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拾伍号刊·书评」《BODY SHARING》——与他人共享体验

2022-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MyNavi

作品简介:

      有可能改变世界与人类生存方式的「Body Sharing」。这项科技的开发,将会对人的身体与感知、社会与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关于作者:

      玉城绘美,1984年出生。2008年于早稻田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2011年由东京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东京大学文理研究生院研究员;2012年创立新兴科技公司H2L;2013起担任早稻田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助理教授。2021年,正式成为日本冲绳琉球大学工学系历史上首位女教授。


书评人简介:

      磯野真穗,1976年生,文化人类学·医疗人类学学者。曾任国际医疗福祉大学大学院教授,2020年起成为独立学者。著有《为何不能正常进食》、《减肥幻想》、《与他人共生》等。

书评全文:

      我们对于那些遇事总能轻松解决的人会不自觉产生“真好啊”的感叹,而走在前沿的工程学方面的研究者尤其让人羡慕。他们总是以“这件事不能用技术解决吗?”的想法去思考。玉城无疑就是这样一类人。

      通过影像与声音,人们已经可以模拟出我们从未体验过的世界。然而,除了视觉和听觉,我们无法感受拿在手中的物品,也难以感知脚踩大地的实感。

      Body Sharing则可能实现这所有的感觉。不仅仅是视听,当能够获得掌握物品的“固有感”,这种体验就真的走向了现实了吧。

      玉城的这项科技创新,入选了美国时代杂志“世界50大发明”的名单,这也足见她所描绘的未来将是多么的壮丽。

      随着Body Sharing的完全实现,人类也从身体的制约中逐渐得到解放。将某人的体验像日志一般保存,将它们输入身体,就成为了自己的体验。通过这种固有感觉的输入,幻想与实现的差异也会随之消失。

      玉城的这项技术,始终表达出“想将作为人活着的喜悦,以及作为人成熟的源泉,通过‘体验’传递给每一个人”的思想。这份世界观,来自于高中时代因心脏问题入院而友人却对自己无法感同身受的经历。那段时期,她也从一些住院患者中听到了类似的感想,这便是促使她进行研究的开端。而这部作品的意义,是以经验与知性的邂逅,开拓出去往未来的故事。

      通篇读后,当然也是会存有疑问的。“共享感觉”即“共享体验”吗?假若将某人的体验共享,似乎就不能称之为分享,而变成了某种一体化。对于不接受一体化的人群而言,“共享”还能有尊重吗?人与人之间的应有的距离还会剩下多少?

      不过,所有的疑问,也许是面对新技术逐步发展与普及时容易出现的违和感。就像曾经随身听的出现,也被人们认为让心与心之间失去了交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