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撒哈拉走来的三毛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这首<橄榄树>一经齐豫清澈明亮的嗓音传唱,便风靡整个华语乐坛,引起不小的轰动.
写这首歌的女子叫三毛,这个奇迹般的女子,一生居无定所,几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有什么关系呢,,她本就属于流浪。
三毛曾经说过:"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在有限的空间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她做到了,无论是面对世间万物,还是人生情感,她热情奔放,坦荡执着,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她随遇而安的生活.
她一生坦荡,也从不掩饰,也不张扬,.她不畏人间风尘,不争世间冷暖朝夕,不羡风情长物,任是把她的人生过成了传奇.
烟花般寂寞的女子,月光一般骄傲的女子,就像她走过的撒哈拉一样荒凉的女子;她的一生经历坎坷,却又过得波澜不惊,不是她不在意,只是她早已洞察世事,看透人间百态。
她从大漠深处走来,洗去一身尘埃,走过天荒地老,看过天地辽阔,本以为她会过着淡定从容的生活,却不想她不愿一个人在这世间踽踽独行.而是以决绝的姿态,弃红尘离去,奔赴她与荷西前世的约定。
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这一生,情感丰富,她曾寄托过爱,也被人寄托,只是那些人最终都离她而去,让她承受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苍茫世间,有人求生,有人求死,三毛便是这样一个女子。
三毛曾说过:"这世间再没有比死人作伴更安全的事了,他们都是温柔的人."让人听了心痛也心酸。
她一直是个怕伤害的人,于是她刻意和他人保持距离,她怕结识敌人,也不需要朋友,她更爱手捧一本喜欢的书,在墓地里静静地阅读。
她不喜交朋友,却并不排斥情感,大学时期她爱上了喜剧系二年级的舒凡,他是学院里叱咤风云的才子,英俊倜傥,这个叫舒凡的男子在三毛的心里住了几年,他是三毛的初恋,也是她甘愿洗手做羹汤的人。
三毛是个固执又痴情的女子,她曾说过:"飞蛾扑火,一定是极幸福快乐的"。
她奋不顾身地爱着舒凡,但是心情是愉悦的,内心是欢喜的,所以她爱得全力以赴,爱得不留一点空间,这样的爱对于别人来说却是负担,是枷锁,是无力承受之重.
最终这个叫舒凡的男子没能给三毛想要的婚姻,在三毛了咄咄逼人之下,开始躲避她,而她对他的爱已然成了信仰,当爱成了信仰只能以痴情的方式回报.
三毛深爱着他,因为这份深沉的爱,她把自己逼到了异国他乡,她说:“这不是骗局,是赌局,我愿赌服输,只是我必须离开,只有远离这座城市才能自我救赎。”
她带着满身伤痛,远赴西班牙求学,初到西班牙,她很快被那个国度的热情、奔放所感染,她学会了唱歌喝酒,也开始和同学一起聚会、嬉闹.
这个美丽而独特的东方女子很快就赢得了无数的追求者,但是她却无心接受任何爱的邀约,因为此刻的她伤痛未愈。
热闹和忙碌中渐渐淡忘了那个叫舒凡的男子,可是不等她痊愈,就有个小她八岁的叫荷西的大男孩跟她表白:“三毛,等我六年,四年大学,两年服兵役,然后回来娶你。”
三毛以为只是一个高中男孩的玩笑,不想却是他的真情告别,她甚至都没有当一回事,但六年过后,那个叫荷西的男孩带着他的执着和娶她的信念站到了她的面前时,她被他的深情打动了。
缘分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六年的辗转,六年的时空流逝,竟没有磨灭荷西对她的挚爱和想娶她的决心,最终让三毛决定嫁给这个小她八岁大男孩。
他们用六年的时间等待,用七年的时间相爱,最后却要三毛用余生去回忆,到底是上苍的慈悲还是残忍?
三毛曾感慨命运对自己不薄,可是荷西的离去,却又是命运跟她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她不愿接受,却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荷西的离去给三毛心灵上造成极大的伤害,她无法承受失去丈夫之痛,每天靠镇定剂稳定情绪,可是思念却如蚁虫般日夜吞噬着她的内心,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三毛曾说过,若不是心疼双亲,不忍他们再失去爱女之痛,恨不得立刻奔赴荷西而去。
此后的日子里三毛封锁了自己的内心,每天只跟文字打交道,把一切浮华关之门外,她不接受鲜花和掌声,也不接待任何人,甚至连吃饭、睡觉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那时三毛身上的光环几乎是人人都看得到的,但是谁又懂得她背后的付出和艰辛?
因为长期的生活不良习惯,加上对荷西的思念,三毛得了很严重的神经衰弱,一度没法进行写作,只能飞往美国去疗养。
每天她坐在窗前,静看花开,叶落纷飞,这样的寂寞与宁静,对于他人来说也许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可对于三毛来说,却是一种寂寞下的悲哀,她不能在这样的寂寞里,闲度余生。
失去荷西她关闭了心门,拒绝走出去,也拒绝任何人再踏进来,她心如止水,却又彻夜难免。
造化弄人,她与荷西,明明说好了同生共死,可只是短短七年的陪伴,便要阴阳相隔,两两相忘,明明知道有些路注定要独自前行,可是三毛却不忍目送深爱的人离去。
1991年1月4日凌晨,三毛用一根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噩耗惊动了香港、台湾,震惊了整个华人世界,也惊动了千千万万热爱她的读者。
震惊、惋惜、悲痛、怀念,更多的是铺天盖地的的流言和疑问......
这个传奇一生的女子死便成了永远解不开的疑问,她的姐姐陈心田回忆说:“三毛会选择走这条路,是我们早已预料之中的,只是她一直是个注重整洁、漂亮的人,从不愿意以睡衣示人,连在家穿睡衣的时间都不多,怎么会穿着睡衣离世?”
三毛曾说过:“人总是残忍的,对悲哀的事喜欢看了再疼痛,但是看不见就不同了”难道就因为不愿再想起深爱的人,不愿面对现实,她选择视而不见,选择用生命去逃避?
或许对于三毛来说,唯有死,才可以与岁月同眠,与天地同在,未来的千山暮雪、万里征程,她一个人无力独自走下去,她无法忘记荷西,因为那杯叫回忆的酒太苦,太涩......
不管世人怎么猜测三毛,诉说她怎样的故事,而我最不信的就是她与王洛宾的忘年恋,一个心里住着亡人、一心求死去赴丈夫之约的女子怎会轻易爱上一个暮年老者,何况只是一面之缘,我想只是老人一厢情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