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闲思
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的,今天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可以坐下来好好地整理一下笔记,看看书本了。
这本《努力的意义》已经放在抽屉里好多天了都没有顾上打开,今天一翻开就让我爱不释手了。虽然理论性很强,有些话得看上半天,但是静下心来细细看其实并不抽象,还挺实用的。
近日我又一次因为学生的浮躁不学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难以挣脱,又气又恼,真想放弃他们。可是我的良心不能放过我这般状态。打开这本书的序言中,作者说他一直感动于那些在逆境中走向成功的人,面对对那些浪费潜能的孩子却让自己十分痛苦。其实,我们这些老师又何尝不是这样痛心着呢?你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看上去很机灵的孩子,他们就是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每天都睁着那空洞的眼睛一刻都不能安静地左顾右盼,看上去好像没有一点儿羞耻感没有一点点儿危机感,从来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却又十分渴望看到好分数好名次,真是让人无语。
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长成这个样子呢?用书中的观点来看,应该是我们中国家长大多都是实体论者,而很少是增长论者。
意念中持有实体论者认为智力是不可增长的,是天赋的,他们并不把精力放在努力上,而且很在意别人对自己是否聪明的评价,他们的努力好像都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聪明,而一旦遇到有挑战的事情,他们往往会因为害怕失败害怕自己被别人评价为不够聪明而不敢直面挫败,往往会中途逃开。而持有增长论者,他们始终明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去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大程度地去完成自己,因此,他们的目标永远是学习本身,完成自己。而从来不为向任何人证明自己是否聪明,面对困难他们不是选择逃离而更多地去想办法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这些孩子们可能从一开始被频繁的廉价的夸赞陪伴着,早已陶醉在那些浮夸的赞美中不能自拔,而在不断的遇挫之后又频繁地遭遇无情的嘲讽与批判,他们慢慢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还幻想着保持原有的聪明,在这种两难的夹缝中他们挣扎着,坚持着,又渐渐地变得越来越麻木,越失重越退缩,越来越远离了原来的自己。他们也是非常可悲又可怜的教育牺牲品。
到底该怎样唤醒他们呢?我们还得多点儿耐心多点儿研究,多点儿智慧与方法。我且继续读下去,看看书中有没有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