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 那信》‖连接起来的书香世界
说起来也不嫌害臊,这本书的签售(分享)会是我参加的第一个新书分享会,拿到的第一本作家亲笔签名。
想看它的缘由很简单,因为写书的人我们很熟悉,在我的眼里,一丹老师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浑身发着光的人。
然后这本书,一点也没让我失望。
其实书的内容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观点,给你说什么道理,论述什么东西。而是给你讲一件件事情,讲经历,讲感悟。
就像《红楼梦》的作者一样,不向你批判什么,就展示给你看,至于什么结论,由你自己看。
而我的感受主要分为两大点。
第一大点:我们的家,需要像一丹阿姨家里一样的连接。
一丹阿姨的家以前都是用书信交流的,我觉得用信连接起来的情感是很动人的,很多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在信里得到释放。
那种心灵上面的直接沟通,是很动人的一种情感。而一丹阿姨家里的连接,并不仅仅是因为书信,还有我所感悟的第二大点,家教,教育。
这里第二点细谈,先说说一丹阿姨家里的连接吧,书信流行之时,他们便紧密相连,而书信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之后,微信来了。
一丹阿姨的妈妈建立了微信群,自己是群主,刚开始的时候,一丹阿姨的妈妈甚至把每一个人的聊天记录写在一个小本本上面。
你会觉得有点可笑吧,至于吗?但事情过后,回过首,你会发现那是一种亲情的殷切希望,是对于这样一种交流的欢喜与珍惜。是对家人的一种爱。
一丹阿姨的妈妈起着一个连接作用,即使失去了书信,还是拥有了连接亲情的独特方式。可见连接不局限于方式,而是那一颗颗渴望连接起来的心。
说实话我太羡慕一丹阿姨的家了,和和气气,可以做到静下心来好好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很难。
第二大点:家教,教育。
一丹老师一家都喜爱读书,一丹老师的爸爸妈妈,丈夫,都是喜爱读书的人,所以自然而然的,家里会形成一种像是书香气的氛围。
这样一个一个的人影响着,注定了家庭幸福美满。一丹阿姨从小便被书香熏陶,她是幸运的。看着一丹阿姨的家我总会联想起农村的孩子。书店几乎是没有的,即使是有,也是教辅或者乱七八糟的网络小说。接触不到,没有这个机会。从小便少了一个与世界接触的机会。一个开眼观世界的机会。
环境的不同造就了种种不同的人生,所以一丹阿姨的家,遍地都飘着书香的气息,伴随而来的也是文气的人生。
碎碎念:
一丹阿姨分享了许多家里的事情,书信,我从里面感受到了很大很大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也感受到了里面不同时代下感情的不同,可我总是不自觉的联想到我们,我渴望我们可以有一丹老师那样的机会。
饱读诗书,温文尔雅。在没有了对温饱的担忧之后,自信从容的面对这个世界。
一丹老师说,每一个年龄段的人看了都会有不同的感触,而我想说,不是啊,普通人家,经历的更多是像《平凡的世界》那样的苦难。像如此“理想”的生活,不好遇见的。
所以,一丹阿姨的书,被我曲解了很多,我也知道啊,可是,所处位置不同,看见的也不同,在我现在的位置上,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视角太狭窄。
可没关系,慢慢成长嘛,从一个孩子长大,总需要一些时间的。只要我的觉悟在,就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