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识记
一、感冒(各种小毛病):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症。
证机:卫表失和。
1、阳虚感冒:四肢不温,语言低微;
证机:
治法:
方剂:
2、阴虚感冒:头昏心烦,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阴亏津少,外受风热,卫表失和。
治法:滋阴解表;
方剂:加减葳蕤汤。
3、气虚感冒:身楚倦怠,咯痰无力;
证机:气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方剂:参苏饮加减。
PS:表虚自汗,用玉屏风散;阳虚者,用再造散。
4、暑湿犯表证,感冒:肢体酸重,头昏胀重;(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证机: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剂:新加香薷饮加减。
5、风热犯表证,感冒:汗泄不畅,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证机: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
治法:辛凉解表;
方剂: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6、风寒束表证,感冒:无汗头痛,苔白脉紧。(舌白,苔薄,脉浮紧)
证机: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
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二、咳嗽:咳嗽、咳痰为主症。
证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外感咳嗽(风寒、风热、风燥):
1、咳嗽,风寒袭肺证:恶寒发热,无汗肢楚;(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剂: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咳嗽,风热犯肺证:恶风身热,痰色稠黄;(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华)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剂:桑菊饮加减。
3、咳嗽,风燥伤肺证:咽干鼻燥,痰少口干。(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方剂:桑杏汤加减。
PS:凉燥证——燥证与风寒并见,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用药温而不燥、润而不凉——杏苏散。
内伤咳嗽(痰湿、痰热、肝火、肺阴):
1、咳嗽,痰湿蕴肺证:咳声重浊,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燥湿健脾,化痰止咳;
方剂: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咳嗽,痰热郁肺证:气息粗促,痰厚稠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方剂:清金化痰汤加减。
3、咳嗽,肝火犯肺证:上气阵作,面赤咽干;舌红或边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方剂: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4、咳嗽,肺阴亏耗证:午后潮热,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
三、哮证:发作性的痰鸣气喘,呼吸困难,喘息不卧为主症。
哮证发作期(风痰寒热虚喘脱):
1、哮证,寒哮证:受寒易发,形寒怕冷;
治法:
方剂:
2、哮证,热哮证:气粗息涌,面赤口渴;
治法:
方剂:
3、哮证,寒包热哮证:烦躁发热,恶寒无汗;
治法:
方剂:
4、哮证,风痰哮证:声如萧笛,但坐不得卧;
治法:
方剂:
5、哮证,虚哮证:声低无力,气短息粗;
治法:
方剂:
6、哮证,喘脱危证:张口抬肩,昏蒙肢冷。
治法:
方剂:
哮证缓解期(肺脾气虚,肺肾两虚):
1、哮证,肺脾气虚证:自汗怕风,食少便溏;
治法:
方剂:
2、哮证,肺肾两虚证:吸气不利,腰酸腿软。
治法:
方剂:
四、喘证:呼吸困难、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症。
实喘:
1、喘证,肺气郁痹证:情志诱发;
治法:
方剂:
2、喘证,痰浊阻肺证:胸满闷窒,胸盈仰息;
治法:
方剂:
3、喘证,痰热郁肺证:胸中烦热,渴喜冷饮;
治法:
方剂:
4、喘证,表寒里热证:形寒身痛,身热烦闷;
治法:
方剂:
5、喘证,风寒袭表证:恶寒发热,无汗不渴。
治法:
方剂:
虚喘:
1、喘证,正气喘脱证:张口抬肩,端坐不能平卧;
治法:
方剂:
2、喘证,肾虚喘证:呼多吸少,气不得续;
治法:
方剂:
3、喘证,肺虚喘证:气怯声低,咳声低微。
治法:
方剂:
五、肺痈:咯吐腥臭浓痰、咳嗽、胸痛、发热为主症。
1、肺痈初期:胸痛咳嗽,恶寒发热;
治法:
方剂:
2、肺痈,成痈期:咳嗽胸痛,高热振寒,气急;
治法:
方剂:
3、肺痈,溃脓期:排出大量腥臭浓痰或脓血痰;
治法:
方剂:
4、肺痈,恢复期:身热渐退,午后潮热,咳嗽减轻,浓痰减少。
治法:
方剂:
六、肺萎(只有虚症):咯吐浊唾涎痰为主症。
1、肺萎,虚寒证:神疲乏力,食少形寒;
治法:
方剂:
2、肺萎,虚热证:口渴咽燥,午后潮热。
治法:
方剂:
七、肺胀:胸部膨胀、气促咳嗽、唇甲紫绀、心悸浮肿为主症。
1、肺胀,阳虚水泛证:面浮肢肿,尿少怕冷;
治法:
方剂:
2、肺胀,肺肾气虚证:声低气怯,呼吸浅短;
治法:
方剂:
3、肺胀,痰蒙神窍证:神志恍惚,撮空理线;
治法:
方剂:
4、肺胀,痰热郁肺证:喘息气粗,烦躁痰黄;
治法:
方剂:
5、肺胀,痰浊壅肺证:稍劳即著,畏风易汗。
治法:
方剂:
八、肺痨: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肺部虚损。
1、肺痨,肺阴亏损证:午后手足心热,胸部隐隐闷痛;
治法:
方剂:
2、肺痨,阴虚火旺证: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
治法:
方剂:
3、肺痨,气阴耗伤证:气短声低,午后潮热;
治法:
方剂:
4、肺痨,阴阳两虚证:面浮肢肿,心慌肢冷,五更腹泻。
治法:
方剂:
九、心悸:心中悸动,惊悸不安。
虚症心悸:
1、心悸,心虚胆怯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
治法:
方剂:
2、心悸,心血不足证:面色不华,倦怠乏力;
治法:
方剂:
3、心悸,阴虚火旺证:手足心热,头晕目眩;
治法:
方剂:
4、心悸,心阳不振证:形寒肢冷,胸闷气短;
治法:
方剂:
5、心悸,水饮凌心证:胸满肢冷,下肢浮肿。
治法:
方剂:
实证心悸:
1、心悸,心血瘀阻证:心痛时作,痛若针刺;
治法:
方剂:
2、心悸,痰火扰心证:受惊易作,小便短赤。
治法:
方剂:
十、胸痹:胸部紧缩,胸痛彻背。
1、胸痹,心血瘀阻证:刺痛固定,入夜更甚;
治法:
方剂:
2、胸痹,痰浊雍塞证:胸闷如窒,肢体沉重;
治法:
方剂:
3、胸痹,阴寒凝滞证:感寒痛甚,面白肢冷;
治法:
方剂:
4、胸痹,气滞心胸证:脘腹胀闷,时欲太息;
治法:
方剂:
5、胸痹,心肾阴虚证:盗汗不寐,腰膝酸软;
治法:
方剂:
6、胸痹,气阴两虚证:倦怠懒言,心悸气短;
治法:
方剂:
7、胸痹,阳气虚衰证:畏寒肢冷,腰酸乏力。
治法:
方剂:
十一、癫狂:精神失常。
癫证:沉默痴呆,静而多喜,语无伦次。
1、癫证,痰气郁结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
治法:
方剂:
2、癫证,心脾两虚证:心悸易惊,神思恍惚。
治法:
方剂:
狂证:喧扰不宁,动而多怒,躁妄打骂。
1、痰火上扰证:毁物伤人,不避亲疏;
治法:
方剂:
2、痰热郁结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治法:
方剂:
3、火盛伤阴证:形瘦面红,时而烦躁。
治法:
方剂:
十二、痫证:发作性的精神恍惚,突然昏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如常人。
1、痫证,风痰闭阻证:二便失禁,或伴尖叫;
治法:
方剂:
2、痫证,痰火内盛证:平素性急,咯痰不爽;
治法:
方剂:
3、痫证,瘀阻脑络证:平素头痛,痛有定处;
治法:
方剂:
4、痫证,心脾两虚证:心悸气短,纳呆体瘦;
治法:
方剂:
5、痫证,心肾亏虚证:心悸健忘,腰膝酸软。
治法:
方剂:
十三、厥证:突然昏倒,四肢厥冷,不省人事,醒如常人,或直接死。
1、实证气厥:呼吸器粗,精神刺激;
治法:
方剂:
2、实证血厥:面赤唇紫,急躁恼怒;
治法:
方剂:
3、虚症气厥:呼吸微弱,面色苍白;
治法:
方剂:
4、虚症血厥:失血过多,面白唇淡;
治法:
方剂:
5、痰厥:喉有痰声,呕吐涎沫。
治法:
方剂:
十四、痴呆:呆傻愚笨,智能低下。
1、痴呆,髓海不足证:腰酸骨软,齿枯发焦;
治法:
方剂:
2、痴呆,脾肾两虚证:食少纳呆,腰膝酸软;
治法:
方剂:
3、痴呆,痰浊蒙窍证:头重如裹,口多涎沫;
治法:
方剂:
4、痴呆:瘀血内阻证:肌肤甲错,双目晦暗。
治法:
方剂:
十五、不寐:不能正常睡眠。
实证不寐:
1、不寐,肝郁化火证:性情急躁,口渴喜饮;
治法:
方剂:
2、不寐,痰热内扰证:痰多胸闷,心烦口苦。
治法:
方剂:
虚症不寐:
1、不寐,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口干津少;
治法:
方剂:
2、不寐,心脾两虚证:心悸健忘,饮食无味;
治法:
方剂:
3、不寐,心胆气虚证:心悸胆怯,遇事善惊;
治法:
方剂:
4、不寐,心肾不交证:心悸多梦,腰膝酸软。
治法:
方剂:
十六、胃脘痛:胃脘部、心窝处疼痛。
1、胃痛,寒邪客胃证:恶寒喜暖,胃痛暴作;
治法:
方剂:
2、胃痛,饮食停滞证: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
治法:
方剂:
3、胃痛,肝气犯胃证:情志刺激,脘痛连胁;
治法:
方剂:
4、胃痛,湿热中阻证:口苦脘闷,渴不欲饮;
治法:
方剂:
5、胃痛,瘀血停滞证:痛有定处,痛如针刺;
治法:
方剂:
6、胃痛,胃阴亏虚证:似饥欲食,咽干便燥;
治法:
方剂:
7、胃痛,脾胃虚寒证:绵绵休期,喜温喜按。
治法:
方剂:
十七、痞满: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
实痞:
1、痞满,饮食内停证:进食尤甚,嗳腐吞酸;
治法:
方剂:
2、痞满,痰湿中阻证:头晕目眩,身体困重;
治法:
方剂:
3、痞满,湿热胆胃证:口苦恶心,口干不欲饮;
治法:
方剂:
4、痞满,肝胃不和证:心烦太息,呕恶嗳气。
治法:
方剂:
虚痞:
1、痞满,脾胃虚弱证:纳呆便溏,喜温喜按;
治法:
方剂:
2、痞满,胃阴不足证:饥不欲食,咽干便结。
治法:
方剂:
十八、呕吐:吐出胃内容物。
实证呕吐:
1、呕吐,外邪犯胃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
治法:
方剂:
2、呕吐,饮食停滞证:得食吐甚,腹胀厌食;
治法:
方剂:
3、呕吐,痰饮内阻证:清水痰涎,脘闷不食;
治法:
方剂:
4、呕吐,肝气犯胃证:胸胁闷痛,嗳气频繁。
治法:
方剂:
虚症呕吐:
1、呕吐,脾胃气虚证:食欲不振,入食难化;
治法:
方剂:
2、呕吐,脾胃虚寒证:面色晄白,四肢不温;
治法:
方剂:
3、呕吐,胃阴不足证:饥不欲食,口燥咽干。
治法:
方剂:
十九、噎膈:吞之不顺,入食即吐。
1、噎膈,痰气交阻证:胸膈痞闷,情畅稍减;
治法:
方剂:
2、噎膈,津亏热结证:心热便结,形消咽燥;
治法:
方剂:
3、噎膈,瘀血内结证:大便坚结,形瘦肤燥;
治法:
方剂:
4、噎膈,阳气衰微证:面色晄白,形寒气短。
治法:
方剂:
二十、呃逆:气逆上冲,声短而频。
实证呃逆:
1、呃逆,胃中寒冷证:呃逆声沉缓有力,得热则减;
治法:
方剂:
2、呃逆,胃火上逆证:呃逆声洪亮,口臭烦渴;
治法:
方剂:
3、呃逆,气机郁滞证:情志不畅,肠鸣失气。
治法:
方剂:
虚症呃逆:
1、呃逆,脾胃阳虚证:面色苍白,食少困倦;
治法:
方剂:
2、呃逆,胃阴不足证:口干舌燥,烦躁不安。
治法:
方剂:
二十一、腹痛: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疼痛。
1、腹痛,寒邪内阻证:腹痛急爆,小便清利;
治法:
方剂:
2、腹痛,湿热壅滞证:烦渴引饮,小便短赤;
治法:
方剂:
3、腹痛,饮食积滞证:嗳腐吞酸,拒按恶食;
治法:
方剂:
4、腹痛,肝郁气滞证:攻窜不定,痛引少腹;
治法:
方剂:
5、腹痛,瘀血内停证:痛处不移,痛如针刺;
治法:
方剂:
6、腹痛,中虚脏寒证:腹痛绵绵,大便溏薄。
治法:
方剂:
二十二、泄泻:排便次数增多,泻如水样。
暴泻:
1、泄泻,寒湿内盛证:清稀如水,恶寒发热;
治法:
方剂:
2、泄泻,湿热伤中证:烦热口渴,小便短黄;
治法:
方剂:
3、泄泻,食滞肠胃证:嗳腐酸臭,臭如败卵。
治法:
方剂:
久泻:
1、泄泻,脾胃虚弱证:面色萎黄,肢倦乏力;
治法:
方剂:
2、泄泻,肾阳虚衰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治法:
方剂:
3、泄泻,肝气乘脾证:情志刺激,胸胁胀闷。
治法:
方剂:
二十三、痢疾:排便次数增多,下利赤白脓血。
1、湿热痢:肝门灼热,小便短赤;
治法:
方剂
2、疫毒痢:神昏痉厥,鲜紫脓血;
治法:
方剂:
3、寒湿痢:白多赤少,赤白黏冻;
治法:
方剂:
4、阴虚痢:脐腹灼痛,鲜血粘稠;
治法:
方剂:
5、虚寒痢:稀薄白冻,腰酸肢冷;
治法:
方剂:
6、休息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
治法:
方剂:
二十四、便秘:便时延长,排便困难。
1、热秘:面红心烦,小便短赤;
治法:
方药:
2、气秘:嗳气频作,肠鸣失气;
治法:
方药:
3、冷秘:手足不温,胀满拒按;
治法:
方药:
4、气虚秘:便后乏力,面白神疲;
治法:
方药:
5、血虚秘:面色无华,头晕目眩;
治法:
方药:
6、阴虚秘:颧红少眠,腰膝酸软;
治法:
方药:
7、阳虚便秘:面色晄白,腰膝酸冷。
治法:
方药:
二十五、疟疾:寒热往来,交替有时。
1、正疟:寒热有时,间日而作;
治法:
方药:
2、温疟:汗出不畅,热多寒少;
治法:
方药:
3、寒疟:胸闷痞满,寒多热少;
治法:
方剂:
4、疟疾,热障:神昏谵语,热甚寒微;
治法:
方剂:
5、疟疾,冷章:嗜睡神昏,寒甚热微;
治法:
方剂:
6、劳疟:劳累则发,迁延日久,寒热较轻,面黄乏力;
治法:
方剂:
7、疟母:胁下痞块,久疟不愈。
治法:
方剂:
二十六、霍乱:突然发作,上吐下泻。
1、轻症寒霍乱:四肢清冷,胸闷痞满;
治法:
方剂:
2、重症寒霍乱:眼眶凹陷,手足厥冷,筋脉挛急;
治法:
方剂:
3、热霍乱:臭秽难闻,头痛发热,小便短赤;
治法:
方剂:
4、干霍乱: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
治法:
方剂:
二十七、虫证:寄生虫。
1、蛔虫病:脐周腹痛,时作时止,或有吐虫便虫;
治法:
方剂:
2、绦虫病:腹部隐痛,肛门作痒,时现白色节片;
治法:
方剂:
3、钩虫病,脾虚湿滞证:面黄虚浮,善食易饥,嗜食异物;
治法:
方剂:
4、钩虫病,气血两虚证:倦怠乏力,肌肤萎黄,全身浮肿;
治法:
方剂:
5、蛲虫病:肛门发痒,夜间尤甚;
治法:
方剂:
6、姜片虫病:一般无自觉症状。
治法:
方剂:
二十八、胁痛: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
1、胁痛,肝气郁滞证:情志影响,走窜不定;
治法:
方剂:
2、胁痛,肝胆湿热证:口苦口黏,灼热疼痛;
治法:
方剂:
3、胁痛,瘀血阻络证:刺痛固定,入夜尤甚;
治法:
方剂:
4、胁痛,肝络失养证:悠悠不休,遇劳加重。
治法:
方剂:
二十九、黄疸:目黄、身黄、小便黄。
阳黄:
1、黄疸:热重于湿证:发热口渴,小便短黄。
治法:
方剂:
2、黄疸:湿重于热证:头重身困,胸脘痞满;
治法:
方剂:
3、黄疸:胆腑郁热证:胁肋胀痛,寒热往来;
治法:
方剂:
4、黄疸,疫毒炽盛证:神昏谵语,烦躁抽搐。
治法:
方剂:
阴黄:
1、黄疸,寒湿阻滞证:神疲畏寒,腹胀纳少;
治法:
方剂:
2、黄疸,脾虚湿滞证:乏力气短,肌肤淡黄。
治法:
方剂:
黄疸消退后调治:
1、黄疸,湿热留恋证:口干口苦,小便黄赤;
治法:
方剂:
2、黄疸,肝脾不调证:饮食不香,大便欠调;
治法:
方剂:
3、黄疸,气滞血瘀证:胁下结块,刺痛不适。
治法:
方剂:
三十、积聚:腹内结块,或痛或胀。
聚证:聚属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1、聚证,肝气郁结证:攻窜胀痛,时聚时散;
治法:
方剂:
2、聚证,食滞痰阻证:腹部时有条索,按之痛甚。
治法:
方剂:
积证:积属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
1、积证,气滞血郁证:胀痛不适,质软不坚;
治法:
方剂:
2、积证,瘀血内结证:刺痛形瘦,质地较硬;
治法:
方剂:
3、积证,正虚瘀结证:肌肉瘦削,积块坚硬。
治法:
方剂:
三十一、鼓胀:腹部胀大如鼓。
1、鼓胀,气滞湿阻证:食后胀甚,饮食减少;
治法:
方剂:
2、鼓胀,水湿困脾证:脘腹痞胀,下肢浮肿;
治法:
方剂:
3、鼓胀,水热蕴结证:烦热口苦,渴不欲饮;
治法:
方剂:
4、鼓胀,瘀结水留证:胁下结块,痛如针刺;
治法:
方剂:
5、鼓胀,阳虚水盛证:形似蛙腹,朝宽暮急;
治法:
方剂:
6、鼓胀,阴水内停证:口干而燥,心烦失眠。
治法:
方剂:
三十二、头痛:这你都不懂?
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恶风畏寒,痛及项背;
治法:
方剂:
2、风热头痛:发热恶风,口渴喜饮;
治法:
方剂:
3、风湿头痛:肢体困重,胸闷纳呆;
治法:
方剂:
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头昏胀痛,两侧为重;
治法:
方剂:
2、血虚头痛:头痛隐隐,时时昏晕;
治法:
方剂:
3、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
治法:
方剂:
4、肾虚头痛:头痛且空,眩晕耳鸣;
治法:
方剂:
5、瘀血头痛:痛如锥刺,痛久不愈。
治法:
方剂:
三十三、眩晕:头晕眼花,天旋地转。
1、眩晕,肝阳上亢证:头目胀痛,怒则加重;
治法:
方剂:
2、眩晕,气血亏虚证:神疲乏力,唇甲不华;
治法:
方剂:
3、眩晕,肾精不足证:腰膝酸软,遗精滑泄;
治法:
方剂:
4、眩晕,痰湿中阻证:呕吐痰涎,食少多寐;
治法:
方剂:
5、眩晕,瘀血阻窍证:面唇紫暗,失眠健忘。
治法:
方剂:
三十四、中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中经络:意识清楚。
1、中风,风痰入络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
治法:
方药:
2、中风,风阳上亢证:头晕目眩,手足重滞;
治法:
方药:
3、中风,阳虚风动证:手指瞤动,腰酸耳鸣。
治法:
方药:
中脏腑:昏不知人。
1、中风,阴竭亡阳证(脱证):二便自遗,口合目张;
治法:
方药:
2、中风,痰浊瘀闭证(闭证):四肢不温,面白唇暗;
治法:
方药:
3、中风,痰火瘀闭证(闭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
治法:
方药:
4、中风,痰火腑实证(闭证):头痛眩晕,心烦易怒。
治法:
方药:
恢复期:
1、中风,风痰瘀阻证:肢体麻木;
治法:
方药:
2、中风,气虚络瘀证:肢软偏枯,面色萎黄;
治法:
方药:
3、中风,肝肾亏虚证:肢僵拘挛,肌肉萎缩。
治法:
方药:
三十五、瘿病:大脖子。
1、瘿病,气郁痰阻证:质软太息,胸胁窜痛;
治法:
方剂:
2、瘿病,痰结血瘀证:按之较硬,久经不消;
治法:
方剂:
3、瘿病,肝火旺盛证:急躁易怒,眼球突出;
治法:
方剂:
4、瘿病,心肝阴虚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
治法:
方剂:
三十六、水肿:不管哪里都可以浮肿起来。
阳水:遍及全身。
1、水肿,风水相博证:来势迅速,恶寒发热;
治法:
方剂:
2、水肿,湿毒侵淫证:身发疮痍,甚则溃烂;
治法:
方剂:
3、水肿,水湿浸渍证:身体困重,纳呆泛恶;
治法:
方剂:
4、水肿,湿热壅盛证:烦热口渴,小便短赤。
治法:
方剂:
阴水:下肢为主。
1、水肿,脾阳虚衰证:神疲乏力,纳减便溏;
治法:
方剂:
2、水肿,肾阳衰微证:四肢厥冷,腰酸冷痛;
治法:
方剂:
3、水肿,瘀水互结证:皮肤瘀斑,腰部刺痛。
治法:
方剂:
三十七、淋证:尿尿痛。
1、热淋:灼热刺痛,溺色黄赤;
治法:
方剂:
2、气淋:少腹胀痛,淋漓不宣;
治法:
方剂:
3、石淋:尿夹砂石,尿道窘痛;
治法:
方剂:
4、血淋:尿色深红,夹有血块;
治法:
方剂:
5、膏淋:小便浑浊,浊如米泔;
治法:
方剂:
6、劳淋:遇劳即发,腰酸神疲。
治法:
方剂:
三十八、癃闭:只是尿不出来。
1、癃闭,膀胱湿热证:口苦口黏,渴不欲饮;
治法:
方剂:
2、癃闭,肺热壅盛证:呼吸急促,烦渴欲饮;
治法:
方剂:
3、癃闭,肝郁气滞证:情志抑郁,腹胁胀满;
治法:
方剂:
4、癃闭,浊瘀阻塞证:舌质紫黯,或有瘀点;
治法:
方剂:
5、癃闭,脾气不升证:食欲不振,小腹坠胀;
治法:
方剂:
6、癃闭,肾阳衰惫证:畏寒肢冷,面色晄白。
治法:
方剂:
三十九、关格:不仅尿不出来,还呕吐。
1、关格,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神疲乏力,浮肿腰部以下为主;
治法:
方药:
2、关格,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头晕头痛,腰膝酸软,面热肢搐;
治法:
方药:
3、关格,肾气衰微,邪陷心包证:全身浮肿,四肢厥冷,神识昏蒙。
治法:
方药
四十、耳聋耳鸣:听力相关问题。
1、耳聋耳鸣,肝胆火盛证:面赤口苦,小溲短赤;
治法:
方剂:
2、耳聋耳鸣,痰火郁结证:口苦痰多,喜得太息;
治法:
方剂:
3、耳聋耳鸣,风热上扰证:头痛呕吐,寒热身痛;
治法:
方剂:
4、耳聋耳鸣,肾精亏虚证:腰膝酸软,遗精滑精;
治法:
方剂:
5、耳聋耳鸣,清气不升证:时轻时重,休息暂减。
治法:
方剂:
四十一、遗精:时有流精。
1、遗精,君相火旺证:阳事不举,心中烦热;
治法:
方剂:
2、遗精,湿热下注证:小溲赤黄,热涩不畅;
治法:
方剂:
3、遗精,劳伤心脾证:失眠健忘,心悸面黄;
治法:
方剂:
4、遗精,肾气不固证:面晄肢冷,腰膝酸软。
治法:
方剂:
四十二、郁证:蓝瘦香菇,很不高兴。
实证:
1、郁证,肝气郁结证:胸胁胀痛,痛无定处;
治法:
方剂:
2、郁证,气郁化火证:急躁郁怒,口苦便秘;
治法:
方剂:
3、郁证,痰气郁结证: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治法:
方剂:
虚症:
1、郁证,心神失养证:心神不宁,善忧善哭;
治法:
方剂:
2、郁证,心脾两虚证:多思善虑,心悸胆怯;
治法:
方剂:
3、郁证,心肾阴虚证:心悸眩晕,遗精腰酸。
治法:
方剂:
四十三、血证:不是大姨妈也胜似大姨妈。
鼻衄:
1、鼻衄,热邪犯肺证:口干咽燥,身热咳嗽;
治法:
方剂:
2、鼻衄,胃火炽盛证:口干臭秽,血色鲜红;
治法:
方剂:
3、鼻衄,肝火上炎证:头痛目赤,烦躁易怒;
治法:
方剂:
4、鼻衄,气血亏虚证:神疲乏力,面色晄白。
治法:
方剂:
齿衄:
1、齿衄,胃火炽盛证:血色鲜红,红肿疼痛;
治法:
方剂:
2、齿衄,阴虚火旺证:血色淡红,齿摇不坚。
治法:
方剂:
咳血:
1、咳血,燥热伤肺证:口干鼻燥,舌红少津;
治法:
方剂:
2、咳血,肝火犯肺证:烦躁易怒,胸胁胀痛;
治法:
方剂:
3、咳血,阴虚肺热证:颧红咽燥,潮热盗汗。
治法:
方剂:
吐血:
1、吐血,胃热壅盛证:口臭便秘,大便色黑;
治法:
方剂:
2、吐血,肝火犯胃证:口苦胁痛,心烦易怒;
治法:
方剂:
3、吐血,气血虚溢证:气短乏力,面色苍白。
治法:
方剂:
便血:
1、便血,肠道湿热证:血色鲜红,大便不畅;
治法:
方剂:
2、便血,脾胃虚寒证:腹痛喜暖,神倦懒言;
治法:
方剂:
3、便血,气虚不摄证:面黄体倦,心悸少寐。
治法:
方剂:
尿血:
1、尿血,下焦热盛证:血色鲜红,便黄赤浊;
治法:
方剂:
2、尿血,肾虚火旺证:颧红潮热,腰膝酸软;
治法:
方剂:
3、尿血,脾不统血证:面色不华,乏力气短;
治法:
方剂:
4、尿血,肾气不固证:腰脊酸痛,精神困倦。
治法:
方剂:
紫斑:
1、紫斑,血热妄行证:血证+实热证;
治法:
方剂:
2、紫斑,阴虚火旺证:血证+虚热证;
治法:
方剂:
3、紫斑,气不摄血证:神疲乏力,面黄纳呆。
治法:
方剂:
四十四、痰饮:局部水饮积聚。
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
1、痰饮,脾阳虚弱证:呕吐清水,脘腹喜温;
治法:
方剂:
2、痰饮,饮留胃肠证:心下痞满,利后反快。
治法:
方剂:
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不能卧。
1、悬饮,邪犯胸肺证:寒热往来;
治法:
方剂:
2、悬饮,饮停胸胁证:咳唾引痛;
治法:
方剂:
3、悬饮,络气不和证:胸胁疼痛,痛如烧灼。
治法:
方剂:
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
治法:
方剂:
支饮:咳逆倚息,短气难卧。
1、支饮,寒饮伏肺证:咳逆喘满不得卧;
治法:
方剂:
2、支饮,脾肾阳虚证:怯寒肢冷,吐涎沫而头目昏眩。
治法:
方剂:
四十五、消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上消:
消渴,肺热伤津证:烦热多汗,苔黄脉洪。
治法:
方剂:
中消:
1、消渴,胃火炽盛证:多食易饥,大便干燥;
治法:
方剂:
2、消渴,气阴亏虚证:四肢乏力,能食便溏。
治法:
方剂:
下消:
1、消渴,肾阴亏虚证:尿浊如膏,口干唇燥;
治法:
方剂:
2、消渴,阴阳两虚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
治法:
方剂:
四十六、内伤发热:身体发热。
1、阴虚发热证: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间发热;
治法:
方剂:
2、血虚发热证:唇甲色淡,面色少华,身倦乏力;
治法:
方剂:
3、气虚发热证:气短懒言,易于感冒,劳累发作;
治法:
方剂:
4、阳虚发热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面色晄白;
治法:
方剂:
5、气郁发热证:情绪影响,烦躁易怒,胁肋胀满;
治法:
方剂:
6、痰湿郁热证: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
治法:
方剂:
7、血瘀发热证:刺痛固定,口燥咽干,渴不多饮。
治法:
方剂:
四十七、虚劳:老中医的话,就是各种虚。
气虚:气短懒言,面色晄白,神疲乏力;
1、肺气虚证:咳嗽无力,痰液清稀;
治法:
方剂:
2、心气虚证:心悸气短,劳则尤甚;
治法:
方剂:
3、脾气虚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
治法:
方剂:
4、肾气虚证:腰膝酸软,小便清数。
治法:
方剂:
血虚:唇甲色淡,肌肤枯燥,面色淡黄;
1、心血虚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治法:
方剂:
2、肝血虚证:头晕目眩,胁痛肢麻。
治法:
方剂:
阴虚:颧红面赤,潮热盗汗,手足心热;
1、肺阴虚证:干咳咽燥,失音咯血;
治法:
方剂:
2、心阴虚证:心悸失眠,口舌生疮;
治法:
方剂:
3、脾胃阴虚证:呃逆干呕,不思饮食;
治法:
方剂:
4、肝阴虚证:视物不明,肢体麻木;
治法:
方剂:
5、肾阴虚证:腰酸遗精,两足痿弱。
治法:
方剂
阳虚:手足不温,面色苍白,精神疲倦。
1、心阳虚证:心悸自汗,心胸憋闷;
治法:
方剂:
2、脾阳虚证:食少形寒,大便溏薄;
治法:
方剂:
3、肾阳虚证:阳痿不禁,腰背酸痛。
治法:
方剂:
四十八、痹证:肢体关节,紧缩疼痛,活动不利。
风寒湿痹:
1、行痹(风痹):游走性疼痛,舌苔白脉浮缓;
治法:
方剂:
2、痛痹(寒痹):剧痛固定,遇寒痛甚;
治法:
方剂:
3、着痹(湿痹):重着肿胀,麻木不仁;
治法:
方剂:
4、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久痹):
治法:
方剂:
风湿热痹证:游走性疼痛,局部灼热红肿;
治法:
方剂:
痰瘀痹阻证:胸闷痰多,刺痛固定;
治法:
方剂:
肝肾两虚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
治法:
方剂:
四十九、汗证(自汗盗汗):各种方式的非正常的流汗。
1、肺卫不固证:易于感冒,稍劳尤甚;
治法:
方剂:
2、营卫不和证: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局部汗出;
治法:
方剂:
3、阴虚火旺证:颧红潮热,五心烦热;
治法:
方剂:
4、邪热郁蒸证:汗液易黏,衣服黄染;
治法:
方剂:
5、心血不足证:面色不华,心悸少寐。
治法:
方剂:
五十、痉证:角弓反张,没事抽风。
1、痉证,邪壅经络证:恶寒发热,肢体酸重;
治法:
方剂:
2、痉证,肝经热盛证:高热头痛,手足躁动;
治法:
方剂:
3、痉证,阳明热盛证:壮热汗出,渴喜冷饮;
治法:
方剂:
4、痉证,心营热盛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治法:
方剂:
5、痉证,痰浊阻滞证:昏蒙神滞,脘满吐涎;
治法:
方剂:
6、痉证,阴血亏虚证:四肢麻木,头昏气短。
治法:
方剂:
五十一、颤证:身体不自觉的颤抖,大哥,我并不是害怕啊!
1、颤证,风阳内动证:紧张加重,肢体麻木;
治法:
方剂:
2、颤证,痰热风动证:口吐痰涎,口苦脘闷;
治法:
方剂:
3、颤证,气血亏虚证:气短健忘,面色晄白;
治法:
方剂:
4、颤证,髓海不足证:腰膝酸软,善忘痴呆;
治法:
方剂:
5,颤证,阳气虚衰证:畏寒肢冷,小便清长。
治法:
方剂:
五十二、腰痛:各种原因引起的腰痛。
1、寒湿腰痛:静卧不减,寒冷阴雨天加重:
治法:
方剂:
2、湿热腰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加重;
治法:
方剂:
3、瘀血腰痛:定痛如刺,日轻夜重;
治法:
方剂:
4、肾阴虚腰痛:手足心热,口燥咽干;
治法:
方剂:
5、肾阳虚腰痛:畏寒肢冷,面色晄白;
治法:
方剂:
五十三、阳痿:不仅仅是性冷淡啊!
1、阳痿,命门火衰证:畏寒肢冷,腰酸面白;
治法:
方剂:
2、阳痿,心脾两虚证:心悸失眠,纳呆便溏;
治法:
方剂:
3、阳痿,惊恐伤肾证:夜多噩梦,胆怯多疑;
治法:
方剂:
4、阳痿,肝郁不舒证:心情抑郁,胁痛脘闷;
治法:
方剂:
5、阳痿,湿热下注证:阴囊潮湿,瘙痒腥臭。
治法:
方剂:
五十四、肥胖:身体超重了啊,该减肥了。
1、肥胖,胃热滞脾证:消谷善饥,面红心烦;
治法:
方剂:
2、肥胖,痰湿内盛证:身体困重,嗜食肥甘;
治法:
方剂:
3、肥胖,脾虚不运证:身体困重,四肢浮肿;
治法:
方剂:
4、肥胖,脾肾阳虚证:颜面虚浮,畏寒肢冷。
治法:
方剂:
五十五、痿证:肉都快没了,只剩下骨头了。
1、痿证,肺热津伤证:病急发热,肤燥咽干;
治法:
方剂:
2、痿证,湿热浸淫证:肢体困重,扪及微热;
治法:
方剂:
3、痿证,脾胃虚弱证:纳呆便溏,面白懒言;
治法:
方剂:
4、痿证,肝肾亏虚证:腰膝酸软,耳鸣咽燥;
治法:
方剂:
5、痿证,脉络瘀阻证:青筋显露,舌瘀暗淡;
治法:
方剂:
五十六、癌症:各种包块,各种难治怪病。
脑瘤:头晕头痛,视物不清。
1、脑瘤,痰瘀阻窍证:失眠健忘,舌质紫黯;
治法:
方剂:
2、脑瘤,风毒上扰证:角弓反张,面赤神昏;
治法:
方剂:
3、脑瘤,阴虚风动证:虚烦不宁,语言謇涩。
治法:
方剂:
肺癌:咳嗽胸痛。
1、肺癌,瘀阻肺络证:定痛如刺,舌有瘀点;
治法:
方剂:
2、肺癌,痰湿蕴肺证:痰质粘稠,纳呆便溏;
治法:
方剂:
3、肺癌,阴虚毒热证:心烦盗汗,壮热不退;
治法:
方剂:
4、肺癌,气阴两虚证:气短乏力,面晄形瘦。
治法:
方剂:
肝癌:胁肋疼痛,或有结块。
1、肝癌,肝气郁结证:喜好太息,纳呆食少;
治法:
方剂:
2、肝癌,气滞血瘀证:腹胀刺痛,脉络暴露;
治法:
方剂:
3、肝癌,湿热聚毒证:口苦身黄,便干溲赤;
治法:
方剂:
4、肝癌,肝阴亏虚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治法:
方剂:
大肠癌:腹部疼痛,或有结块,大便出血。
1、大肠癌,湿热郁毒证:肛门灼热,胸闷口干;
治法:
方剂:
2、大肠癌,瘀毒内阻证:肌肤错甲,面色晦暗;
治法:
方剂:
3、大肠癌,脾肾双亏证:少气无力,腰酸膝冷;
治法:
方剂:
4、大肠癌,肝肾阴虚证:视物昏花,腰膝酸软。
治法:
方剂:
肾癌、膀胱癌:腰痛腹胀,或有肿块,尿血。
1、湿热蕴毒证:尿频尿急尿痛,发热;
治法:
方剂:
2、瘀血内阻证:面色晦暗,舌质紫黯;
治法:
方剂:
3、脾肾两虚证:气短乏力,畏寒肢冷;
治法:
方剂:
4、阴虚内热证:五心烦热,大便燥结。
治法:
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