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立新森林人家”游记

2025-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简珏夫人

朋友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小众景区,座标是江南区。景区大门上写着“立新森林人家”,离我们所住的地方只有18公里车程。

这里原是七坡林场的一个分场,是一个山高林密的国有林场。现如今在林间通了沥青路,在山坡上建了几个风雨亭,便做为一个公园对外开放。好在人行不收费,只对开进山里的车子按时间收取一个小时10元的费用。

我们下午去的,去的时候还下着点小雨。估计公园刚开放不久,没什么人进山,除了维护山林的工作人员,一个游客都没有。听说从大门右手边的路进去可以看到消防队员在进行演练,所以我们一进去就朝着右边的大路往里走。刚走了不到一里路,雨变大起来。我们赶紧找个亭子躲雨。

亭子周围是一个以反腐倡㾾为主题的小广场,故而亭子里有几块牌子写着古代官员的廉政小故事。亭子旁边有一个小莲池,寓意“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洁精神。只是莲池实在是小,只有零星几片莲叶飘浮在水面上。有一高一矮两朵红色的莲花绽放其间。莲花底下游弋着几只金黄色的锦鲤。看到我们近前,以为会带给它们鱼料,争先恐后,屁颠屁颠地朝我们游过来,边游还边吐着泡泡。

路边种着黄皮果,柠檬树,龙眼,芭蕉等南方常见的果树。这个季节已经成熟的有黄皮果,只是它们大多是高高在上,我们够不着。龙眼树上结的龙眼多得垂到了路边地面。只可惜果子还很小,要是果子成熟了来,不知道能不能随便采摘。柠檬也结了鸡蛋大的果子,只是表皮上似乎被病虫染上,大部分都蒙着一层褐色的斑块,看起来不像是柠檬果。

路边还种有一些花儿。此时玫瑰,月季,杜鹃花儿开得正艳。只是刚轻过风吹雨打,花叶有些零乱,花枝有些歪斜,花瓣上还沾着晶莹剔透的雨珠。像是刚刚哭过的林黛玉,显出弱不禁风的娇态。

公园本就是一个山林,所以林木更多,而且大都是原生态的林木。其中又以松树居多。举目望去,整座山更像是我们小时候常常去找寻柴火的原生松树林。

夏天的阵雨大多不会下得太久,我们只在亭子中等了不到十分钟,大雨就减弱了下来,只剩点零星小雨。我们撑伞继续前行。

走了一会大路,没看到工作人员所说的消防员演练,于是我们便拐上了一条直接上山的阶梯小路。行进在刚下过雨的树林里,迎面扑来夹杂着各种味道的气息。有落地腐叶的腥味,有松香的香味,还有臭屁虫的异味,当然还有清草的芳香味。

特别是路过一处刚刚割过草的草坪时,有一股浓郁的香味直钻鼻腔。这股气味特别像小时候拔花生时闻到的香味。我想应该是草的枝叶被割断时流出浆汁散发出的气味,闻着特别清新香甜。让人忍不住深深地吸了几口气,从心肺里彻彻底底地置换出城市里带来的污浊之气,使整个人更加神清气爽起来。

地上遍布着细长的松针,每一根得有十几公分那么长,比以前我所见到的松针长得多。还有不少落在地上的松果。它们的形状是长锥形的,一头大一头小,而且都没有开出松花。随手捡了一个,发现上面长满了刺,捏在手上有些扎手。也不像以前我所看到过的松果。我想应该是松树的品种不一样吧。

走在这样的山林中,总是让我想起小时候带着弟妹上山耙松针当柴火的点点滴滴。那时候,能见到地上那么多的松针和松果,我一定是两眼放光,兴高采烈地上前用那种竹子做成的钉耙把它们聚拢成一堆堆的,然后再挤压着收入一个大麻袋带回家。松针和松果是很好的引燃物,用它们煮出的饭菜有股特别的清香。

除了松树,最让我怀念的还有桃金娘果子,就是我们壮话说的小粘果。成熟之前是青色的,成熟后是紫黑色的,吃起来甜滋滋的,极是美味。是我们小时候最常吃的野果。还有一种最常吃的野果就是野草莓。可惜现在都不是它们成熟的季节。路上看到的桃金娘虽然挂满了果实,但都不大,只有我的一个小指甲盖大小,皮还是青色的,还不能吃。

林中居然还有野生的板栗树。它们枝繁叶茂地长在路边的土坡上。风雨过后,树下落了一地鸡蛋大小的刺球。

这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后面生产队的板栗果园。每到板栗成熟季节,我们常常偷偷地用竹杆撩,用石头砸,弄下不少带刺的果子。然后不顾手被扎刺的风险,用大石头砸开刺球,从里面捡出深棕色硬壳的栗子。这种栗子或生吃或水煮或煎炒或烤着吃都是无上的美味。

一想起这些我就不住地咽口水,另外还生出再体验一下当年砸板栗的感觉。于是兴冲冲地捡了一块石头,选了稍大一些的刺球,小心翼翼地砸开它。用手扒拉开外面的青刺,里面是几个小得可怜的果实,因为还没成熟,栗壳还是白色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