌拉乌拉的喊了,更没人提“家人”两个字了,全都在骂娘。

所以,别再说什么“家人”了,真的很Low。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