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珠子、清谈、熏香、养生、鸡汤……这些都不是佛法
应当认识到:出于个人喜好的盘珠子、鸡汤文(尤其是这个。链接:远离段子和鸡汤)、喝茶、清谈、熏香、静坐、辟谷、酵素、养生、古琴、写字、远足、交际、攀缘、素食、素衣、甚至于走进深山住茅棚、所谓的闭关……这些都不能“代表”佛法的存在,更绝不能等同于佛法。
这些行为若不与佛法搭上关系,也是一样能够合理而恰当地存在的——这里并不想把它们冠以“外道”的名字。因为“外道”这个名词的存在,是相对于“以出世解脱为目的的佛法正知见和相应的修行”而对应存在的。若它本来与佛法无关,便无“相对性”,亦不名“外道”。
但是人们喜欢有意无意(有心无心)地把它们和佛法扯上关系。这就值得警惕了。如果它本来并不以出世解脱为目的,但是同时又说自己“是佛法”,那它就是外道了。于佛法的本质而言,这些本来是极外围的、可有可无的、装饰性的、方便性的存在,但是身处其中的人,往往加重了对它们的自执,且因此而自以为“我在学佛”,自以为“这就是佛法的重点”。有这种心理,就是陷于“外道”中了。
一个正见的佛弟子,应当把关注的焦点和日常的重点转移到对佛法法义法理的学习、领会,这才是重中之重、是切要之处、事关法身慧命、关乎解脱大事。而且,也应当以各自有缘的、契机的、以“各自的宗”为提纲和主线来系统学习,不可以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地乱学。
至于上面说到的那些可有可无的“装饰性”的物件或行为,说实在的,它们并不能对领会佛法的甚深义理有什么帮助。相反,如果一个人真正地入了佛法的大门,乃至入了净土宗的大门,他会发现,所有的装饰都变得毫不重要、可有可无,不会再去对它们如何地关注、照顾。这些物件儿或行为或许也仍然会自然而然地存在,但是当事人知道,它们顶多是一种有目的的“结缘”的方法、途径、方便,但根本上讲是与佛法无关的。
所以,明信佛智、深明佛理者,应当分得清主次、本末、虚实、有无、取舍、方向。知道什么是必当为、什么是可为可不为、什么是不当为。不自执、不执它、不他执。
应当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为学佛、“修行”(若自见或自名有“修行”——而实无修行)的重中之重。何以故?正定业故,必入正定聚故。
如善导大师《观经疏》言“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