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知多少
1.在精神病院工作是不是有生命危险?
2.想到精神病院,你会有什么感觉?
3.精神病科大夫是什么样的人?
4.送进精神病院的人还能治愈出院吗?
5.精神病人在里面都做什么,会不会相互伤害?
6.家属会去精神病院看望病人吗?
7.精神病人在里面是不是很痛苦?每天都想逃跑?
8.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会突然得精神病?
……作为一个学习并从事心理工作快20年的专业人员,在此之前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极其不专业的,有的只是根据影视剧描写和一日见习后主观臆想的画面。
直到最近读了陈百忧大夫的《寻找百忧解—一个精神科医生的观察手记》,我才开始第一次真切地客观地走近现实中的精神病院,了解里面的患者和大夫,对于自己之前的无知深感愧疚,同时也发自内心的感激陈大夫写了这样一本书,不然我的这种深深误解不知会持续到什么时候,而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我的这种误解可能不仅只是影响我自己,还会影响更多的人也产生同样的误解。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也减轻周围人的这种误解,我决定写这篇文章,虽然可能过不了审,但至少我有努力尝试说出我现在知道的,有尝试过弥补自己的过失。至于结果如何,那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我会根据陈大夫在书里的叙述来回答上面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像我一样心存疑惑或误解的朋友了解真相,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看陈大夫的这本书,从一手资料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
问题一:在精神病院工作是不是有生命危险?
在看陈大夫的书之前,我以为精神病院关着的都是丧失理智,失去人性像野兽一样随时可能扑向你的危险品,而且他们因为有“精神病”这张免死牌,可以对自己的为所欲为不负法律责任,所以在里面工作随时有生命危险。但在陈大夫的描述中我没有发现她提及过一次这样的被猛兽攻击的生命危险,相反更多的是患者的信任依赖,出院时舍不得离开,询问:我以后还能来医院看你吗?
只有一次一个刚来实习的女护士被犯病的牛威紧紧抱着不肯松手,最后被众人拉开。说实话看到这个案例我心里也是咯噔一下的,不过也确实没有我之前想象的随时都处在生命危险的边缘。
问题二:想到精神病院,你会有什么感觉?
看书之前我的感觉是阴森恐怖。
关于这个问题的真相,在此原文摘录陈大夫书中的两小段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记录这些故事的过程中,我有幸得到过读者的回应。“有读者留言说,其实精神科病房就是“易碎心灵的港湾”。我喜欢这个说法,这也是事实。很多患者会跟我说,在难受的时候,最想回的不是家而是医院。不单是医院能打针吃药把我治好,而是喜欢里面简单安静没有歧视的生活。”
“这是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在这里钱没什么用,封闭病房里连手机也不能用,生活还原成本身的样子,不被外界干扰,每个人专注于自己的内心,简单而规律的生活和锻炼。”
问题三:精神病科大夫是什么样的人?
在此之前我的认识停留在诊断,开药,电击……这样的影视剧刻板印象里面,现在想来非常羞愧。
看完陈大夫的书,我才知道他们首先是一群正常人,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不仅对家人,对患者也是如此;然后,他们也是懂心理学,大部分时候为了帮助患者康复会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而不仅仅只是开药;其次,他们要在这个行业长久待下去,整天接触各种情绪垃圾,而不被影响伤害就像陈大夫的老师所说,需要练就一番“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本领,同时又不会让患者和家属感觉冷漠是不容易的;最后,他们也有自己的两难境地,当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为了不被歧视,过正常人的生活,选择隐瞒男女朋友或者配偶精神病史的时候,作为医生要不要帮助患者保密?
很喜欢评论区里的一句总结: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不仅医生如此,精神科大夫亦是如此。
也很喜欢陈大夫自己在书中关于精神科医生的描述,一并分享给朋友们:
“那精神科医生的作用是什么呢?
我希望我是一把雨伞,下雨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稍微遮挡一下风雨,天晴的时候,就把它放在一旁尽情地去享受阳光吧。”
问题四:送进精神病院的人还能治愈出院吗?
之前我的认识是,送进精神病院很难,心理医院可以,在精神病院没钱治了或许就只能被迫出院。
看完书,我发现绝大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好转后会出院,因为各种原因复发后会再次入院,精神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病,也有去了医院一次后就再没去过的病人。陈大夫在书中这样写道:
“很多人想“战胜”精神病,很显然,这不是光靠意志力就能做到的,目前的治疗手段也只能控制和延缓病情的进展,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在精神科没有“根治”这一说。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和“精神病”和谐共处。”
问题五:精神病人在里面都做什么,会不会相互伤害?
看书前我觉得一群失去理智的人被关在一起,有如一群愤怒的困兽关在一起,打斗伤害在所难免,日常生活就是发作,吃药,康复,再次发作,吃药,康复……循环往复。
看书后,我才知道他们才是最能彼此理解和接纳对方病情发作的一群人,他们在对方发作的时候互相包容,陪伴,谅解,在病情好转时,女病人像一群女学生一样相互的编辫子,一起聊家长里短,看电视,分享家属带来的零食,偶尔斗嘴然后互相原谅,男病人一起下棋,照顾偶然得到的流浪猫和她的孩子们,照顾年龄小的病患……比我们以为的更温暖,更有人情味。
陈大夫对此有这样一段生动形象的描写:
“与外面相比,精神科病房的生活显得简单而规律——固定时间吃药、活动、睡觉。人们没有被什么东西不停追赶的感觉,不焦虑,似乎更能回归内心深处,接近生活本身。每天,患者们一起看书、看电视、聊天。男患者们围在一起打牌、吹牛,女患者们互相梳头发、编辫子。如果没有新患者的大喊大叫,精神科病房真的就像一处世外桃源,甚至一些来陪床的家属也会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不想走了。”
问题六:家属会去精神病院看望病人吗?
看书前,我觉得大部分不会去,或者部分难以割舍的家属偶尔偷偷去看一眼,然后悄悄离开,因为见面了也没什么用。毕竟病人已经不是之前的模样了,只会徒添烦恼。看完书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家属的陪伴,接纳才是患者走出泥潭最强有力的支撑,而不是某个精神科名医,或者神药。
在书中陈大夫这样深情的写道:
“一个情绪稳定、行为成熟的家人,比医术高超的精神科医生更能治愈患者。”
李雪的丈夫,小倩的前夫,姥爷都是很好的榜样,而李雪,小倩,小倩的妈妈……病患因为有了这样的家属,也比其他的病人更有力量与精神疾病长期和谐相处。
问题七:精神病人在里面是不是很痛苦?每天都想逃跑?
看书前的想法,《飞越疯人院》不就是这么讲的吗?
看完书后才知道,病人刚进去的时候因为对病情的否认或者因为失去自知力会有痛苦,害怕……情绪,挣扎想离开。所以入院第一周不太会让家属来探望,等第二周病情慢慢好转,会放松下来,接受事实,配合医生护士好好治疗,还会主动找医生聊天,会在办理出院时舍不得离开。就像陈大夫书中写的:
“在我们精神科经常能听到患者这样说:“医生,我病好了还可以来找你吗?”“医生,我有时候舍不得好,我觉得好了就不能来找你了……”大概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被倾听,病人的信任让我的心里特别感动。”
问题八: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会突然得精神病?
之前的认识,大部分患者有潜藏的遗传基因被现实中某个导火线突然引着了。陈大夫在书中的描述是:
“每个精神病人做的事都有自己的道理,每个选择也都有因有果。我时常觉得,听她们各异的故事,循着“果”去探寻“因”,就会发现那些症结的“因”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情绪:压力、执念、失落、不甘,只是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出于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没能很好地调节,才走向了极端。”
所以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患者,需要我们学会遇事遇人及时自我调整,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和谐,这不是为了放过别人,而是放过保护我们自己。
写在最后
看评论区有评论说,陈大夫的这本书可能美化了一部分人,包括病患,家属……我认可这种说法,就像这个普通人的世界一样,有善有恶,有人习惯看到恶,讲述恶,有人习惯看到善,颂扬善。我相信在陈大夫的精神科也是如此,善恶交织,而陈大夫感受到了很多的善,想讲给每一个外面的人听。你我恰好有幸听到了,仅此而已。