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与人性
每年春节都很忙。除了吃喝玩乐,呼朋唤友之外,还要忙很多民俗活动。
从大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初九,差不多每隔几天就有一个民俗节日。杀鸡宰鹅,蒸糕点做面食,买各类瓜果以供神明,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人兴财旺。即使偶尔有时间出门走走,也大多是逛寺庙,拜神佛等活动。
春节期间,寺庙大多香火旺盛,烟雾缭绕,人声鼎沸。热烈的鞭炮声绵延不绝,烧金庐里永远都是火光冲天。添油箱里保佑添油者合家平安,人丁兴旺,事业发达的声音此起彼伏。院墙的四壁贴满了捐款者的姓名与金额。
善男信女燃一柱清香,虔诚地跪在神像面前,嘴里念念有词,期盼着他的所有愿望都能在这一跪一拜中得以实现。
神佛是最无私,也是最公平的。无论你是三教九流的哪一派,来者不拒,总是慈眉善目地盯着你,接受你的跪拜,祷告与捐款。至于你的愿望是否真的能得以实现,就要看你个人的造化了,神佛是从不会为你多说一个字的。尽管如此,依然阻挡不了人们前来跪拜的一颗虔诚的心。
在许多地方,如果要进行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等公益性活动,想让人们自愿地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并非易事。可如果是翻修庙宇,塑佛金身等活动,人们就会慷慨得多。究其原因,人们都渴望或一夜暴富或神仙美眷等等美事能发生在自己身上,都渴望着在默默地祷告之后,这些事立马能心想事成。如果可以,这不免是一条成功的捷径。如果不可以,试试也无妨,毕竟成本不大,花费有限,这就是一件以小博大的美事。或许是现实的艰难促成了神佛的慈悲,香火的旺盛。
如果说神佛真的存在,那么佛性与人性并无本质的差异。要想得到神佛的庇佑,就必须拥有一颗虔诚的心,多往寺庙里走,虔诚地烧香,虔诚地跪拜,虔诚地添油修庙,重塑金身。这些都做到了,然后虔诚地等待,至于成与不成,神佛总是讳莫如深,不会跟你交待半句。同理,一个人混得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情商所决定的。所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不论是古代的王侯将相,还是今天的CEO大老板,想要江山永固,生意兴隆,都需要一群人的团结协作。
生活中,如果现实不如人意,许多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神佛的帮助。其虔诚之心,用意之专,不亚于在干一件大事。只不过,人们大都忽略了这么一点:如果把虔诚的求佛之心用在经营人事上,自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只可惜,世人大多痴钝,宁愿花心思在求神拜佛之上,也不愿用心去经营人事。甚至于到了困顿之际,依然痴迷不悟,怪自己命运不济。
即然佛性近乎人性,与其花心思在神佛之前,不如把时间用在经营人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