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成就最优秀的人生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 苏格拉底
一、你认识自己吗?
看到这个标题,你或许内心会问“难道一个成年人还不了解自己吗?”这是不是希腊哲学家无聊的辩论?
实际上,中华文明更是倡导对自身的求索。孔子“一日三省吾身”是内圣外王的必修课程,毛主席主张“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不足”,鲁迅说:“我的确时时刻刻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
自我观察,自我认识,古往今来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严肃哲学命题。
二、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1、认识自己,能帮助我们摆脱负面情绪
只有认识自己,人才理解自己的特质,特别是不能改变的那些特质,从而愉快的接纳自己。
2、认识自己,是唤醒内心成长的动力
认清自己,让我们变得坚强,勇敢的去改变那些可以修正的部分,获得人生的提升。
3、认识自己,让我们容易与人相处
了解人性,让我们能够选择恰当的沟通的方式,用同理心处理微妙的人际关系。
把握自己本质特质,能够帮助我们明确自身擅长的努力方向、避免错误选择。从而扬长避短,早日实现预设的人生目标。
三、认识自己的十个维度
随着我们阅历的增加,我们对他人的评价日趋严谨和客观,而存在于自己主观世界当中,认清自己何其难也。
Denis Waitley在《成功心理学》中对需要认识自我的十个重要方面进行了阐述,清晰的描绘了一个人需要思考内省的十个维度。
“了理解自我、自我意识、目标管理、自尊与价值、积极思考、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管理资源、以及沟通、人际关系”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
四、如何认识自己
包括对自己的认知,需要经过持续的内省,认识自己的过程是内心不断探索和接近真实世界的过程。因此,认识自己需要勇敢、真诚,对自己负责。
探索自己除了审视、观察、记录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常用方法,收集汇总与大家分享。
☆ 心理测试。如各种性格分型、心理量表测量,分别回答相应的问题。
☆ 日记记录。若干时间后回首分析个人的性格特点。
☆ 听取同事、朋友、亲戚对自己的评价。正如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工作,实质上就是共同反省进步。
☆ 梦境的分析。梦境有时候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潜意识状态。梦境醒来,应立刻记录下来。如,便笺、卡片、手机等都很好用,日后分析。
☆ 离开舒适区,尝试自己陌生领域或环境。客观体验中,可能展现出其他环境无法或不便展现的特质,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实践检验法。
五、满怀信心,拥抱成长
当前,开展反省、日课、晨课的人士越来越多,这些都属于自我认知的修炼。 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们逐步修正内心中的自画像,让“我”这个主观概念与躯体存的真实状态逐渐接近。
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羡慕别人头上耀眼的光环,不如静下心来全面地了解自己,择己之优,去己之劣,成就自我,把握人生。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