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夜未魅

完美,还是独特?

2017-07-21  本文已影响655人  王学富

之一、人类的习性:互贴标签

我们从小到大,一路上不停有人走过来给我们贴标签,他们是来自父母、亲戚、老师、同学、朋友、同事。如何处理这些标签,成为自我成长的关键课题。如果父母总是威胁孩子,苛责孩子,要求他完美,因为一点错误就责罚他,会在孩子内心培植出一个负面的自我形象。

一路走来,我到底是谁?

最近读到一个童话故事,讲到一群小木头人,叫微美克人,他们住在微美克村。每一个微美克人都有一袋金星纸贴和一带灰点纸贴,他们每天做的一件事,就是彼此贴纸贴。胖哥虽然很努力,但总是做得不好,人们给他贴了许多灰点纸贴。他为此很苦恼、很自卑。后来,他发现露西亚身上没有任何纸贴,他很羡慕,通过露西亚的介绍,找到了雕刻匠伊莱。伊莱跟他的谈话,让他明白他其实很独特,不需要把别人的想法看得那么重要。他相信了伊莱的话,那些灰点贴纸就从他身上掉下来了。

这个童话其实是世界的缩影。我们是地球人,生活在地球村,我们有一个跟微美克人一样的习惯或习性,就是互贴标签。我们一直这样做,越来越习惯于这样做,以致我们只看到人身上的标签,看不见他内部的本质。从一出生,我们就开始被人贴标签,然后也学会给人贴标签。我们生来是男是女,长得好看不好看,看上去聪明不聪明,以及出身于怎样的家庭等,背后都有一堆既成的标签。我们从小到大,一路上不停有人走过来给我们贴标签,他们是来自父母、亲戚、老师、同学、朋友、同事。如何处理这些标签,成为自我成长的关键课题。很小的时候,我们是通过这些标签来理解自己,会直接把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当成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导致不真实的自我概念。渐渐长大,我们开始整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从中接受好的,摒弃差的,逐渐形成一套相对真实的自我认识。但是,也有不少人终生没有形成真实的自我概念,他们活在别人的评价里,生怕自己在哪一方面做得不够好。或者他们做得已经很好,依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样的人就活得很辛苦,活得担惊受怕。

特别是幼年时期,父母对孩子的看法,及其与孩子的互动关系等,对孩子形成怎样的自我形象起关键作用。从事心理咨询,我们发现不少人内心有一种弥漫性的恐惧,不管有什么想法,或者做什么事情,他们总是担心别人会怎样想,别人会怎么看。这个“别人”的原型,往往是一个人幼年经验中的父母,以及周围对他有直接影响的人。如果父母总是威胁孩子,苛责孩子,要求他完美,因为一点错误就责罚他,会在孩子内心培植出一个负面的自我形象。有一位父亲责骂孩子是垃圾;还有一位母亲骂孩子是“没用的东西”;又有一位父亲对孩子说:“长江也没有盖子,你为什么不去死?”父母之外还有其他人的贬抑性评价,都会给孩子的自我成长造成损害。例如,有一位老师把学生称作“木头”,这个学生长大成人后,这个记忆还在她心里萦绕,挥之不去。除了损害性的话语标签,还有对孩子实施虐待行为,尤其是亲人施虐,对孩子的损害更大。当损害话语和虐待行为发生的时候,孩子的自尊无法接受但又无力抗拒,就只好把这些屈辱的经验压抑到潜意识里,在那里形成无意识的恐惧和抑郁。

还有,在许多父母那里,有些损害行为是出于“为了孩子好”的动机。例如,他们把孩子放在亲戚家,理由是“工作忙”、“做生意”、“方便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等,这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各样因素的侵害,而背后没有父母的支持。幼年时期没有父母陪伴的经验,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这样的感受,“我孤立无援、可怜无助”、“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在乎我”、“我被父母抛弃了,是因为我做得不好,不讨父母喜欢,惹父母生气”等。甚至到他们长大成人,这些经验还会不自觉地继续影响他们的行为。例如,他们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自己的需求忽略不顾,拼命去做讨父母欢心的事。进而,他们会过于关注社会评价,而忽略甚至牺牲自己的个性意识。他们竭尽全力,苦争苦斗,是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得到每一个人的喜爱和欣赏。就这样,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场劳役。他们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做得很好,却不能从中体会到幸福和价值,他们陷入了一种自己都说不明白的痛苦——活不出自己来。

一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太多的消极评价,而这些消极评价一直都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渐渐在他们的头脑里形成一个负面的自我形象。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有些人自幼受到过度的保护和太多的赞赏,在自我成长方面一直没有走进真实的生活,反而用那些赞赏的标签一味在头脑里垒造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这两个自我形象都不是真实的,都会让一个人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甚至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前一种情况是:因为曾经生活在“地狱”(别人的负面评价)里,他们拼命要让自己变得完美,以便进入天堂(一心要获得别人的好评价);后一种情况是:因为曾经生活在“天堂”(别人的赞赏),他们也会拼命让自己变得完美,以便继续维持那个天堂(生怕会失掉别人的赞赏)。结果是一样的:他们为了别人的看法,牺牲了自己的看法,或者根本不敢有自己的看法,最终失掉了自己。失掉自我的人往往有两个相反的极端的自我概念:“我必须是完美的”和“我就是这么糟糕”。

之二、心理困难的实质:苛求完美

他苛求完美,本质上是想变成上帝,去拯救现实中那个“不堪”的自我。他不知道,他内在的自我价值感被破坏了,需要通过辅导去发现和修复,慢慢发现自己的独特并活出独特的自己,而不是变得完美或变成上帝。

选择按照应该的“完美”,还是选择本就被允许的“独特”

我有时会问当事人一个问题:有两个东西,一个叫完美,一个叫独特,而你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你会要求什么?我会发现,没有真正建立自我的人要求完美(他看不到独特),确立了自我的人要求独特(他不相信完美)。而在我的理解里,心理困难的一个实质,就是苛求完美。因为苛求完美而不得,自我就从至高之处跌落下来,整天扛着一个极端负面的形象:“你看,我就是这么糟糕。”

在咨询室里,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年轻女子,大学毕业,有好的工作,家庭条件好,人很美丽。但是,我分明看到,泪水从她的眼睛里流出来,淌在脸上。接着,我分明听到她说的一句话——像自我介绍又像自言自语:“其实我是一只臭虫。”

我又接待一位大学老师,年轻、貌美、有才、言谈风趣、举止优雅,整个人都透露出一种非同寻常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她把自己描述为“大便”或“大粪中的蛆”时,如果不是背后有咨询经验的支持,我简直要惊绝倒地。

还有一位大学生这样描述自己:“……我感觉自己已经千疮百孔了,身上一无是处,一堆垃圾一样,无脸见人,活得难受,我真想毁了自己。”

……

这样的例子太多,我不得不想:这到底是怎么啦?从事心理咨询,我非常关心的是人内在的自我价值感。我看到,许多人绝不缺乏外在的价值条件,他们的基本问题是内在价值感的缺失。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标签损害了他们内在的自我价值感。他们或者不断受到贬低,或者被寄予过高的期待,或者受到太多的赞赏,或者不断被人比来比去,最后他们把自己变成了一群完美苛求者。他们相信,只有自己完美了,才是珍贵的,才有价值,才可爱,才被人拥戴。他们想实现家人的期待,满足老师的要求,便用许多“应该”要求自己、强求自己,要在各方面都达到别人的期待,得到别人的赞赏。一旦发现自己做得不够好,他们就感到沮丧和失落,开始自贬自虐,因为自己不完美而责罚自己,因为一个缺憾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某一个缺憾,会长期盯着它不放,对之进行无休止的灾难化加工,好让自己有理由不惜一切去消除它——甚至为了消除一个缺憾而置整个生活于不顾,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个缺憾就是全部。这些别人眼中的优秀分子,旷日持久地在暗中进行着异常艰苦卓绝的战斗,目的是要消除一个他们认为十分可怕的问题——例如,眼睛会出现干涩的感觉,不敢在人前大声读英语,走路时鞋子会发出声音,等等。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生活中许多可以享受的条件被弃置一旁,自己生活在地狱里。他们的理由:不消除那样一个东西(眼睛干涩、不敢读英语、鞋子发出的声响),我怎么可能快乐得起来?为了变得完美,他们花十年时间去关注某一个细节:为了获得绝对的安全,他们不断重复着一件没有意义的行为,听凭生活中的危机四起,一任坐在“完美失落”的废墟上自怨自艾。

苛求完美的表达方式之一:追求唯一,取代一切。有一个成绩很好的高中生前来求助,说一些年来,自己一直生活在各样的恐惧里,最近的恐惧表现为怕鬼。谈话过程中,他向我描述的自己是这样的:从小受过多的保护,缺乏安全感,自卑,身体弱小,长相不好看,说话声如蚊蝇,不会跟人交往……只有一样好处,就是从小到大一直成绩好。我从当事人的成长过程中看到这样的情况:所有的出口都被堵塞了,只要求唯一的出口,就是成绩好。在“成绩好”的背后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如果成绩不好,一切都完了。为了成绩好,他一直竭尽全力学习,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它,生怕任何一个因素会影响它。整个读书过程中他都是与同学竞争,拼命要超过他们,要比他们成绩好,“如果这个失去了,我真的一切都完了。”这种对成绩下落的担心会转化成各种虚幻的恐惧,最近的情况便是:成绩下降了,鬼就出现了。

苛求完美的表现方式之二:比来比去,必须最强。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少人成了“比较”的牺牲品。他们自幼就被父母、被周围的人比来比去,然后自己也跟人比来比去。他们生活的目的似乎就是要处处比别人强。他们拼命做事,似乎要获得一切,不管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和需要的。他们才不管自己的需要呢,只要比别人强就行。与此同时,他们生怕别人更强,以致在更强的人面前,他们连自己本来有的东西都不敢拿出来,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没有别人强,干脆什么都没有才好;如果不是最好的,就一点都不好。于是,在跟别人比来比去的过程中,他们并不是越来越强,也不是越来越认为自己强,相反,他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强,只看到自己的弱,反而累积了越来越多的挫败经验,不断进行自我削弱,使自我形象越来越低,以致觉得自己低到泥土里,不过是垃圾。

他们不仅跟现实中的人比较,还会跟自己头脑里那个完美的我比较,把现实中的我比得越来越不堪,越来越看不到自身的独特和价值,越来越变本加厉去追求生活中的价值条件。他们的假设是,只有拥有所有的社会价值条件,才算有价值;只有获得所有别人看来有价值的东西,才算有价值。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已经拥有了不少的价值条件,却没有相应的价值体验。我曾问这样一位当事人:“你到底要拥有多少价值条件,才会感到幸福、感到自己有价值?”结果发现,哪怕身边堆满了幸福的条件,他也不会觉得幸福。因为,只要在生活中存在一点不完美,他就会用来让自己痛苦。他苛求完美,本质上是想变成上帝,去拯救现实中那个“不堪”的自我。他不知道,他内在的自我价值感被破坏了,需要通过辅导去发现和修复,慢慢发现自己的独特并活出独特的自己,而不是变得完美或变成上帝。

之三、辅导的奥秘:发现独特

他们前来寻求心理咨询,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撕掉各类负面的标签(生活的、专业的、主义的、信仰的),让他们看到内在的自己,看到他们不需要跟别人比,不需要比别人强,不需要拼了命去成为别人,他们需要充分地发现、享受和发展自己的独特,成为独特的自己。

你生而独特

许多人不明白,辅导工作有一个奥秘。我有时候会提到王尔德在《狱中记》(又译《从深处走来》)里曾经说的一段话,描述的是耶稣所做的辅导:

“耶稣把罪人看作最接近完全的人而加以爱护。把有风趣的盗贼变成乏味的正人君子,并不是他的目的。他使用世人未曾知道的方法使罪恶和苦恼变成美丽神圣的东西。当然,罪人不得不悔改;不过这是他完成耶稣所做的事情。希腊人认为人是不能改变自己的过去的,甚至有这种说法:神也不能改变过去。但是耶稣却使人看到最普通的罪人也能变好,当那个浪子跪倒哭泣的时候,耶稣一定会说,他使过去的罪恶与苦恼变成了一生中最美丽神圣的时刻。”

我一直在想,耶稣所用的这个“世人未曾知道的方法”到底是什么?生活中有许多“浪子”、“坏人”、“罪人”,他们都是满身被贴了许多灰点贴纸的人。当我们习以为常把“浪”、“坏”、“罪”的标签贴在某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就等于把这个“人”等同于“浪”、“坏”、“罪”。生活标签已经很多了,许多人寻求医治,又被贴上医学的、精神病学的、心理学的专业标签。有一位当事人长期寻求治疗,最开始看内科,被贴上一些医学症状的标签;后来又看精神科,被贴上精神病理的标签;然后又接受心理治疗,又加贴不少心理症状的标签;再后来看身心科的医生,接受各类心理测试,辅以各类药物,还尝试过许多种心理治疗的方法或模式。到现在,她的问题没有解决,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觉得自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可能解决了。我想起国外一个案例调查报告,说一个人也是这样四处接受各类心理分析与治疗,从头到尾被诊断出有一百多种人格,其中包括一条蛇和一群鸭子。这听起来像一个笑话,但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真是太习惯于给人贴标签。我们在所有的领域都创造了各样的标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替人贴标签,却并不真正去处理标签背后的问题,只是听凭许多人带着越来越多的标签离开。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就是助人成长,它必须突破人类贴标签的习性。成长是活的,而标签是死的。一个人被贴了许多的标签,他就很难成长了。“浪子”身上贴满了标签,他干脆就这样浪荡下去,因为他会对自己说:“看,这就是我。”“病人”身上被贴满了标签,反而在强化他问题背后的那个“看,这就是我”,他会因此选择呆在病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心理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表述出来或者没有表述出来的自我评价,在这个自我评价背后,我们总会发现一大堆标签。当事人的自我成长被标签遮蔽了、阻碍了。

耶稣辅导的奥秘就在于,他不以外面的标签来评价一个人;相反,他会帮助“浪子”去寻找被各样的标签遮蔽的“真我”,和让“真我”成长的资源。就像雕刻匠伊莱一样,他会对受到各样损害、活得很自卑的“浪子”说:“你很特别,因为我在乎你!”因此,在我的理解里,心理咨询的奥秘就是帮助一个人发现“我很特别”,并且活出自己的独特。生活中有许多“浪子”,有许多“胖哥”,他们在生活中不被人看中,便越来越倾向于看轻自己。他们身上贴着各类标签,这些标签遮蔽了他们,使他们看不到内在的自己。他们带着困惑和恐惧,活得越来越自卑。他们前来寻求心理咨询,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撕掉各类负面的标签(生活的、专业的、主义的、信仰的),让他们看到内在的自己,看到他们不需要跟别人比,不需要比别人强,不需要拼了命去成为别人,他们需要充分地发现、享受和发展自己的独特,成为独特的自己。

我们相信,人内部有一个成长的渴望:我要成为自己。就像一颗橡树的种子对自己说:我要长成一棵橡树(马斯洛的比喻)。橡树的种子不会说:我要长成一棵松树。人也无须对自己说:我要成为别人,或者,我要成为上帝(完美)。生活在世界上,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犯了什么错误或者有什么缺陷,富有或者贫穷,美貌或者不好看……这一切外在的特征都不能真正说明“我是谁”,更不能决定“我是谁”。人最大的问题是“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许多丑恶肇始于人的愚妄,因此,你做了一切,但失掉了自己,便是全然无益;你讲了一切,但不是自己讲出来的,那也不能造就人;你拥有一切的价值条件,但没有价值感,并不能救自己;你成了所有人眼中的好人,但却不知道自己的动机,你还是没有成为自己。如果你的生命扎根在别人的评价里,而别人的评价又是最不稳定的,这样,你的生活也随之变得风雨飘摇了。

从直面心理学方法来看,一个人要建立真实而独特的自我,需要发展两个基本能力:一是关联的能力。即,为了建立“我是谁”,你需要与有利于成长的资源建立关系,就像胖哥与露西亚建立关系,然后又与伊莱建立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获得了自我成长的最好资源——你很特别。二是拒绝的能力。即,为了坚持“我是谁”,你需要抗拒和否决有损于自我成长的因素,就像伊莱对胖哥说:“给你星星或点点的是谁?他们和你一样,都是微美克人。”这话的意思是,“他们怎么看你并不重要”。鲁迅有两句诗,一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是说,我们要敢于面对负面的评价,坚持自己的想法;另一句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指我们需要去爱,通过关怀与服务他人而建立生命的关系,获得成长的资源。这两种基本能力构成一个完整的“成长”概念。

直面的辅导是助人成长,我们帮助当事人拨开纷披的标签,“走到深处去”,让他发现自己的独特。我们会协助当事人“从深处走出来”,让他活出独特的自己。当他拥有了真实的自我,能够关联,敢于拒绝,坚持独特,别人就无法把标签贴在他身上了,那些曾经贴的标签也自然会从他身上滑落下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