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有“儿童视角”
2023-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焱_铁文
读《自己培养自己》(李镇西)摘抄
“儿童视角”本来是文学创作领域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小说作者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相对于成人视角,儿童视角在观察、描摹事物,讲述和理解事件时表露出儿童所特有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
因此,儿童视角是一种叙事策略,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我想到了教育。最近我们常常听到“学生立场”这个概念,其含义大致和“儿童视角”类似一一通俗地说,就是要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但“学生立场”这个短语比较容易让人想到“教师立场”,并可能在潜意识里将二者对立起来一一而事实上,“学生立场”和“教师立场”并非完全对立。因此,我更喜欢用“儿童视角”这个概念。
想一想吧,我们的教育中,我们的课堂上,是不是缺少了一些“儿童视角”呢?我们制定过那么多的校规,有哪一条跟孩子商量过呢?我们有太多整齐划一的要求,不就是为了方便教育者管理,甚至“看起来舒服”吗?我们空洞乏味地给孩子灌输那么多超越他们年龄特点因而他们根本听不懂的这个“思想”那个“价值观”,想过孩子的感受没有?
教育要有“儿童视角”是有特定针对性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主张绝对的“儿童中心主义”,即一味地迁就儿童,放任儿童……绝不是的!如果那样,等于是取消了教育。从另一个角度看,教育的“成人视角”依然重要,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使命,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的过程、智慧和艺术,等等。但任何一个时代所强调的,总是该时代所缺乏的。今天,我们时代的教育缺乏的不是“教师的大脑”,而是“孩子的心灵”,因此,教育要有“儿童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