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观史|| 犍陀罗佛教雕刻中的伦理故事——睒子本生(一)

2023-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迦陵仙子

犍陀罗佛教雕刻艺术中的布施主题彰显了印度社会的普世价值观,而另外一种犍陀罗雕刻艺术则表现的是孝顺和忠贞等伦理和道德主题,则回归到家庭伦理层面。

与中国忠孝节义思想不同,印度的伦理道德观念或多或少都披上了一层宗教的外衣。印度本土宗教印度教的《摩奴法论》规定孝敬父母是儿女法定的道德:“父母为儿女的出世所忍受的痛苦是报答不尽的,哪怕用上几百年”“谁不敬他们,谁做的一切法事就不产生果报”([印]《摩奴法论》,蒋忠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7、38页)。

同事还要求夫妻之间要保持对彼此的忠诚“努力保护妻子的人也同时保护了自己的功德”“对夫主不忠的女子在今世受谴责,转世为豺狼,还要得恶病”。在印度民间还流传着诸多贞妇的故事,这些保持了忠贞的女子都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犍陀罗已出土雕刻中表现家庭伦理主题的本生雕刻,主要有表现孝敬主题的睒子本生雕刻和弥兰本生雕刻,以及表现忠贞题材的树神本生和阿玛拉本生。

(一)睒子本生

古时候有一位菩萨名叫睒子,常怀善良之心,悲悯众人。他和父母双亲住在山林中,因为父母年迈又双目失明,睒子非常悲伤,每每说到这个就啼哭不已。他非常孝顺,对父母嘘寒问暖,关心备至。

有一天,父母觉得口渴,睒子就出去取水,正好这个国家的的王国入山中田猎,弯弓射鹿,却不小心射中了睒子,箭头上还有毒,睒子疼痛难忍,问道:“是谁用一箭杀了三个道士的?我的双亲年迈,且都双目失明,如果我死了,我父母也将活不久了。”

国王听到哀号之声,就下马来寻找,看到中箭的睒子,问他为何住在山里,睒子回答说,我和父母住在山林,就是为了除去世俗的污秽,学习道法。

国王听到后非常感动,也因为误伤了睒子而懊恼,说:“我狩猎杀害动物生命,还不小心伤了一个孝顺的人,我罪过可大了。”我愿意以我的国家来换取你的性命,请你告诉我你父母的住处,我亲自过去忏悔道歉。

睒子就向国王指明了道路,并请国王给父母带话,说“从此以后就和父母永别了,我将父母托付与国王照看,就再也没有遗憾了。”说完,睒子就死了。

国王带着大臣们找到了睒子父母的住所,表示愿意在山中侍奉盲父母,以尽睒子之孝。盲父母失去睒子,抚尸痛哭,感动天地,释梵四天王以药救活睒子,盲父母也双眼复明。

此后,国王也更爱国民、珍惜生命、戒杀动物。最后,释迦说:“宿命睒子者吾身是也。吾前世仁孝慈善,而今成为三界至尊。”

巴利语《本生经》、《大事》(MahÃvastu)和《六度经集》等经典都记载了这个故事。尽管在故事情节上略有出入,但结局和主旨基本相同。

犍陀罗地区发现了两个雕刻版本的睒子本生故事,一个出土于高塔,比较残缺,另一个出土于贾马尔格里,整体画面由两幅雕刻残片组成,以线性叙事的方式展现了这个故事的完整情节。

晱子本生故事浮雕 大英博物馆藏

第一幅雕刻(图1)包含三个情节,从右至左为睒子在溪边汲水,国王误射睒子,国王抱着睒子的水罐去寻找睒子的盲父母。

这幅雕刻作品略有残缺,其中睒子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溪边汲水,另一次是被国王的箭射中倒在地上。国王也出现两次,一次是站在倒地的睒子身边与睒子告别,另一次是拿着睒子的水罐去寻找睒子父母。

各情节之间以树木作为间隔,叙事逻辑清晰,画面生动。

晱子本生故事浮雕   大英博物馆藏

第二幅雕刻(图2)包含四个情节,故事也是从左至右依次展开,每个故事情节以树木作为分隔封面,分别展示了国王向盲父母报告睒摩死讯,国王引盲父母去看睒摩,帝释天降临,帝释天施法解救。

这块雕刻是图1雕刻的延续,从两幅图中睒子和国王的形象对比来看,这两块浮雕应该是同一块雕刻断成了两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