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吉庆街
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是武汉人素有的说法。武昌司门口的户部巷和汉口大智路的吉庆街,武汉本地人一年甚至几年也难得去一次。每天是大量游客冲着他们的名气一拨拨前往尝鲜,保持着他们的人气与名气。
08年刚搬来的时候,确实见识了吉庆街夜晚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盛况,对偶尔来一次的人来说,看个稀奇也是件趣事,但对于住在这里的人,一开窗就能听到各种吹拉弹唱与酒瓶对撞的噪音,没喝酒,人已醉。
随着09年吉庆街开始改造,稍微安静了几年,直到11年底开街,又重新热闹了一阵。没过几年,由于新街定位不准,一直处于半关闭状态,只有中山大道临街的店铺生意还行。
今年再次开街,新吉庆街清末民初风格的建筑群与中山大道上的欧式建筑呼应成景。并将周围的二、三、四期都已规划好,整体布局与武汉天地类似,入驻这几年在武汉有名气餐饮与电影院等。仿古建筑群的设计与商家品牌的选择都参照园博园的汉口里,将众多武汉老字号的品牌吸引到这里。
一期是一栋大楼,也不知道经营什么,反正感觉一直都空着。二期为民俗创意区,一楼大部分是快餐和武汉特色美食等小店,二楼以几个大的餐馆为主。
一楼较有特色的是武汉的几个老字号,如以点心出名的冠生园和汪玉霞,武汉四大名小吃四季美的汤包,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小桃园的鸡汤中的前三个已经入驻。小桃园应该也在协商中。
小吃基本上都尝了个遍,冠生园的名气没有汪玉霞大,但是点心要更好吃。特别是蒸蛋糕很有特色,闻着有淡淡的蛋香与奶香,吃起来甜而不腻。绿豆糕与超市的汪玉霞绿豆糕不是一个味道,口感纯正细腻。基本上所有老字号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感,都推出了新品种。
最常光顾的还数老万城酸梅汤,到底是比外面的“妖艳贱货”要好喝的多,夏天喝一口老万城冰镇酸梅汤,全身会为之一颤。乌梅、山楂的酸与甘草、冰糖的甜,融合了桂花的香。一口下去各种不同的酸甜味道层次分明,唇齿之间留有少许桂花香,回味甘甜,沁入心脾,真乃解暑利器。
新吉庆街定名为“吉庆民俗街”,这个俗字起的好,新街定位应偏重民俗、习俗。但经过半年多来的观察,夜幕降临,与新吉庆街的冷清相比,百米之隔的老吉庆街热闹如常。希望三期潜江虾皇、东来顺、德华楼等新鲜血液的注入,能让新吉庆街真正吉祥喜庆起来。
吉庆街的市井味道是这条街的魂,武汉的码头文化是这座城市的根。在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今天,体现一个城市的魅力与厚度,除了高楼大厦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更需要由本地传统美食连接着的城市之根与武汉之魂。
如同上海的城隍庙、重庆解放碑、南京的夫子庙一样,武汉的吉庆街早已经成为武汉的一个美食名片。也许以上这些地方对当地人来说,只能算是景点,但他们是在以美食的名义向来往的游客讲述这个城市顽强不屈的历史,并展示出更加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