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拾遗北漂的故事给毕业季需要找工作的你们更好的建议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工作

2017-07-31  本文已影响12人  毫无章法

       结束如支教一般在外人眼里苦不堪言的教师生活,我一头扎进了沸腾的北漂大军。确切地说,因为丈夫已经用他八年地下室忍饥挨饿的打拼日子换来了北京三环边上四十多平的小房子,虽背负50万贷款,但已无风餐露宿之虞。我鸠占鹊巢,坐享其成,从老区直接来品尝他手蹬脚刨奋斗得来的胜利果实。当然我的代价是以身相许,还有前途未卜的焦虑。

       在旁人的万般可惜声中,我辞掉了学校正式的编制,带了几件随身衣服一身轻松地来到了人才济济的国家心脏。第一件事:找工作,北京的公司多,机会也多。但我笃定不想再做老师,退出误人子弟而不自知的教师队伍。因为无经验,只能选择编辑之类的和专业贴边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组稿,培训半天就开始写稿,因为对畅销书的写法并不熟悉,蜗居老区思想都生锈了,眼界早已被首都人民甩出五百里开外了。第一稿的目录合辙押韵有浓重的孔乙己气息,推翻重写,幸好我那时悟性还可,很快就摸清了畅销书标题党的套路。每天我茶饭不思,敬业程度感天动地,只用了22天夜以继日地攒完了一本书。写完了十四万字有种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的成就感,暗叹作家真不是个好活。由于没有署名权,公司老板直接挂上自己的名字,加上学到的东西有限,不想工作经验这么单一(后来我得偿所愿,工作经验五花八门),我愤而辞职。

       现在想来这种组稿的工作也就是廉价劳力,基本工资2300,加上稿费2500,没有保险,我将近三个月拼死拼活的码字,月工资还不如首都的低保水平。但不论如何也算积累点组稿经验,但后来发现这经验根本没什么用处,接下来应聘的编辑工作都属于校对、策划一类的,我还是要从零开始。

       北京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图书出版业还算发达,大大小小的图书公司多如牛毛。当然大公司不要没经验的愣头青,在屡次碰壁后,我的目光被迫锁定在小公司。在这之前,我爸非要委托他在北京的外甥给我介绍个好工作,怕他女儿在北京失业。其实我的那个哥哥虽贵为国家重要科局干部,但因性格耿直,两袖清风,一贯和官场交际绝缘。迫于他亲舅舅的指令,只得把我推荐到他朋友的公司上班。去了两天发现,那里根本没有空缺职位,只是面子却不开,让我去那栖身混日子,我从小到大强烈的自尊心此时又占了上风,谢绝了人家的恩惠,决定靠仅有的一点才华自谋生路。

       很顺利,我来到了一个北师大附近的一家图书公司,因为还算有点文采,很快得到老板器重,工资也涨到3600元,但无论从图书的质量、工作效率、老板的格局诸多方面都是足够业余,每天都耗在开会、开会、开会的固定程序里,唯一的好处就是早上九点上班,晚上四点半下班,享受着国家事业单位的作息时间还真是蛮爽。离家近,可以步行,这在交通拥堵如停车场的首都简直要幸福得冒泡儿。

       就这样混了将近两年,意料之中,公司越来越举步维艰,一年也出不来几本书,很多书费了半天劲最终都被出版社枪毙。因为不舍得花钱找优质的作者,写出的稿子也是抄来抄去的低水平重复。就算有想混到退休的想法也等不到那一天了,我选择弃暗投明。

       但两年来自己的不思进取,我图书编辑能力也很业余,导致在面试较大单位的岗位时连基本的出版知识都不懂,自然铩羽而归。终于一家新组建的有着台湾庞大集团背景的公司录用了我,在那里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待遇也很好,但好景不长,因为公司步子迈得太大,人员和图书出版数量不匹配,不得不裁汰冗员。我刚入职五个多月就赶上了好时候,公司部门三十多人只留下了总经理自己带来的心腹三四个,剩下外招的都打回原形。

       那段经历也是我工作生涯的巅峰和灰暗交织的时刻,被遣散前,总经理单独对我表示了歉疚和对我工作能力的认可,也让本想为图书事业奋斗终身,踌躇满志的我在突遭生活的棒击之后稍稍心里好受点。而这短暂的就业经历也成为我回家乡找工作引以为傲的资本:姐,也曾在首都的大公司混过。

       这次打击让我很沮丧,决定去北戴河散散心。作为一个来自内陆山村的土鳖来说,第一次见到了大海、海鸥、沙滩、贝壳、螃蟹……其兴奋可想而知。因无防晒经验,三天的海风洗礼,我的黝黑程度直逼军训水平。最刺激的体验是,我在168米的塔台完成了蹦极的壮举,达成了我的夙愿。为了验证我的天生胆大和鲁莽,我眼都没眨拿出198元大洋。我要纵身一跃,投入大海的怀抱。

       蹦极之前,我脑补了很多华丽登场、潇洒一跃的画面,当我雄赳赳地走上跳台准备完成我的炫酷表演的时候,发现是我想多了——我被捆绑好,站在跳台边缘,还没来得及张开双臂准备面朝大海纵身一跃的时候,不知被哪个“善良”的教练一掌就把我推了下去。我像一个皮球一样抱着沙袋就下去了,几秒钟就要触及大海,又像弹力球一般弹了回来,反复弹了几次,只觉得一阵晕眩,腹内翻江倒海。终于一艘救援船停到脚下,我站到船舷,头晕目眩,感觉被人投了湖,劫后余生的感觉。

        在吃吃喝喝,晃荡了半年之后,因为怀孕,户口不好解决,趁北京房价上涨时卖掉了老巢,打道回府。立志回东北支援家乡建设。回来发现家乡是需要建设,但不需要我建设。找工作更难,经济落后,没有什么像样的公司,图书业尤其萎靡,卖假药的倒是干得风生水起,但本着读书人的良心和骨气,绝不助纣为虐,欺骗家乡的老头老太太们。本分的公司呢,工资少还离家远。于是,我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参加各种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这高强度的胎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我儿子现在看到书就烦,玩手机的热情一个顶俩。

        虽然我以笔试第二的成绩参加了面试,录取两个,但小城市的黑暗就在于你不知道会有什么奇迹出现,网上公布名单里出现了一个天外飞仙,这位大神笔试、面试都没出现过,最后录用的时候名字却出现了。而被取代的那个人就是我。我早已见怪不怪了,自己的运气一向很好,这次怎能例外呢?还是老实在家相夫教子吧。

       但孩子刚八个月我就冒出个创业的想法,心想再不奋斗就老了,趁卖房子买房子后还有点余钱,兑了个大学内的水吧,因为房租太高,经济低迷,起早贪黑地干了一年多,结果是血本无归,还搭上闺蜜的时间每天在店里陪我追忆大学时光,忆苦思甜。

        不是不努力,只是方向错了,只能止血。不过,这一年多的创业经历我也学到了很多经商知识,只要尝一口冷饮咖啡厅里所有调制饮品就知道里面都含有哪种成分,苦于一身勾兑奶茶的武艺无处施展,每次看到有店出兑心里还直痒痒,总想再大展拳脚一次。但鉴于我成功挥霍掉四五万元的先例,家人抱着我大腿哭着喊着不让我再蹚浑水了。

        但想谋一份事业而不是工作的念头依然在我心里炽烈燃烧着。因为经济压力,不得不听从家人的意见找了个看似稳定的工作干着,这里人际关系简单,工作不累,但没有任何上升空间,从公司建立到现在,我上面一堆元老摩拳擦掌地都有在这里退休的架势,无论是薪资和职位都只限于此了,每月3000元的固定工资,稳定的同义词也意味着吃不饱饿不死的停滞。但我已经没有多少资本和时间再去试错了。我决定利用这段闲散的时间内外兼修,给自己充电,不排除时机成熟时再蹚浑水。只是这次更加慎重而已。

       回顾自己无人驾驶的上半生,觉得自己眼高手低的弱点造成了今天的被动局面,不怨天不怨命。恐怕这不安分的灵魂会伴随我一生了,我并不认为这种不安分有什么坏处,可以让我时常跳出平凡琐碎的生活之外,反思下自己,虽然很多时候我都缺乏改变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韧劲。我打一枪换个地方,老师、编辑、店主、文案,履历五花八门,这些如游击队般的工作履历就是一部我天南海北胡乱折腾的奋斗史。

       “你是一只蝙蝠蜘蛛,还是只蚂蚁。星爷说没有梦想,就都是咸鱼……勇敢不代表不紧张,可是信念不能伪装。我拥有梦想的力量,抵抗怀疑我的目光。”(《煎饼侠》主题曲)

        午夜梦回,眼前经常浮现这样的场景:在郊外,一列火车飞驰而过,一个懵懂少女在风中追着火车狂奔;电影院内,美国大峡谷风光的壮美画面,一个热血女青年浮想联翩,激动不已……“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对花花世界的渴盼从未因岁月的推移而幻灭,那记忆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了生命蓝图里,印记清晰,挥之不去。我不知道我的人生在结束之时会有怎样的感叹,我只知道我从未停止折腾的脚步,就像我从故乡小山村折腾到省城,从省城折腾到老区,从老区折腾到北京,从北京折回省城,从原点一路辗转再绕回原点,一路颠沛流离,一路风霜雪雨,但我并不后悔。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每个人的终点一致,我只是希望自己人生的过程是丰盈饱满的。所谓前半生不怕,后半生不悔。任何坎坷艰难,血雨腥风的经历都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很多痛苦万状在多年以后变得云淡风轻,一笑置之。

       我这无人驾驶般的人生破车,随着我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灵魂而任性驰骋,我已不再去苦心设计什么生命的蓝图了,当我每次煞费苦心的设计都被现实一巴掌无情地扇了回来,我的每段经历都像是一场意外,幸运的是,每次都不算太糟。生活的巴掌并不能打倒我,“我总觉得自己可以再多支持一下。能多支持那么一下,也许会有所不同。”(和菜头《锤下人生》)我知道,我还会这样生猛下去。

       正如赫尔曼·黑塞所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走向成为自己的道路”,即使来自现实的耳光响亮,我仍然愿意保持昂扬的姿势,把人生过成我想要的样子。一路跌跌撞撞,被生活扇得鼻青脸肿,仍然扇不灭我不死的梦想。透过肿胀的双眼,我看见“篱笆上牵牛花开,每个花蕊上都停着一只蓝到透明的蓝蜻蜓。”(和菜头《锤下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