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回 资治通鉴:报复一个伤害过你的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2023-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鉴史悟道

《资治通鉴》第11卷 汉纪三

汉高帝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

【原文】

韩信至楚,召漂母,赐千金。召辱己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此。”

【译文】

韩信到了楚地,召见曾经分给自己饭吃的那位漂洗丝绵的老妇,赐给她一千金。又召见曾经羞辱自己、叫自己从胯下爬过去的那个人,任命他为楚国的中尉;并告诉将相们说:“这是位壮士啊。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就不能杀了他吗?只是杀他没有名义,所以忍了下来,才达到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解析】

  韩信出身平民,早年家庭贫困,经常寄人篱下。年少的时候,品性不好,无法被选为官吏,又不会经商来维持生计,于是便常去别人家里蹭吃蹭喝,时间长了,人们大多都讨厌他。虽然贫寒,但是韩信从小志向远大,哪怕饿着肚子,也会努力学习兵法,这为他日后能封候拜将埋下伏笔。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布五军阵诱敌,击破项羽军,项羽乌江自刎。战后,韩信因功封楚王。来到楚地,为什么韩信特意赏赐那个曾经令他受胯下之辱的屠夫?难道他真的不计前嫌吗?

  一、保全名声,彰显大格局

  在韩信人生至暗时刻,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很深远:一个是漂母,一个是屠夫。漂母从未嫌弃过他,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人,都给他饭吃,这让他有了活下去的希望。韩信成名后,并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漂母,所以回到楚地,便豪赐给他一千金饼。这一举动,能够极大提高他在民众心目中的声望,因为一个懂得感恩的领导者,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人在落难的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资料,而且更需要他人的鼓励和支持。然而,屠夫见韩信弱不禁风,又游手好闲,便让其受胯下之辱,这是底层人喜欢踩弱势群体的劣性,从古到今都这样。就好比,保安就喜欢为难外卖小哥,劳务中介喜欢为难打工者一样。

  然而,韩信发达后,并没有报复曾经给他胯下之辱的人,还提拔这个人为中尉,这充分展示了他的宽宏大量,让人刮目相看,宰相肚子能乘船。

  二、杀人无形,报复要正当

  韩信说“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此。”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

  1、韩信当初有能力杀死这个曾经侮辱自己的人,但是他没有动手而是选择了隐忍,因为他知道没有合适的名义杀对方,自己也会吃官司。这表现出,韩信是一个非常精明而且有抱负的人,不能为了一时之气而葬送自己的前程。韩信年轻时,他只是贫困,不会为了糊口而出卖自己的劳动,不是莽夫,他懂得在适当的时机,有充分的理由,才会采取行动。所以一开始,他不会满目报复,而是等待时机,确保自己报复的正当性。

  水浒传中,也有一段故事,就是高俅一伙泼皮无赖被王进欺负后,其他人跟高俅商量,想找机会报复王进。经过思虑后,高俅放弃了这个想法。再后来,高俅被提拔为太尉。上任第一天,在殿帅府点昴,结果王进刚好没来,于是高俅就以此不断找茬。

  2、韩信也暗示了,如果有杀这个人的正当名义,是可以报复对方的。这是对曾经侮辱自己的屠夫的警告。他让对方明白,虽然现在选择宽恕了你,还提拔对方为中尉,将来如果犯错,一定逃不了惩罚。

  三、名为提拔,实则暗中设陷

  韩信提拔仇人为中尉,明面上让大家都看到他的宽宏大量,但是实际上可能是在做深思熟虑的布局。

  首先,中尉,秦、西汉初统兵武职名称,后遂常置,位列九卿,秩中二千石。职掌京城治安执法,管理中央武库,兼领左右京辅兵卒,成卫京师,或亦发兵卒远屯边塞。屠夫这个人,没有从军经历,让其担任怎么重要的职位,后面很容易犯错误。

  其次,军中军法严酷,对于触犯军法的将领,往往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韩信将这个人提拔到较高的职位,使他更容易犯错误。一旦他犯了错误,韩信就可以名正言顺将其就地正法,这样不仅可以整顿军纪,还能给自己报仇。相反,如果真心想照顾他的话,要么就给他足够的钱,要么让其在基层先锻炼,等熟悉了再慢慢提拔上来。

  最后,韩信这样操作,大概率想借自己下属这把刀,来达成自己的目的。长年跟着韩信风餐露宿的下属,看到一个毫无军功的人被提拔为高级将领,他们内心肯定不服气,但是又不能质问领导,所以往后必然会让这个人穿小鞋。

  【启发】

  1、在自己无能力的时候,如果被人欺负,要学会沉得住气,冷静处理问题,不能为了一时之气而与他人发生冲突。否则,两败俱伤不说,还让自己陷入无尽的麻烦。而是要寻找适当的时机,让对方无力反击。

  2、面对领导的报复行为,要学会忍耐,不要轻易与领导产生冲突。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让领导的行为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工作状态。

  3、在面对领导的报复行为时,如果自己不能解决,要及时向同事和朋友寻求支持和建议。他们可能会提供一些应对领导报复的有效方法,帮助你化解困境。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让领导看到我们的进步和价值。这样,即使领导心中有怨气,也会因为你的表现而逐渐消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