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西黄氏

探访龙海海澄县鹿石山

2020-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闽颂私记
远眺鹿石山

▱翁得禄文/图

旅行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我的旅行方式却有点特别,不仅仅为了观看身旁的奇花异草、山水美景,还要去了解所到之处的人情民俗、建筑风格,探索文物古迹的历史背景及传奇故事。毕竟出去一趟不容易,如果没有任何的收获,只是拿着相机噼里啪啦地拍摄一番,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

选择去攀登鹿石山,是因为月港的缘故。鹿石山是海澄县城附近最高的山,古时候从海外通番返回月港的商人,只要远远地望见鹿石山,他们就知道心中牵挂的故乡已经近在咫尺了。可是,鹿石山作为月港涉海民众极为看重的地理坐标,在各种版本的《海澄县志》中只是寥寥数行记载“在鸿福山之东北,雄峭壁,立环拱邑治。其顶巉岩多石,形家目为火星,必树木蔽虧,则境内寍谧。若砍伐,石露輙,有火盗之灾。绝顶有牡蛎壳甚钜,疑是夙昔海潮至此深谷,为陵应不诬也”。可见,鹿石山雄峻陡峭、岩高而险,在那么高的山顶之上,为何会有极大的牡蛎壳?面对太多的疑问和不解,我迈出了攀登鹿石山的第一步。

鹿石山距离月港所在地海澄镇不过四五公里的路程。当进入东园镇茶斜村时,远处那座形如富士山的山峰便是鹿石山了。起初以为,登山对我而言并非难事,但万万没有想到,鹿石山竟然如此地难以攀爬!越往上走,能落脚的点便越少;再加上山道上尽是败叶枯枝、杂草荆棘,使得攀登的速度受到严重阻碍,可谓举步维艰!

实在有点累了,我便寻找了一处浓荫的地方避暑歇脚。由于鹿石山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且不易攀爬,并非登山健身者的绝佳选择。因此,鹿石山好像被这座城市所遗忘,没有什么人愿意光临。于是,我独享了这份宁静,仿佛置身在城市之巅,俯瞰足下,环视群峰,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举首远眺,群山苍茫,起伏连绵,整座山峰像一块巨型的碧绿色翡翠镶嵌在大地之上。你瞧,那山峰不就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仰卧在翡翠之上吗!

石构件

我不敢浪费太多的时间来停歇,休整片刻便再次迎难而上。越靠近山顶,山势便越来越陡峭。路是几乎没有了,而峭壁岩石却越发地多了起来,有的形如雄鹰傲立山头,有的如同虎豹仰望苍穹,还有那块斜跨在山沿的巨石,好似一只昂首望月的白色鹿首,鼻翼、眼神,天然凿成,栩栩如生。

踏在一块大岩石之上,双手用劲抓住另一块岩石的边缘,这才顺利地攀登上来。一块块岩石叠垒并挤在一起,虽然有点费劲,但始终比刚走上山的荆棘土道好走得多。不一会儿,便登上了鹿石山的巅峰。说是顶峰,其实是一片用岩石垒叠起来的基台。站在基台之上,一股清凉的山风迎面扑来,顿时舒畅至极。放眼眺望,远处的天空一片蔚蓝,白云朵朵如同棉花一般镶嵌在蓝天之上,山下的红砖古厝、田园人家尽收眼底,还有那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溪流纵横交错,绿毯似的稻田整齐划一,特别是那条蜿蜒的南溪湾呈“S”形顺流往东涓涓注入海洋。眼前的美景让我深深地陶醉,不禁叹服一声:“江山如此多娇!”

这时,基台上草丛中的一堆石构件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有一个裂为两半的石臼,一块形如令牌的石块和几块呈梯形的石头。莫非,这基台便是传说中鹿石山寺庙的庙基,而这些石构件便是那段寓言传说的道具?相传,在鹿石山顶原有一座小寺庙,寺庙里有一个天然的石臼,石臼的凹陷处留有一个圆形的小孔,每日石臼的小孔中均会流出一天的米粮供奉庙里的和尚食用。可是,庙里的和尚不以此为惜,为了想得到更多的米粮下山售卖换取钱财,和尚们竟然想把石臼的小孔凿成大孔,希望每日会有更多的米粮涓涓流出。结果,和尚们却把石臼给凿坏了,不仅从此无米粮供给,甚至连石臼也裂为了两半。如今,那座小寺庙已然不见任何的建筑构件,唯有那个裂开的石臼和那段寓言故事留给后人自省自觉。

垒石成基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真是一点都没错,下山的坡看上去比上山时还要陡峭,再加上散落在山道上的枯枝败叶,一路往下,不知多少次顺着山路滑倒。似乎就在这一刻,忽然回到了孩提时代坐滑梯一般,顺着山道滑一段走一段的。继续下行便是梯形山地了,这里种植着许多不知名的果树,想必是鹿石山附近的村民前来种植的吧!果树下面不时还会看到一些土葬的墓堆及墓碑,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漳州七才子”之一的蒋孟育。据明崇祯版《海澄县志》记载“蒋孟育,南京吏部侍郎,赠吏部尚书,墓在鹿石山,天启辛酉赐葬”。蒋孟育何许人也?其字道力,为龙溪县人,自幼颖慧,日可记数千言,长大后通经史,能为古今文。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国子监祭酒、南吏部右侍郎等职。他为官廉洁,始终如一,因目睹朝廷党祸横行,以“亲老归养”回到龙溪。

仙人卧

走过梯形的山地,前面还有片片竹林,柔和的阳光透过竹子间的缝隙照射进来,微风轻抚竹叶,竹子间顿时闪起了万道金光。绕过竹林,穿过隧道,走在宽敞的马路中央,望着擎天而起的鹿石山,心中不免有些惆怅,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就算是身在山外,又何曾识得鹿石山的真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